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洋基球場的引退到五棵松球場的被拆除談球場文化問題」系列一(高莉雅)
這位棒球場上硬漢風格的總教頭,這一天哭了,吉拉迪是為了什麼流淚?原來是因為這個老洋基球場已經完成了最後一場戰役,這個洋基人的棒球之家,要從此卸下棒球真正的戰衣,成為歷史,成為所有洋基人的回憶,這個退休的老球場也值得了,它讓這麼多人為它感動甚至流淚。
且讓莉雅帶大家一起坐上時光機,回到一個月前的北京奧運,重返五棵松棒球場,從我們走進球場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它將被拆除,直到最後一天的奧運棒球冠軍賽結束,曲終人散後的熄燈,那五棵松棒球場的燈柱群,是否還有再亮起的一天?人們對這座充滿歷史意義的球場,又是什麼樣的觀感?從北京到紐約,從五棵松到洋基,這兩座球場,是否訴說著兩種不同的文化故事?
以球迷身份走進五棵松棒球場,從錯綜複雜的鋼架中鑽上看台,在簡易的球場中看球,沒有太多的飲食選擇,沒有太豪華的其他設施,白天的比賽讓球迷真是曬得脫了層皮,但好處是還不至於聞到鋼架外飄香流動廁所的招牌味道兒,這是球迷實在稱不上好的看球環境,但是洪一中對媒體說:「這個球場非常高水準,不論是紅土、草坪都很專業。」教練、球員與球迷這般看法的落差,原來也是大有學問。
五棵松棒球場的興建,不論是紅土還是草皮都是由大聯盟的技術委員認證過的,可絕無黑心之虞,全是美國進口,專業移植的高水準場地,可是,既然是大聯盟球場的技術移轉,那一向最重視球迷看球環境與權益的大聯盟,怎麼能容許五棵松棒球場那樣不友善的看台環境呢?
在中國這樣的棒球沙漠,要在短時間內建設一座高水準的球場其實不難,但是大錢花下去,卻無常規比賽,也無大量球迷使用,那豈不是太不切實際,於是,面對一個棒球不興盛的中國,而美國大聯盟又野心勃勃想開拓中國這廣大市場,當務之急就是先協助中國,興建一座既「標準」又「安全」的現代化比賽型球場。
所謂的「標準」,是讓中國棒球能與國際化棒球層次接軌,「安全」則是著眼於紅土與草皮的專業度,可以提升一場比賽的安全性,不然坑坑疤疤的球場,只會讓防守者手忙腳亂失誤連連,甚至全身傷痕累累,間接影響像中國這樣,非棒球已開發或高度開發國家的棒球選手,投入這項運動的信心,尤其棒球本是人力高度消耗的運動,因此剛剛開發棒球的國家,棒球選手相對較少,如此棒球人力資源短缺的狀況下,更不容許傷兵的產生。
再者,奧運棒球比賽的各個國家隊,小聯盟球員分散其中,美國大聯盟認證過的場地可保球員安全,這也不失為另類的保護球員方式,畢竟,每一位小聯盟球員都是大聯盟的資產,好好保護他們也是大聯盟責無旁貸的義務。
在奧運這樣的國際盛事中,比賽本身的受關注度及曝光度都是極高的,而看台與觀眾的角色相對而言是較不重要,在如此的思維之下,五棵松球場的建置,正呈現出大聯盟對此一運動的具體想法與做法。而吉拉迪,為洋基球場的引退流下不捨懷舊淚的同時,也許對北京奧運的五棵松球場,即將面臨與老洋基球場同樣命運的狀況一無所知,但在大聯盟高層的眼中,MLB要在中國生根,他們親身參與建造的五棵松棒球場,就不該被拆除,因為五棵松棒球場的歷史地位,可以讓它成為中國的洋基球場。
如果偶爾也用這樣一種邊邊角角的觀點看棒球,是不是更多添一分看球的風味了呢?
備註:本文部份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1點至12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
(本文作者為邊邊角角棒球論壇美國職棒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