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5 06:53:40瀏覽2090|回應12|推薦22 | |
新年伊始,這是兩岸簽署ECFA即將邁開步伐的一年,也是大陸十二五規畫拍板定案的一年。今年世界將與中國經濟宏觀情勢發生如何的互動?影響兩岸經濟成長的內部因素和兩岸經濟又將有如何的變動?台灣該如何融入十二五之中呢?本報邀請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林建甫與中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進行名家對話,對談由本報總主筆戎撫天主持。 戎撫天:2011年世界與中國經濟宏觀互動關係應該如何解讀? 林建甫:2010年尾聲可以看到全球經濟復甦之勢,中國已躍升為第2大經濟體,角色會日益吃重。金融海嘯後中國的表現相對亮眼,經濟發展未見受挫,可以說2009年以來是中國救了資本主義。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時期,大陸外銷轉內需,大力發展內部經濟,相信中國未來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仍然很大。 美消費模式難維持 我們看到中國在非洲著力甚深,世界經濟已經離不開中國。不過,2012年美國要選總統,目前經濟局勢並不好,美國執政者想必要力圖扭轉高失業率現況,而中國外匯儲備達2兆6千億美元之多,持有美國國債達到8千億美元之譜,這都說明美國對中國的壓力不會減少。 美國大印鈔票、原物料和糧食價格上漲,都對中國形成壓力。加上大陸去年生產1800萬輛小汽車,比前年1300萬輛增加,我們已經可以看出,中國不再是以往鐵幕般與世隔絕,而是完全融入世界經濟之中。 常修澤:我近來主要論述的三論,分別是人本體制論、廣義產權論和第三波轉型論,主要是思考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令人不禁想問的問題:何以21世紀第1個10年,會發生這樣全球性的金融災難。主要歸納幾個原因,首先是貨幣體系「美元主導、不受約束」,二戰以來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有問題,讓美國可以無限制發行國債,供美國人無節制消費。這是雷曼兄弟破產引爆金融海嘯最制度性的原因。 其次是經濟結構的特性,我也總結為美國「高消費、低儲蓄、多借債」的模式,逐步累積問題,這說明美式消費已經難以為繼。 第三是監管不力,也就是金融監管不到位。說到底就是葛林斯班所說的「人性!人性!人性!」是最關鍵因素。監管不力與人性貪婪構成了金融風暴的潛在火藥。 到今天為止,儘管全球經濟正走向復甦,但仍存在不確定性,就是因為離不開上述這個廣闊的背景。 那麼2011年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復甦的勢頭如何呢?根據IMF預測,歐元區國家仍可保1.5%的經濟成長率,日本為1.5%、美國為2.3%,全球來說,大致在4%左右,這說明4個字:「溫和復甦」。也就是說,經濟復甦的勢頭並不是很強勁。 世界經濟溫和復甦 大陸經濟發展對外貿依存度是高一點,但美國這種高消費、高借債、低儲蓄的模式已經要改,要進行結構再調整和再加工化,這使得它的對外需求有一點減弱,中國市場空間也就有一定程度的縮小,所以,中國經濟結構也必須調整。 中國這些年出現的出口導向型模式客觀上已經難以為繼,這也是中共17屆5中全會上所謂經濟發展「三駕馬車」第1次將「消費」列為首位的理由。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 內需具體來說是「投資」和「消費」,大陸如何從出口導向、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轉向以擴大內需、增加消費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是2011年的看點。 戎:人民幣匯率和貿易保護主義將如何影響世界經濟呢? 林建甫:貨幣體系確實是市場經濟的根本,美國降利率到0且推出QE1、QE2各為1.7兆和6千億美元,目的在救自身的經濟,但造成其他國家的熱錢流竄與通膨壓力。美國占盡美元主導體系的好處,但人民幣國際化之路仍然遙遠,當前之計,中國應爭取更大話語權,以平衡美元過度的優勢。 美國主要金融問題出在投資銀行,所引起的動盪則是世界性危機,中國有必要聯合其他國家在IMF等國際金融組織發揮更大影響力制衡美國。 破解貿易保護主義 人性貪婪引發金融危機,令人反思資本主義是否已走到轉折處,因為其所誘發的人性貪婪問題,制度並無法預防,是否適度的社會主義才更適合未來的人類呢? 關於人民幣匯率,美國無所不用其極壓迫人民幣升值,所有貿易保護主義手段背後都有這種期待,但中國似乎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但或許會在升值副作用最小情況下讓匯率溫和升值。中國可以爭取美國解除諸如尖端科技銷售管制等方法爭取貿易平衡。中國持有2.6兆美元外匯儲備確實太多,2010年末外匯儲備增速終於放緩,這是好現象。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是個大問題,人民幣升值並非拯救美國失業問題的良方。但可以想見,美、歐將繼續指控中國傾銷,而且力道還會更強,企圖以反壟斷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中國有必要在世界貿易法規面尋求破解之道。 匯率問題審慎面對 常修澤:大陸自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