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默想的世界
2007/05/08 23:58:52瀏覽1408|回應24|推薦55

當一個人的心開始獨處的時候,纔可以真正瞭解離群索居的快樂,無論是在山上,或者是身在人群之中。

上天要改變人心以前,必須改變世間所有被前人彰顯出來的哲學,如果我們的願望還是在於實現那些死去之人的意志,我們不過是崇拜那些人的陰影罷了。

每個人都能擁有完全的愛,但我們還得先愛自己,並且找出那些能讓他人也愛上自己的特質。

驕傲的人能夠謙卑,謙卑的人也可以驕傲,當我站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表演的時候,我應該驕傲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並且謙卑地接受台下那些人的鄙視和噓聲。

我經常會發現自己新的才能,把一件困難的事情做好,或者做完許多容易的事情,這樣的我,最後面對的是自己的生活,在每一天將息的時刻,還可以在睡前把身上累積的疲憊放下,以全然放鬆的心力享受沉眠。

真實的信仰可以看見真實的人性,我信任那些我所愛的神,我也信賴那些我身邊的人,倘若我鄙視所有具備自己信仰的人,那我所擁有的不過是虛假的自負罷了;描寫虛幻的人性,是麻醉自己的手段,具有詐騙他人的企圖,我們必須讓人們認清自己,而不是讓他們欺瞞自己的心。

認識自己的罪惡和弱點,是我們生存的一部分,這些弱點並不危險,那些罪惡也並不可怕,危險的是我們不想去面對,罪惡的是我們有可能故意去忽略它。

我們為了隱藏自己的心,可以不斷向世人顯現不同的剖白。

身而為人是何等地富有,能夠每日審視自己存在目標的人又是何等地偉大,只有那些成天哀嘆空虛的人,或者是為芝麻小事難過自憐的人,都在愚蠢地浪費自己的生命。

智慧讓我們從小孩變為大人,也使得我們永保赤子之心;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它又讓我們感受歲月所磨練出來的智慧,實在非常微不足道。

那些擁有權力的人,如果僅僅為了博得眾人的喜好,只是惡質的跳樑小丑;一個可以為了公義和理想獻岀生命的人,他所獲得的不只是權力和財富,將是我們從閱讀歷史中不斷崇拜的目光。

如果想讓輿論監督權力,只是一種互相制衡的天秤,很難達到平衡,這個世界誰也不能管理,或許只有歷史可以制裁這兩者。

在這黑暗的時刻,我可以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我可以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可以是一個內在豐富的人,我是一個即將感動世界的人;話說回來,我只是一顆天上的星辰,處於所有的發光體之間,或許並不怎麼出色,然而當我與其他的星星互放光亮的時刻,就可以造就一片最美的夜空。

請不要崇拜我的光芒,讓我掩藏自己的晦暗,盲目的讚美缺乏真理,或許是一種友誼的表現,當你茫然按下推薦卻沒有仔細省思的同時,我的哲學之光將會消失。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稻柏臨:
2007/05/24 03:01

事實上,昨天我睡了兩個小時,在辦公室繼續工作十一個鐘頭後,回家打字到現在,我這兩年的平均睡眠時間每天都不超過四個小時,我自己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我愈能寫出好東西,賠上的是健康,而且我還不運動。

我常因為睡眠不足而全身浮腫,這幾年的問題,都出在自己的強烈鬱悶,如果沒有這些動念驅使我一直不斷過著緊迫追著時間的日子,我大概早就發瘋了。


謙虛很難。

一個人需要強勢的企圖,我不否認這一點,這種觀念纔是積極的生活哲學,在思想上謙虛則能讓自己獲得更多,學得更多,也體會得更多。

自己不一定有錯,別人的說法也不一定完全對,先聆聽對手的意見與想法,然後思考如何在言詞上對抗及加以反駁,我都是行使這麼具有侵略性的思維模式(或許和工作所磨練出的個人特質有關)。

你的說法相當令我佩服,讀書最難的是「瞭解書的內容在寫些什麼」,這跟看電影的理解一樣困難,需要再三深入思考,而我認同你下面說的「本能」,通常這要與「欲望」和「需求」達成共識,有車開的人不一定懂得如何開車,會開車的人不一定有車,沒車又不會開車的人,當然也很多,但他們本能地會覺得:會開車很重要

讀書之前,我應該是一塊空白乾燥的海棉,文字如水,讓我盡情吸收,吸飽了就可以擠一些出來,或許這也是一種「本能」,卻是那些什麼也擠不出來的人怎麼也無法理解的本能。

訓練只是激發潛能,潛在的本能。

天文地理的理解,或許要看個人的認定,有些人發現地球人過了多少年後就會滅亡,還有些人只喜歡在晚上看星星,別人活到幾歲死亡,或者自己能數幾顆星星,在不同的人眼中,可以是相等重量的法碼。

比如我那些總是輕蔑我創作成品的家人,比如我在網路上的心靈之友,比如和自己對話的孤獨的我,在某種程度上,是無法讓人理解的存在客體。主體呢?個人自己的認定。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希望妳睡了
2007/05/23 07:16

謙虛, 不見得是在生活中謙虛(我內心是很強勢的).

但是, 在思想上謙虛.

我們若總是覺得自己最對, 那就很難靜心的去聽聽別人的意見與想法,慢慢的, 我們就自己封閉住了.

當讀書時, 盡量放棄心中的己見, 去了解書中的意思.

今天教姪女開車, 其間聊天, 談到: 什麼是本能?

沒有人天生就會開車的.

開車不是本能, 但是 訓練過後, 可能就成了本能.

就像沒有人天生能夠了解天文地理的,

何時虛心去學習? 何時以自己的"本能"來做行為的標準?

只有當事人知道 .

做事的道理, 很少有不變的.

思考, 有時也是.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稻柏臨:
2007/05/23 05:02
i see.

I feel like dying when staying up the whole night here thinking of what kind of life we are having.

being humble never makes me proud of myself.

When I show off what I could do or writte, my mind reaches to a higher altitude, that's my daily goal to aim.  Things exist in my world while leaving messages here.

i have to sleep now......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ritical but not judgemental
2007/05/22 23:24
For such a good subject, we can continue on and on.

I feel that I am still learning, and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for me to learn.

The main thing I have learned from these discussion is that we should learn to be humble.

When we keep the humble attitude, things are more easily to reach our mind, not just our eyes or ears. With that, we can really "feel" things.

Even,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non perfect in our lives, and we have earned our rights to criticize them. Yet, we should keep ourselves from being overly judgemental. Then, we shall have a easier life.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稻柏臨:
2007/05/22 00:56

With all the value can we not judge those who died 20 centuries ago, and I agree with your comments so much that we're still able to think closer little by little to those philosophers.      

The problematic key here we have is people would rather take easy ways to enjoy life instead of studying the intelligence our ascendants gave us.  All the antecessors will lead us a better mind and an ascensive life. 

Today's society is hollow.  Globalized societies will have to trace back what makes a person unique and why a group could be phenotype among others.  Ancient Greeks, Egyptians and Indians showed their brilliant accomplishments with different cultures.  If we will have to be blanketed by globalization, i.e., we will know less when having more progressive outcome in technological and transactional fields in the future.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Gap
2007/05/21 18:08
If we are feeling those values from 2000 years ago, it is a problem.

Those value systems built around a 2000 years old philosophers should be modified by today's society. How could a "village's" value be applied to such a globalization society? And the Greek at that time was even a small part of the whole Greece. I can't help but keep wondering. And Physics, etc, it is even harder to figure out.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稻柏臨:
2007/05/19 23:25

有代溝嗎?我自己卻覺得生活中時常能感受那些觀點。

對於我來說,世界之大,並非是Aristotle或者Plato兩人的學說可以完全概括解釋的,那麼多的文學家和思想家,當我們努力去瞭解自己所不熟悉的觀念,並且繼續思考這些想法所能帶給自己的改變,這樣的我們都是幸福的。

很高興隔了兩天,還見你在這個問題上努力回憶自己的文章。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了解中
2007/05/18 17:12

對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我邊閱讀 邊了解 邊找出後人了解的他們與其中許多不合理的東西

目前 我還是在了解中 還沒有否定他們 畢竟這個世界有太多他們的"影子"

要跳脫 還得先知道他們是什麼 才跳得出他們的窠臼

不是一件易事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省思中
2007/05/18 03:44

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從科學的角度看他們的東西, 總覺得有漏洞 (不喜歡他們的系統, 害地大家不容易去接觸自然科學).

從哲學的角度看, 覺得他們與我們這個年代有一定的代溝.

回去看我的Midnight Flight:

Echos from the last theme is still so fresh and vivid.

It is because of those lies are told just like truth, as we try to orchestrate the reality.

就有類似的感觸

...trying to take away the wispy, teary blonde hair memory

則是對(美國為主的)西方文化一大質疑.

One thing different is that: I do not feel that I have any talent that people would feel envy toward.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稻柏臨:
2007/05/18 01:39

我這邊的月亮已經升起。


Either Aristotle or Plato can enter my world of silence at this moment.  After the death of so many ancient philosophers, people have kept on showing their images for centuries, and I regard such images as damages to our mind.  Followers of those with high-mindedness will never get easy ways to inspire others in the meantime or in the future.  We do have to create something people have not seen or deeply believed in.

Saints die, but people always set up a new cave for burying themselves with those images, which we ought to overcome and fight with in our lives.

How do you think about my ideas?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