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莫札特誕辰250週年紀念(七)從《Don Giovanni》(喬凡尼先生)看罪與罰
2006/09/17 05:29:40瀏覽13208|回應12|推薦24

終於要寫岀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對於這個天才,我還是必須表達自己的膜拜與憧憬。

莫札特的畫像(中),右邊的是他的父親Leopold Mozart。

以義大利語唱出的《Don Giovanni》(唐.喬凡尼,意思就是喬凡尼先生),無可否認地,絕對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最灰暗的一齣歌劇,但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齣作品;看過我前面的介紹,許多人可能會認為莫札特的性格充滿了正面和陽光,有時過分輕佻浮躁,或者顯露出對於現實的嘲諷和調侃,可是以我對他的認識,這個男人其實是個雙重個性的音樂家,在創作的層面上,個人風格的多面性,往往顯示出內在的複雜程度。

雙重個性的音樂家,或者精神分裂的哲學家,亦或是人格多重的文學家,本來也不是什麼新聞;藝術家擁有各種不同的面貌,可以與時俱變,就如我們在創作小說的過程,以各種觀點切入不同的事件,延伸出多角化和多元性的特質,而這項小說家獨有的特質,莫札特表現得特別明顯。

Leopold Mozart肖像畫。

莫札特的父親Leopold Mozart是他的啟蒙者,據說是個性情非常嚴肅的人,篤信天主教,從小就嚴格訓練兒女,又帶著他們走遍了整個歐洲,四處巡迴表演,後來更要莫札特到Salzburg的主教那裡當專屬樂師,專門為教會做譜曲的工作。

在電影《Amadeus》裡面,Antonio Salieri認為莫札特會創作這齣黑暗的偉大歌劇,主因是他父親的過世,而且莫札特當初在婚姻上和父親意見相左,不再回去Salzburg的家,和父親漸行漸遠,加上政治與宗教理念的分歧,莫札特就把父親的去世當作自己無可規避的責任,與其說《Don Giovanni》(喬凡尼先生)是在懲罰一個惡徒,不如說是莫札特藉由這齣歌劇藉彼喻此,當作自我懺悔的一種過程。 

《Don Giovanni》取材自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說,當時正是羅馬天主教在政治和社會控制最深的時候,風流劍客Don Juan以好色和荒唐的行為,多行不義並遭到下地獄報應傳說,以及荒唐愛慾的故事,簡直就是教會最好的宣傳題材。

十七世紀開始,Don Juan的傳奇在義大利、西班牙、法國都非常盛行,經由小說、戲劇與歌劇流傳至廣,法國的莫里哀(Molière)在筆下將唐璜(Don Juan)的特色寫得最為徹底,Don Juan變為「情聖」的代名詞,就是因為這個男人外表英俊瀟灑,還跟上千個女人——無論是烈女蕩女,還是少女美婦——發生過性關係,並且憑著高超的劍術與這些女子的家人、丈夫、情人都比劍決鬥勝利,不過宗教還是得給這個魔鬼般的男人一點懲罰,最後讓他終於下了地獄。

莫札特的Don Giovanni,就是取材於此,許多人咸認為這是他最偉大的一齣歌劇,雖然故事荒唐淫亂,樂曲之美卻讓人深深著迷,這也是我最喜愛的一齣戲。

歌劇雖然名為《Don Giovanni》,劇中卻有六個主要角色,比如爲報父仇的Anna和未婚夫Ottavio,還有被騙婚的Elvira和被Giovanni強姦的Zerlina,角色的關係和重要性都不分軒輊,六位主角還有個別的獨唱與幾重唱,有時是男女二重唱,最多則到六大主角的六重唱,藉由歌手的對唱協調性,顯示出每個人物的性格特質,比起單純的說故事,兼顧了美聲與戲劇效果,除了是十八世紀的歌劇代表作之一,更是莫札特對於音樂共鳴的百年佳作。

上面是Lisa della Casa和Cesare Siepi、Otto Edelmann三人三重唱《Ah chi me dice mai》(那個我不想提到的人),這個人是誰嘛,想當然爾,就是我們可愛的色中惡徒Don Giovanni,堪稱經典。

這齣戲一開始,就是一個讓人戰慄的兇殺案件,Don Giovanni在黑暗的晚夜迷姦女人之後,已經是Seville官員的Don Pedro(Il Commandatore)不甘心貌美的女兒Donna Anna(安娜小姐)受到Don Giovanni的調戲,憤而拔劍與淫賊Don Giovanni決鬥,卻反而被殺死。

悲傷的Anna找到未婚夫Ottavio回來幫忙,卻在現場看見倒臥在血泊中的父親,這十音樂由Recitativo Seeco(大鍵琴伴奏的宣敘調),轉入強烈的管絃樂顫音,搭配高揚的長號演奏,象徵一個女兒的孤獨無助,以及充滿了憤怒與絕望的心境。

Anna的未婚夫Ottavio好言勸慰,寬容體貼地希望她忘記那些悲傷,立即嫁給他,獲得一個女人應得的幸福,但Anna決定報父仇,婉言拒絕了未婚夫的求婚,Ottavio百般開導不成,忍不住抱怨道:「siete così crudeli(妳對我真是殘酷)」。

Anna堅定地告訴未婚夫自己的感情,但她基於對父親的愛和悲憤,必須要等到父仇了了之後,纔會和他完婚。

上面的片段是Erna Berger唱出Zerlina的心聲:《Batti, batti》,歌聲還真是美啊。

僕役階級是莫札特常使用的角色,法國號與小提琴是輔助這類人物性格與唱腔的背景音樂,Giovanni就和一般歐陸的貴族騎士一樣,有個貼身的男僕Leporello,這傢伙雖然感染了老闆的性格,誆騙、虛偽、勢利眼,卻沒有Giovanni的惡質,個性相對來說顯得怯懦。

搭配Baritono(男中低音)的Giovanni,僕人Leporello在著名的《Madamina! Il catalago e questo》(曲名:《小姐!這就是那份目錄》,亦即情人目錄)詠嘆調中,洋洋得意地敘說主人的風流事跡,描述Giovanni有過各種類型的女朋友,也以不同類型的音樂舉例,從D到B-flat的轉調、口氣與間奏,顯示Leporello本來就明白Giovanni的行徑有多麼惡劣可惡。

Giovanni到處惹事,以金錢、權勢或愛情誘惑各國、各地、各階層的婦女,還把每位交往或一夜情過後的女子芳名都記錄在小冊子上作為豐功偉業的證明,雖然Leporello不認同,卻仍舊容忍這種靈魂的墮落,只因這是階級分明的時代,普遍人民的想法裡面,貴族就是能夠隨意玩弄農家女子,或者輕薄貴婦,大肆張揚違背善良與道德的情慾

莫札特描寫這種題材,正如他之前寫出《Le Nozze di Figaro》(費加洛婚禮)和《Die Entführung as dem Serail》(後宮叛逃)的企圖,就是顛覆當時的普世觀念,並且挑戰貴族的權威,重新樹立人權和自由主義的價值。

不過,在《Don Giovanni》(喬凡尼先生)一劇中,早先莫札特在Prague(捷克布拉格)上演的時候,曾經寫出比較驚世駭俗的內容,即Giovanni的床笫內容,不過這段內容只上演了一天(一七八七年十月廿八日當天),後來回到保守主義風行的維也納,隔年五月上演的《Don Giovanni》(喬凡尼先生),劇本卻已經有了許多變更,一七八八年四月他為了女高音Cavalieri修改了Elvira這個角色的唱本,以及其他較有爭議的情色橋段,劇中三大女主角之二的Anna和Zerlina這兩個女子,因為前者(Anna)的身分是貴族,因此在劇中保留貞操沒有失身給Giovanni,至於可憐的農家女Zerlina,沒有對貴族權威造成麻煩的聯想,所以和Giovanni發生新娘被騙婚失貞的慘事,就完全是為了順應當時貴婦人冠冕堂皇的虛偽道德觀。

不過,荒淫的主角和情節,仍舊只讓本劇在維也納上演了僅僅五次,莫札特生前就這僅僅五次的作品公演啊,這是題外話。

可是,經由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到:莫札特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他之所以偉大,不就是那份叛逆的精神,那份人文主義的關懷,那種強烈的平等與打破階級的思想,以及對於社會現象的剖析,還有勇於挑戰當時的政治主流嗎?

上面是Cecilia Bartoli演唱《Mi tradi quell'alma ingrata》(那個忘恩負義的渾蛋背叛我了),她所飾演的是Elvira這個被Giovanni騙婚的貴族女子,Elvira失身於浪子Giovanni手裡,因為愛情而一路追蹤Giovanni,這一段詠嘆調真的唱得十分優美!

深夜裡,Giovanni把僕人Leporello留在屋外吹冷風看守,Giovanni則在屋內和女人調情,這是本劇中最常出現的場景,可是Giovanni一遇到麻煩,馬上就要男僕來頂罪

Cecilia Bartoli和Liliana Nikiteanu,以及Isabel Rey三位女高音的重點戲,搭配Laszlo Polgar、Roberto Sacca、Oliver Widmer三個男性要角,表現出精采的六重唱,而這首《Sola, sola in buio loco》(獨自在黑暗處),顯得十分經典!

黎明時分,Giovanni和他的男僕Leporello在聊天,看見一個女子孤身走來,色心大起的Giovanni本來打算上前調情,看看能不能當場就睡了這個女人,沒想到此女竟然是曾受他騙婚的貴婦Elvira,讓他反而嚇得躲了起來。

Elvira憤恨地唱著歌,心想:Giovanni玩膩了就棄她而去,倘若這男人不馬上回心轉意,她就要復仇。

Giovanni當下決定逃走,讓男僕Leporello幫忙善後,男僕遂對Elvira唱著《Madamina! Il catalago e questo》(情人目錄),此時心碎的貴婦Elvira纔瞭解Giovanni的真正面目。

上面是女高音Cecilia Bartoli和兩名男主角的三重唱,在這裡真的非常精采,情緒和表情都十分吸引人,聲音裡面的強烈感情,令人實在動容。

在農家女Zerlina和未婚夫Masetto及農民們合唱聲中,惡劣的貴族Giovanni和男僕Leporello也來到農莊,看上了Zerlina,於是恐嚇Masetto這個平民滾一邊去,並且開始勾引Zerlina,假意說要與她成婚,騙她到別墅去要奪取她的貞操,此時Giovanni唱出了一首十分優美的詠歎調《La ci darem la mano》(那就手拉手去吧),而在Zerlina有點心動的時候,不巧追蹤而至的Elvira出現,揭穿Giovanni專門騙婚玩弄少女的真面目,並帶茫然失措的Zerlina離去。

這時,Anna和未婚夫Ottavio也來到農莊,Anna以為身為騎士的Giovanni可以主持公道並為父報仇,不知他就是殺父仇人。

Elvira又立即出現揭穿Giovanni的真面目,Giovanni看到Anna的美貌,就向Anna表示這個女人精神錯亂了,所以誤把好人當作壞人來污衊。

Elvira離去後,Giovanni所說的話竟和當初闖入Anna香閨內所說的話語雷同,聲音也很像,使得Anna警覺這個男人就是殺父仇人,於是要未婚夫Ottavio替她報仇。

Giovanni色心大起,找了Leporello,想著收成之後農民的宴會,談論如何在招待農民的宴席上勾引良家婦女。

上面是Bartoli和其他四位主角的五重唱,這齣歌劇最讓人驚喜的就是諸多男女合聲,精采有餘,這一段歌聲非常美妙。

在貴族Giovanni的莊園裡面,受邀的農家女Zerlina對未婚夫Masetto唱出自己的羞愧《Batti, batti o bel Masetto》(打我吧、打我吧,哦!Masetto》這首歌,向Masetto表示歉意,而身為平民的Masetto看到貴族Giovanni出現,就躲在一邊不敢出聲,而Zerlina則被Giovanni拉到一邊,企圖引誘她。

這時,屋內樂聲響起,Giovanni拉著農家女Zerlina進入農民聚集的大廳,Anna和未婚夫Ottavio,以及Elvira三人戴著假面具出場,在著名的小步舞曲聲中表現出精采的三重唱,唱出復仇的期待。

Elisabeth Grümmer和Anton Dermota的表演不俗,兩人的二重唱《Fuggi crudele, fuggi》(逃吧!冷酷的傢伙!逃吧),兩人分飾Anna和Don Ottavio,歌聲充滿了感情。

Giovanni邀請許多貴族一同來到他的別墅,舉辦慶祝豐收的假面舞會,舞會一開始,先是Anna和未婚夫Ottavio的雙人舞,然後Giovanni對著農家女Zerlina跳出誘惑之舞,接著男僕Leporello引開Zerlina的未婚夫Masetto,單純的Zerlina被Giovanni拉近房間內玷汙了

Zerlina尖叫著逃出房間,泣訴受到強暴,Giovanni則扯著男僕Leporello的耳朵走出來,將自己的惡行嫁禍給僕人;但Zerlina知道是Giovanni輕薄了她,眾人此時為了表明身分就紛紛取下面具,並且指責倉皇逃走的Giovanni是個渾蛋,一定會遭受報應。

上面是Cesare Siepi唱出《Fin ch'han dal vino》(最後,藉著酒意)的場景,這場也是Giovanni勾引Zerlina的情節,可以瞥見情聖藉酒調情的模樣。

走在街道上,憤怒的男僕Leporello認為自己平白被冤枉,以後不想再幫Giovanni做這種齷齪事情了,打算要馬上離去,Giovanni知道自己理虧,拿錢勸誘Leporello繼續幫他工作。

這回Giovanni又看上了Elvira的女佣,由男僕Leporello幫他調虎離山引走Elvira,他自已則穿上侍從的服裝去勾引Elvira的女佣。

Giovanni還在引誘女佣人的同時,農家女Zerlina的未婚夫Masetto和一群農夫等人,一路怒氣騰騰要追殺Giovanni,Giovanni正巧扮成男僕,就騙了眾人往錯誤的方向,在其他農夫追趕而去時,Giovanni趁亂痛揍了Masetto一頓,很快地逃走了,悔恨不已的農家女Zerlina遂安慰她的未婚夫Masetto。

《La ci darem la mano》的二重唱這一段真的非常動聽,電影《Amadeus》之中也有出現。

場景換成Anna的後花園,男僕Leporello終於擺脫了窮追不捨的Elvira,但是他正要逃跑的當兒,Anna和未婚夫Ottavio,以及農家女Zerlina和未婚夫Masetto也從另一邊狹路相逢,四人都和假扮Giovanni的Leporello碰個正著。

黑夜之中,憤怒的Ottavio要殺掉假扮Giovanni的Leporello,沒想到追來的Elvira卻幫忙求情,Leporello嚇得趕緊吐實,說他只是穿了Giovanni的衣服來擋住Elvira,也說出實情來請求眾人的寬恕,然後趁隙溜之大吉。

男僕Leporello的性格,可能從這齣歌劇的開始看不太出來,但是在《Ah pieta, signori》(饒恕我,紳士!)的詠嘆調中,他一鼓如簧之舌,以謙卑的口氣,逐一向眾人求饒;一個男僕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得怯懦而卑微,但是就像所有老練的跟班一樣,Leporello懂得以不同的口吻對不同階級的人說話,充滿了變化與社會認知的表現手法,莫札特深入一個平凡小人物的內心世界,在管弦樂的漸弱聲中,描述一個僕役對於命運的無奈、期待、鑽營與遁逃,是本劇最有看頭的段落

Giovanni是個從不浪費時光的色鬼,他如願得到了Elvira的女佣,並且在縱慾之後狂放大笑,當他見到一路逃回來的Leporello,忽然在身邊傳來了一個神祕的聲音:Giovanni到天亮前就笑不出來了。

主僕兩人循聲走去,發現聲音來自於被殺的的Seville官員的Don Pedro(Il Commandatore)的墓碑石雕,而且墓誌銘上刻著復仇的話語,無神論者的Giovanni不信鬼神,也不怕這種挑釁,就毫不畏懼地叫男僕Leporello去邀請這尊石像參加他的晚餐會

這一段的旋律也讓人感到異常熟悉,美妙的聲音表現出Cecelia Bartoli演唱的最大價值,就是讓我們感受到強烈的情緒,她與莫札特筆下的Elvira簡直相得益彰,出色的演唱以及肢體動作豐富的表演,使得全劇的女主角簡直變為只有Elvira一個。

在Anna的房裡,Anna對責難她展延婚期的Ottavio表示由於憂傷父親之死,所以沒有結婚的心情。

對照的是Giovanni的屋內,他獨自在用餐,男僕Leporello則在一邊服侍,偶而躲到一旁偷吃東西。

Elvira闖了進門,懷著愛情與罪惡感,要Giovanni及早悔悟,但Giovanni絲毫不予理會,反而加以嘲笑,Elvira終於對這個男人死了心,忿忿離去,沒想到剛走到門外,突然驚呼尖叫,男僕Leporello跟著一瞧,也嚇得跑回來,說是被殺的的Seville官員的Don Pedro(Il Commandatore)的墓碑大理石雕像真的來了!

Giovanni顯得有些錯愕,但他還是嘻皮笑臉說要請雕像吃飯,雕像要Giovanni以握手來表示悔改之意,可是傲慢的Giovanni竟然悍然拒絕,此時地上突然冒出火焰,Giovanni驚恐地發現大地裂開將他吞沒,他就跟著死神下了地獄。

這裡的描述,可以參考我寫莫札特誕生250週年紀念(一)我喜歡的電影《Amadeus》(阿瑪迪斯),中間一段特別穿插電影《Amadeus》劇中劇的表演,看這個男僕所唱的男低音,由鬼魂、Don Giovanni和男僕三人合唱的片段,顯得多麼和諧,又是多麼諷刺!

Giovanni死後,眾人大仇得報,Ottavio忙著向Anna求婚,Elvira要去當修女修行,Leporello則要去找別的主人,農家女Zerlina和未婚夫Masetto決定一起回家吃飯,看似紛亂,卻是歡喜結局中結束了本劇。

上面是Rodney Gilfry唱出《Deh Vieni alla finestra》(來到窗邊)這首誘惑女佣人的歌曲,說實在話,如果一個男人對我唱著這首動人的歌曲,說不定我真的會被誘惑呢,哈!

下面是最精采的結局部分:

我比較喜歡電影《Amadeus》中表現這一幕的戲劇張力,可惜上面這齣歌劇的指揮節奏真的太慢,慢得連歌者都顯得無力,讓我聽得沒了激憤的心情;不過,就在兩個男人與雕像的互動中,除了搭配得天衣無縫的歌詞和曲調,誰都會讚嘆,莫札特述說的故事,不只是一個傳說,而是時代在悲劇下的縮影。

描寫內心的音樂很多,會寫優美旋律的作曲家不只莫札特,但他能以音樂賦與劇場生命、賦與角色人格,則是最難能可貴的吧

Anna在劇終雖見父仇得雪,卻仍要Ottavio等他一年在談結婚,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兩人是否真的終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就我看來,Anna或許並不愛Ottavio,也沒有對未婚夫說岀真相,甚至可以說,Giovanni的死亡雖然不是最好的結局,卻是對Anna在一切痛苦之後最徹底而永遠的解放,我曾經深入解讀這個故事,總覺得Anna也是愛著有過露水情緣的Giovanni。

Anna的內心究竟是怎麼想的?會不會,肉體的死亡只是一種罪惡與情愛的最後代價,因此她要選擇像Elvira一樣追逐著Giovanni,即使大仇得報,還是無法重新投入未婚夫平靜的懷抱?

那麼,能寫出這種劇情的音樂天才,是不是早就探勘岀這種細膩而複雜的內心世界呢?要不,人又如何能寫出如此動人的篇章與最深沉的情感?

這下突然又想起電影《Amadeus》的亂葬崗結局:生同歡,死同穴,真的是一種很讓人感動的想法,可惜莫札特還跟陌生人一起埋葬入土!在沒有Blog的時代,天才的內心該是如何地孤獨,又是何等寂寞!

Blog是鍛鍊靈魂的方法,被遺棄的人從中獲得新希望,沒有快樂與富足的人從中獲得安慰,寂寞的人不再怕孤獨,受到束縛的人能自此得到自由,軟弱的人以發表創作得到力量,並以過去的經驗和感動,將所知與所學描寫出來,和陌生網友的相遇,或許就從莫札特的音樂開始,或者在聆聽充滿人性與剖析自我的文字中,獲得相同的、類似的感動。

這是我寫這個系列最想要分享的感言。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littledrago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感動
2013/03/23 23:01
阿瑪迪斯這部電影看了不下十次,每次看每次感動。我覺得電影裡的神像抓人下地獄那一段很好看,令人想到電影「教父」的暴力美學。莫扎特如果生在現代,一定是本土劇的最佳編劇+最佳配樂:)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金紡車:
2006/10/01 23:40

我只是個喜歡莫札特的普通人,正因為喜歡他,所以會想要瞭解他的優點和缺點,然後深入明白他的想法。尚友古人,也可以破除時空限制,和音樂家在百年之後交心諦聽……

每個人的感知不同,你不必覺得難過啊!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豐富啦!
2006/09/28 22:07

我的莫札特紀念文相較之下,

實在太寒酸了,

我要回家檢討了.....

這系列的文章非常有價值,

不了解莫札特的人都應該來看看。

rosy,妳到底是怎樣的才女呢?

這樣詳盡的考據和論述,

是懶惰的我一輩子也不可能做到的事,

太‧厲‧害‧了!


wahhaha001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大醫生,謝謝提供資訊
2006/09/23 02:06
我會去看看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醫說文擷字的連結提供!
2006/09/20 06:50
這個網頁我沒去過,真是孤陋寡聞,謝謝醫師的留言!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啊, 最懂的是詹益昌Charlie
2006/09/19 21:36

http://www.wagner.org.tw/ 

我其實是要擁戴Don Giovanni, 它的戲劇性在悲喜交織中得到彰顯, 陰暗部份的張力直逼安魂曲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wahhaha001:
2006/09/19 00:59
我推薦這個最懂華格納的醫師:♀醫說文擷字,我對華格納沒有那麼深入的研究,不過那個網誌的城市也確實值得推薦就是了。

wahhaha001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妳看華格納嗎?
2006/09/19 00:48
幫我們介紹一下尼布龍的指環好嗎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感性的B:
2006/09/19 00:04

我認為自己和別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太一樣,就像一句我改編過的老話(忘記是誰說的了):「一本書有六個面,從前面看的人,只能觀賞到一部分。」

或許我對寫書的人更感興趣吧,像是許多人嘆服莫札特的天才,我則是欽佩他在音樂中散發的思想與哲學;歌劇的美妙動聽是一回事,一個作曲者在故事後面所想要表達的創作動機,以及他的歷史背景,讓我最愛莫札特。

莫札特的突出,不僅在他的音樂天賦,更令人玩味的是他不在當代的規章裡生活創作. 他是他自己,他銳力的觀察力、無屆佛遠的眼界、不願被牽制的靈魂....

妳留下的這幾句話,實在讓我非常感動,妳真是莫札特的知音啊!我想除了妳我之外,莫札特的靈魂也會繼續震撼以後的聽眾和演出的歌手(像是Cecilia Bartoli,我喜歡上她,就是因為她幾乎參與過近代莫札特的所有歌劇演出)……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啟蒙
2006/09/18 17:11

住歐洲這麼多年,算算看過的歌劇只不過四部;至今連名都記不全...
觀賞的過程都感覺是場心靈響宴,但事前事後沒深入了解製作背景及故事,
總覺得即使有感動卻也記憶零落.....

莫札特的突出,不僅在他的音樂天賦,更令人玩味的是他不在當代的規章裡生活創作. 他是他自己,他銳力的觀察力、無屆佛遠的眼界、不願被牽制的靈魂....

Rosy此系列是很好的啟蒙,B衷心謝謝妳的分享~
期待未來有更精彩的導航.......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