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戰後在台沖繩人的處境-高雄「入船町」個案
2010/02/12 14:32:28瀏覽1251|回應0|推薦3

        日治時期(1895~1945)移居到台灣的沖繩(琉球)人與移民到南美或東南亞的沖繩人類似,多從事與勞力有關的工作。戰後,仍有部分沖繩人留在台灣,分別居住在基隆社寮島(現在的和平島)、宜蘭蘇澳、花蓮美崙、南投埔里、台北市、高雄等地,這些人後來從事什麼工作?定居過程如何?台灣本地人如何看待他們?擁有不同文化的沖繩人如何跨越界線適應台灣的生活?與原鄉的社會網絡關係又如何?都是筆者關注的焦點。

       本文乃繼基隆社寮島之後,針對高雄的沖繩人聚落所作的初步調查。從人的移動和社會變遷視角,以日治時期到現在約一個世紀的時間作為縱軸,沖繩人在台的生活處境作為橫軸,首先概觀沖繩人移住高雄的歷史,次就高雄入船町作一簡介,最後從《台灣日日新報》及實地踏查來看高雄沖繩人的處境,希望能重繪沖繩人在台生活的樣貌,填補台灣史、台灣民族關係研究的空白。

        結果發現:一、高雄沖繩人和基隆沖繩人一樣,以從事漁業為主,是一群為生計與海搏鬥的漁民。最早捕魚,魚價暴跌,改採海人草,海人草市場價格低落,則往採貝漁業發展。二、除了擅長泅水採貝藻外,也懂得組織工會、互助會、鄉友會來保護自己權益。三、高雄沖繩人住所範圍不限於入船町,擴及鄰近的湊町(今鼓山區)、崛江町(大勇路以西,五福四路以南區域)。四、過去的沖繩人聚落人去樓空,不同於基隆沖繩人,無因婚姻關係而留下者,應已全數回鄉。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eika&aid=377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