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格分裂式的作家幻想
2006/05/08 14:35:45瀏覽810|回應2|推薦14

人格分裂式的作家幻想

當我虛榮地從面前的窗戶望出去,那些被我看見的人也從他們的窗口瞧著我,我滿足了他們的偷窺欲,當然也讓他們滿足了我;我們彼此探看,我發現那些人無法闔上自己的窗戶,卻也不免讓他人跟著窺伺窗內的自己。

世上再沒有東西能比他人的秘密更深奧、更神秘、更豐饒、更幽暗、更炫目、更吸引人,或者更能激發自己最崇高和最醜惡的幻想。

人們在日光中能見著的,往往不及從別人家偷窺到的私密生活來得有趣,我終於得知那些人為何喜歡裝針孔,在那個能夠捕捉黑暗或光明的孔洞中,訴說著各式各樣的故事:人活著,人夢著,人醉著,人辛苦著,人意淫著,人也被人踐踏著。

橫過了公車裡面的另一邊,我看見一個灰髮的中年女人,她知道我在偷瞧著她,懷著一種詭異又狡猾的視線,於是她皺著眉將臉轉向車窗那頭,規避我奇特的觀察,並且似乎在想像著,我是不是一個變態的女同志,亦或是一個變裝的陰陽人;從她的表情和姿態,分析她此刻的片段想法,從幾乎無物,我可以瞬間創造出這個女人的歷史與情緒,或者不如說是她的人生故事,看著她到站下車,還有她那肥胖變形的肢體,我帶著感謝的眼淚對著自己覆述她所給予的偉大情節。

倘若這是一個憔悴孤苦的老人,或者是一個英俊瀟灑的青年,我同樣能輕易編造出屬於他們的傳奇。

後來我也下了車,走在五月風光明媚的街頭,買了支甜筒,細細地品味著人生的甘甜與透涼;走進公園裡,一個小男孩抬起頭來瞧著我,他的手上拿著小皮球,我看著他褐色的短髮,想像他是我的孩子,這個小孩以一種逗趣的疑惑眼神與我對視,呵,他必然擁有大膽冒險的性格。

每天回到自己的窩,就像那些流浪貓狗回到屬於自己骯髒的垃圾堆,誰都能滿足於自己已經艱難地生活過,也辛苦過了,當然這樣的經歷也會發生在他人身上,每個人都在流轉的時光裡面,得著充分的嘆息、情愛、滿足、企圖心與大小不一的回饋。

或者有人將問我:「妳寫的是真的嗎?妳又在玩弄誰的故事?」

這有什麼關係?在我生命以外的任何真相,或者是現實之中的各種斷面,不過就是我的眼光所投射的許多窗口,假使那些人的面容與生活幫助了我,讓我覺得自己的存在很有趣味,不再迷失於沉悶之中繼續厭煩,這就好了。這就像是實踐蒙田(Montaigne)的宗旨:「我知道什麼?」或梭羅(H.D. Thoreau)的名言:「我為什麼而活?」

人們為什麼而活,或者他們的生存把自己造就成了什麼模樣,這是完全値得重複探究的主題,在在吸引著我去一窺究竟,而每扇窗戶之後的畫面,也都非常有意思;當我看見恬靜的場景,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或者我發現一種繁囂的痛苦,透過那些人的眼淚和憎恨的目光,也許我會更懷念人與大自然交融的和諧,美好的不是儉樸平淡的生活方式,而是對不同的處世態度與經過產生認知,畢竟對我而言,研究人群所得到的豐富驗證,會成為自己筆下種種的不朽紀錄。

我告訴你們,作家的窗只是開給你們看的障眼法,其實,那些人擁有數不盡的虛假窗口,只是不願意在你們面前開啟而已。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回覆:
2006/05/10 22:50
  瞭解自己確實是所有人類的難題,於是科學家研究人,心理學家研究人,病理學家研究人,畫家研究人,文學家研究人,犯罪學家研究人,同時精神病學家也研究人,哈!

千山獨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呵 我告訴你
2006/05/10 14:04
縱使開啟了 又有誰人看透
       千山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