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棵松球場,沒有謾罵聲
2008/12/01 16:09:20瀏覽764|回應0|推薦3

「奧運棒球vs.美國大聯盟」系列八

對中華隊來講,奧運棒球賽就是一連番的苦戰,他們沒有「主場優勢」,需要更高亢、更激昂的球迷吶喊聲浪,來為他們加持。

但中國不是棒球強權,在「給我金牌,其餘免談」的奧運霸權舊思維底下,沒有奪牌希望的棒球運動,從來就不是當令顯學,供奧運棒球參賽國鏖兵較勁的五棵松球場,也只是聊備一格的應景硬體罷了。

所以被專程由台灣空運到北京的「「甜甜圈」」,不可能做得太大,因為五棵松球場的看台容量太小了,中華隊最渴盼充飢解嚵的純家鄉味精神「食糧」,也只好跟著縮水了。

但無論多大或多小,它還是「「甜甜圈」」啊。這個棒球「「甜甜圈」」,就是我最喜歡的「球迷共同體」,也是我自己最能接受,認同度也最高的「自我身份」啊。這個「甜甜圈」一直有它最真實的存在感,不管它從哪裡出爐,中國的北京也好,還是日本的東京,南韓的首爾,美國的紐約,加拿大的多倫多,古巴的哈瓦納,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又或者,台灣的高雄,它的形狀都不會改變,即使美味和口感皆有所差異,那也是區域性棒球文化截然不同所造成的吧,你還能說棒球文化不重要,球迷文化沒意義,一切相關論述都是零價值嗎?

「球迷共同體」是台灣棒球文化底部,一個「非常大的主體和基礎」,其完整性可從三級棒球的冠軍神話,一路延伸至本土職棒老闆喊話的舞台,再到中華隊征戰的大小國際賽事,以及包括王建民在內的MLB球賽直播視窗,凡此種種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脈動軌跡,和各自組成元素,可以經年累月被持續不斷挖掘出來,加以分門別類深入研究,問題是,我們有做嗎?又做了多少?

台灣的MLB球迷文化,尤其更具「值得研究」的空間,因為喜愛觀看外國職棒的球迷,其本身就是異文化的參與者和鑑賞者,均透過一個共同的運動介面,可以吸收不同國家藉由運動文化傳遞出來的價值觀之差異。所以,一邊看棒球的你們,其實也在從事官能體操的伸展運動,試著用不同的角度,碰撞不同的文化,接受各種衝擊。

台灣與美國的交流,台灣與日本的競合,外國與本土力量的對決,全球化與相對被邊緣化的拉扯,這些「對話關係」,都能激發出我們更多的熱情與拚勁,而我們對棒球的想法,也在其中載沈載浮翻騰不止。

但運動,最講究的不就是一股熱情與拚勁嗎?中華隊上下一直以來都有為國征戰是一種畢生莫大榮幸的觀念,其熱情與拚勁當然不容置喙,而對球迷來說,國際賽所牽引出來的熱情與拚勁,只怕又比中華隊全員還多,這麼High的面向,也應該在這次大家都恭逢其盛的奧運棒球熱瘋潮裡,被具體呈現出來吧。因為不論是愛棒球、愛球員還是愛台灣,國際賽中總是會被特別突顯出來的,也就是最無價的熱情與拚勁,這些心理層面的因素了。

當棒球還沒開打,就已經有人開始砸大錢,準備去當加油團的一份子了。也有人買好手機轉播,就怕少看那麼一秒,大家都在陪中華隊一起備戰,部份專業球迷針對各國戰力所做的情蒐報告,甚至比台灣棒壇專業人士交出來的成績還專業,這個時候的棒球,似已顯得完全無關乎技術問題了,反而展示出「有人已從心理上的喜愛,進而變成一種像是意識形態般的信仰」此一事實了。

然而,棒球被用信仰來定義時,信仰愈深也就愈無法忍受異端,若你對棒球的喜歡,長期都處在一種意識型態似的信仰中,則不論是意見上的看法,或對輸贏患得患失的態度,都有可能太過於情緒化,但棒球的本質應該是娛樂吧,不是嗎?

只不過,這就是台灣既有且獨具特色的球迷文化中的一部份,也是現在社會上常有的,和大家都慣見的,政治意識形態之對立性操作手法的另類投射。但這種心理上的不穩定,卻是非常值得關切的新狀況,因為,在台灣,似乎連愛棒球,也會有人習於使用同樣的批鬥模式,有必要這樣嗎?又為什麼會這樣呢?

五棵松球場,也有兩岸的政治問題,但這裡,只有兩岸人民各自為自己的國家隊加油的熱情與拚勁,沒有對不同立場的人,持續不斷發動人身攻擊似的非理性謾罵聲,不過莉雅卻很清楚,現在台北那邊,真的好吵!

備註:本文部份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1點至12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

(本文作者為邊邊角角棒球論壇美國職棒名家)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ssiangirl201&aid=243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