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31 05:54:26瀏覽12169|回應30|推薦46 | |
近幾個月常覺得胸悶、暈眩、呼吸不順暢,總以為常運動、健康好而不為意。7/3兩度由坐而起時,竟嚴重暈眩幾乎摔倒,開始有些緊張。 次日正是星期天,到國防醫學院田徑場跑步,請教北大長跑俱樂部隊友張宏醫師,張醫師表情嚴肅,認為可能是心臟的問題,熱心推薦三總神經內科與心臟內科兩位醫生,叮囑第二天就去掛號,不可拖延。 我心底非常抗拒張宏隊友的判斷,歷年健康檢查都是「健康寶寶」,尤其心跳每分鐘從未超過60次,心臟強而有力連醫生都羨慕,怎麼可能得心臟病。應該是最近每天跑十公里,疲倦的生理反應吧,休息幾天就會改善啦!醫生的話,我傾向作為參考意見。 但,含祺兄在旁說:「不要輕忽,我來幫你上網查門診時間。」 7/5清晨八點半左右,就接到含祺兄電話,兩位醫生當天就有門診,他已幫我上網預約掛號。朋友熱心若此,你能不配合嗎? 神經內科醫師仔細詢問後要求做心電圖檢查。看了心電圖,醫生說心臟跳動太慢,偶而低過50,應無大礙。他推測可能是神經傳輸速度較慢,由坐而起時血液未能即時傳送腦部,因而暈眩,另一個可能是頸動脈硬化,他開了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單。 心臟內科醫師聽過我的敘述後,懷疑是「竇房結病變」,要我再做心電圖。檢測結果比上午情況嚴重,不但心跳低於每分鐘50,還有間歇性暫停現象,可能確實是竇房結的問題。醫師要求做24小時心電圖,以確定嚴重性。 第二天裝上偵測設備後返家,一下車就嚴重暈眩竟跌倒在地,所幸還能及時反應,略略轉身以膝蓋及肩膀著地,未撞擊頭部。內心突然閃過一絲恐懼,如果在樓梯暈眩摔倒,後果如何? 24小時心電圖報告證實了醫師的懷疑,我曾有一段時間心跳低於40 ,心跳暫停超過5秒。醫師說,必須裝心臟節律器。 為求慎重,再到台大醫院尋求第二意見,診斷結論完全相同,餘生要仰賴機器維持心臟跳動已是我無可逃避的命運。 當天晚上就寢前,心思繁亂地拿著遙控器胡亂轉檯,心想:我如此熱愛運動、節制飲食,為什麼心臟還會有問題?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想著想著,轉到舊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一個中年男子正對著護士哭訴,我有旺盛的鬥志、強壯的體魄,為什麼上帝偏偏給我ㄧ個虛弱的心臟? 天哪!上帝為什麼要如此刺激我? 確定病情後,立刻停止每天十公里的功課,改為隨性快走。但「默菲定律」果然發生,ㄧ個星期後,膝蓋嚴重疼痛,幾乎無法上下樓梯,醫師診斷是肌腱炎,開了兩星期的藥,快走也得暫停改為散步。 上網搜尋了許多「竇房結病變」及「心臟節律器」資料,竇房結相當於心臟的配電盤,定時放電刺激心臟跳動。竇房結如果功能退化不能正常配電,心臟就會跳動過慢並暫停。節律器植於心臟左上方,以導管聯結右心房及右心室,當竇房結應放出電氣訊號而未放出時,就由節律器代勞。節律器每七到八年需要換一次電池,換言之,以後不但終生要依賴機器維持正常心跳,每隔幾年還要接受一次手術。 要坦然接受熱歡運動、仍充滿追求自我實現熱情的我,竟然成為「殘障」人士的命運,並不容易。我不斷問自己,我做錯了什麼?我也與醫師討論,為什麼我的竇房結會產生病變?醫生總是回答:老化。 我老了嗎? 運動與節制飲食不是可以延緩老化嗎? 不斷整理思緒,想起過去讀過一本書,木馬文化出版的「老得很健康」,重新翻閱,有了新的體會。老化由三項因素控制:遺傳、環境與生活習慣,三項完美組合才能造就長壽。單有無毒的環境與良好的生活習慣,基因如有缺陷,仍無法健康長壽。 事情總是可以有兩個思考角度,抱怨「為什麼是我」是一個角度,把節律器看成「心臟的眼鏡」是另一種角度。既然人的健康與壽命有三分之一因素由「天註定」,只有坦然接受了。 抱著輕鬆的心情,7/22住進醫院,一位護士看到我躺在病床看書,毫無病容,脫口而出:「你好像來渡假喔。」7/23接受移植,7/25就出院了。 (心臟節律器:長寬各4.7cm,置於心臟左上方,以兩條導線聯結右心房與右心室)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