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奇萊東稜_caco
2007/04/26 00:47:47瀏覽534|回應0|推薦0

http://mify.com/TaiwanMountain/chilaieast1.asp

一.活動日期 : 2004/09/25-28 ( 4天4夜 )

二.參加成員 : Caco / Sefong

三.隨行紀錄 : Caco

四.攀登百岳 : 奇萊北峰 ( 3607M ) / 盤石山 ( 3106M ) / 立霧主山 ( 3069M ) 共計 3座

五.預計行程 : 四天四夜

N1 : 9/24(五) 台北 > 新竹 > 埔里 > 奇萊登山口 ( C1 )
D1 : 9/25(六) C1 > 成功山屋 > 奇萊北峰 > 月形池 > 盤石山西峰下黑水塘營地 ( C2 )
D2 : 9/26(日) C2 > 盤石山 > 鐵斷一二三 >太魯閣北鞍營地 ( C3 ) > 太魯閣大山 > ( C2 )
D3 : 9/27(一) C3 > 平安池 > 大理石營地 > 立霧主山 >三叉營地 > 12K工寮 ( C4 )
D4 : 9/28(二) C4 > 9K工寮 > 0K工寮 > 研海林道下線3.8K索道 >吊橋 > 岳王亭

六.實際行程 : 四天四夜

N1 : 9/24(五) 台北 > 新竹 > 埔里 > 奇萊登山口 ( C1 )
D1 : 9/25(六) C1 > 成功山屋 > 奇萊北峰 > 月形池 > 盤石山西峰 > 盤石中峰前路左營地 ( C2 )
D2 : 9/26(日) C2 > 盤石山中峰下水池營地 > 磐石山 > 鐵斷一二三 > 太魯閣北鞍營地 ( C3 )
D3 : 9/27(一) C3 > 平安池 > 大理石營地 > 立霧主山 > 三叉營地 ( C4 )
D4 : 9/28(二) C4 > 12K工寮 > 9K工寮 > 研海林道下線3.8K索道 > 林道盡頭索道 > 岳王亭

七.行程記錄 :

Night 1 : 09/24(五) 駕駛Ivan / 副駕駛Irene / 交通車輛Ford Escape

19:00 台北出發,原本大家以為北一高會大塞車,所以希望改從北二高上,結果沒想到在新莊思源路和中和交流道上塞車,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正當自己非常著急的時候,Irene居然在這個時候還趁機跑去技嘉找Sandy討月餅,差點沒暈倒在技嘉門口,還好大家和Sandy哈啦兩句,並接受完她的祝福之後便一路直上新店交流道。另外、報告大家一件喜事,就是Sandy懷孕了,曾經一起和她爬過山的伙伴們,請別吝嗇送上你的祝福喔...

20:45 上了高速公路之後,由於大家都還沒吃飯,所以就選擇在北二高關西休息站用晚餐,休息站內沒有啥好吃,我只點了一碗拉麵,Sefong吃了一支雞腿,Irene和Ivan則是買到了店家打烊前的最後兩碗拉麵。後來離該休息站之後我和Sefong因為擔心睡眠不足,所以就開始先在車內補眠...

23:50 抵達清境的7-11準備買隔天的早餐御飯糰,結果準備付款結帳的時候,小姐說 : 現在已經過24:00御飯糰剛好過期,所以不能賣給我們,這可怎麼辦呢? 這麼好的店家當然不能強人所難,更何況上頭還有一家萊爾富,所以只好就轉移陣地,沒想到萊爾富也賣完了,還好剛剛有看到7-11的補給車到貨,就麻煩Sefong再下去買上來...,等Ivan抽完兩根煙後,才又繼續邁向奇萊登山口。

02:00 抵達奇萊登山口,已經有幾支登山隊伍紮營了。另外、合歡山上滿天星斗十分的壯觀,是我個人認為台灣觀星的最佳地點,不過由於當天夜晚的溫度大約只在4、5度左右,自己受不了嚴寒的侵襲便趕緊匆匆的躲進帳篷內睡覺去了。大約在凌晨3、4點的時候陸續還有中華山岳協會和竹科園區登山社的登山隊伍抵達...此行Ivan和Irene則在成功堡第三次遇見去年爬南湖大山時,才剛認識當時參與台灣全記錄嚮導工作的梁俊銘大哥和金大哥隊伍。不過聽Irene說梁大哥自從上回在合歡東峰上不小心摔斷小腿之後,現在已經不能背負太多東西了...


Day 1 : 09/25(六) 太陽公公 = 神奇的力量

05:30 起床整理裝備吃早餐拍拍照,並找尋Wendy五天五夜兩男一女的 3人小隊,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天行程中我們有可能會走在一起,先打聲招呼,希望往後如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彼此照應一下...

06:30 沒想到大家這麼一混居然又拖到了06:30才出發,由於我們第一天的行程較為緊湊加上兩人隊伍較好配速,因此從登山口到黑水塘山屋便陸續超越竹科園區登山社、中華山岳協會和城市綠洲等隊伍...

07:45 抵達黑水塘山屋休息10分鐘,隨後城市綠洲和竹科園區登山社的隊伍也陸續抵達,大家在打完招呼之後,才知道各自的來歷和計劃行走的路線,竹科園區是由謝錦輝兄帶領,預訂走奇萊北壁下屏風山的樣子。此行奇萊東稜,我們參考的兩份行程記錄中,其中記錄最完整的一份資料,便是Download謝兄在Keepon上的檔案,也還好有攜帶這份記錄,才得以讓我們最後順利完成此行。最後當我和Sefong要先行離開黑水塘山屋的時候,謝兄還不忘提醒Sefong要我們最後一晚,一定要趕到12K工寮住宿,因為不管從那一份記錄上來看,我們都知道最後一天的研海林道將會是此行最大的挑戰。

08:35 抵成功山屋,遇一山友哈啦兩句之後續行。

09:24 5.5K休息平台。

09:30 另外追過一3人小隊的其中兩人。

09:40 抵達奇萊主北三叉路,取左往奇萊北峰,右直行奇萊山屋0.95K,拍照休息。

11:00 登上稜線三叉路,休息拍照。

11:30 北峰鞍部附近用午餐

12:45 登頂奇萊北峰 ( 3607M ),18歲那年第一次參加學校登山社暑假大山活動─奇萊東稜,在浩子學長、Rambo學長、水母學長、伊萍學姐、靜宜學姐、旺旺、東東和當時社長郭文雄的帶領下,與同班同學德勝 ( Joseph ) 一起踏上奇萊北峰成為個人首座百岳之後,往後16年來從未再有任何機會如此的接近過奇萊山區。除了今年端午節那次重感冒帶隊走到奇萊山屋之後,又遇到颱風撤退外,奇萊山區在我心裏似乎一直有種既熟悉卻又陌生的感覺,畢竟那第一次登上北峰時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回憶了。當我把首座百岳這件事情告訴在北峰山頂上相遇,從奇萊北壁登頂來自元智大學登山社的兩位同學後,他們竊笑著對我說 : 我當年一定是那裏得罪了這些學長們,不然他們不會第一次就帶我這個登山菜鳥來走奇萊東稜這條路線。當然這是一句開玩笑的話,我常在想當初要不是沒有他們帶我來走奇萊東稜,我這一生將可能沒有機會認識台灣的高山之美。為了慶祝大伙登頂,我拿出了此行的第一顆蘋果與大家分享,並趕緊打電話給還在山下努力的Ivan、Irene和Wendy告訴他們我和Sefong已經登頂的好消息,並希望Ivan和Irene不要繼續上來,因為中午過後的天氣並不穩定。由於時候不早,Sefong和我在與兩位同學彼此互道珍重之後,分別繼續邁向各自的旅程前進...

13:10 大約在3505峰附近Sefong的眼壓可能因為睡眠不足的關係突然升高而感到疼痛,還好我以前也有類似的經驗,所以每次登山都會攜帶人工淚液來潤滑眼球,我趕緊從背包把它拿出來Sefong點,果不其然過沒多久之後,Sefong便可繼續前進了。

14:00 抵月形池,看到一個很大又很漂亮的坡地,猶如武俠小說裏頭傳說的桃花源地,而月形池就在山坡下坳一塊長的像月亮形狀的小水池,池旁無平坦營地,水量並不算多,不過比起後面的幾個黑水塘的水質來看,已經算是上上之選了。不過Sefong仍認為水池上有蚊子飛舞其中,擔心不小心會把它們的幼蟲給喝進肚子裏殘害生命,因此最後我們並沒有在這裏把水源補足。

16:30 經過盤石西峰石堆的時候,我高興的告訴Sefong : 當年我住的那個五星級營地就快要到了。這裏有一個小故事,就是我第一次走奇萊東稜的時候,印象中曾經住過一個很大又很棒的草地營地,當天晚上還曾因為下大雨,而發生在山上營地被水淹超過1公尺半的意外,這件事情讓我記憶非常深刻。後來我沒經查證便一直以為它應該就是盤石西峰下黑水塘營地,所以由於我行程計劃中的C1便是在此,因此當然非得趕到不可。

16:45 看到盤石西峰下黑水塘營地,我傻眼了,這並非是我日夜期盼的五星級營地,而真的就只是一個黑水塘而已,因為天色還早,我就帶著Sefong仍不死心的往前找,希望它不久就會出現在後面的路途中,無奈後面還只是出現幾個黑水塘而已。16年前的記憶真的太模糊了,我開始懷疑當年自己是不是住在月形池,可是自己又明明清楚記得,當年第一天的晚上是緊急紮營在下奇萊北峰後的3505峰附近的路旁上,而且月形池更沒有五星級的草地,心中只好想著看能不能趕到盤石中峰下營地紮營。

17:30 盤石中峰前路左草皮營地。

17:40 即將入盤石中峰森林前,天色漸暗,這時我和Sefong的水源也所剩不多,我不敢貿然再帶Sefong繼續尋找營地,便急著想回到剛剛10分鐘前才經過的路左草皮營地,卻因而疏忽了Sefong說他好像有看到森林草坡下的水池營地。就在這短短幾分鐘的過程內,第一、讓我沒能再次有機會住在盤石中峰下這個五星級的草皮營地,第二、也因為當晚沒能補充到水源,讓我們第二天預訂登上太魯閣大山的行程計劃落空了。

18:00 紮營,水源不足不敢開伙,切了兩顆蘋果和Sefong一起果腹,沒想到第一個晚上便遇到了此行的第一個缺水危機。

[今日簡訊]

1.加油! 加油! 請一定要帶著滿滿的快樂與回憶,平安回來呦! 祝福你 ( Narcy )
2.加油! 加油! 向不可能挑戰! 祝您登頂成功! 一路順風喔! ( Cindy )
3.台北有雨,山上及人員還好嗎? ( 全哥 )
4.留言 ( 老婆 )


Day 2 : 09/26(日) 太陽公公 + 霧公

06:00 起床收拾營地、裝備打包,準備盤石中峰下水池營地取水。

06:40 營地出發。

07:00 盤石中峰森林前稜右看見矮箭竹坡下方約300公尺處為盤石中峰下草皮營地,營地上方有一乾淨水池,終於找到了我們當年紮營的五星級營地,從稜線下到營地大約需要花費20分鐘,可能是被昨晚的缺水危機給嚇到了,總覺的此處水源真的是 [ 甘純甜美 ] 。不過說真的雖然這裏的水雖然不是活水源,但水質十分清淨,可以直接生飲肯定沒問題的。後來我們在此各補足4L的用水,且用完阿華田加鮪魚土司早餐之後,才跚跚離開營地往森林稜線走上去。

08:00 上稜續行。

09:30 登上此行第二座百岳盤石山 ( 3106M ),天氣非常晴朗,我和Sefong分別幫對方拍照存證,今天為了要趕到太魯閣北鞍營地,我們沒有多做停留之後便繼續出發。

11:00 陸續通過鐵斷1、2、3。其實經過鐵斷1的時候還不知道已經到了,等到通過了鐵斷3之後才發現原來3個鐵斷皆已通過。

11:30 在過完鐵斷3後開始先用午餐,之後的路程便開始在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穿梭,且左方就是斷崖,行走時要特別小心。

13:00 開始進入傳說中上上下下的十九連峰,不是陡下就陡上。

14:00 在十九連峰的途中Sefong的眼壓又升高了,等他再點一下人工淚液。

17:45 在快要抵達北鞍營地前還會先來個大陡下,然後腰繞過一個山頭之後就可抵達太魯閣北鞍營地。我和Sefong相互握手道賀過後,便趕緊把帳篷先了搭起來,然後把各自剩下的備水倒滿所有的鍋子,戴上頭燈仔細的看圖並定位之後,開始往東南面的路標方向陡下取水,大約20分鐘即可看到從岩縫流出的小水流,仔細往水聲比較大的方向過去,水量較大一點,每個人各裝滿4L的水源之後,開始又陡上返回營地。

19:20 回到營地的時候赫然發現多了一頂帳篷和一名女子,由於天色昏暗的關係,差點沒把我嚇出一身冷汗,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居然是Wendy小姐。由於她的水源已經用盡,我們趕緊為她補足一些水份,只是我和Sefong怎麼想都沒想過,她居然可以一路從月形池直接殺到太魯閣北鞍營地,的確是一個十足的狠角色。只是當我們問起她的另外兩名隊友時,她才透露出他們兩個今天都落隊了,因為她說自己一個人不敢在樹林裏頭過夜,所以只好一路趕到這裏。另外、他們並沒有在盤石中峰下水池營地把水備足,加上今天的整條路線的耗水量比昨天更大,在沿途沒有其他水源的補給下,讓我開始為她的其他兩名隊友憂心了起來。還好今晚的月光特別明亮,月亮也圓,我想他們應該不會有事吧! 所以我和Sefong分別開始炊煮,今晚我們都吃調理包 + 白飯,但是Sefong今天可能水量攝取過多,導致有些反胃的狀況發生,第一口下嚥的時候差點沒把全部東西都吐出來。還好我的飲水裏頭一直都有添加寶礦力粉,所以並沒有這些生理上的不適現象,而且為了要減輕昨天晚餐的糧食重量和補充今天耗損的體力,我還特別加了兩包調理包下去,只是我發現我的聯X咖哩牛腩包,味道食材居然難吃到讓我無法下嚥,無論如何為了補充能量,我還是勉為其難的吞下了大約一包的份量,剩下的就留做明天早上煮稀飯吃囉! 由於今天真的走的很累,不錯的草皮營地加上今晚的水源不虞匱乏,再與Wendy互道晚安之後,便和Sefong早早於21:00以前躲進帳篷夢周公去了,然而這也是四天行程之中我睡的最安穩的一個夜晚。

[今日簡訊]

1.颱風目前在台北東北東約五百公里,每小時十五公里轉九公里往西。明天山區有雨請小心 ( 適鴻 )
2.哥、颱風要來了,請多加注意小心,若方便請回電呀! 小心 ( Irene )


Day 3 : 09/27(一) 太陽公公 + 水仙姑娘

05:30 原本預訂04:00起床05:00出發的我們,卻因為昨晚的一夜好眠給睡過頭了,還是Wendy先有動靜之後,我才警覺到大事不妙了,我們居然睡過頭了,我趕緊叫醒Sefong起來。

05:45 落隊之一的樂大哥終於趕抵北鞍營地,他的狀況並不理想,因為他說昨天他把自己剩下的水,都給了另外一位落隊的伙伴使用,所以他看起來應該是有一段時間沒有繼續補充水份而趕到這裏,我們除了趕緊為他補充水份外,並詢問最後一位伙伴的狀況,從他的口中得知,他們的那位伙伴由於狀況也不好,所以早早就已經提前紮營,他自己則因為趕路而不小心掉落山崖,還好人並無大礙,隨後並自己爬上來,並緊急在路旁以雨布搭建起一個簡單的棲身之所。我和Sefong也趕緊為他送上一碗稀飯以補充體力,我想昨天晚上他應該也沒進食吧。接著Wendy和樂大哥準備下去取水,我和Sefong也不敢再多擔擱時間了,在互道珍重之後,他們去取水,我們則趕緊收拾裝備準備繼續今天已經Delay的行程了。

06:30 出發,一開始又是茂密的箭竹林且叉路很多,一不小心便會走錯,想起來真的覺得奇萊東稜真的是一條超爛的路線,自磐石山過後沿途不是濃密的箭竹,不然就是倒木橫陳,還有斷崖峭壁和永無止境的大小山頭,到了研海林道還有更極品的芒草、咬人貓,而且銜接研海林道上下線的路途,還得通過危險的崩璧地形、搖搖欲墜的危橋和步步驚魂的危險棧道,最後在抵達林道盡頭時,還得陡下約2個小時的下坡路,並要隨時提防受到虎頭蜂的攻擊。真不知道,怎麼會有人想來走這條路線呢? 更慘的是有人首次高山健行便是行走在奇萊東稜上,日後居然還會如痴如醉的愛上台灣高山,看來這個人應該要去醫院檢查檢查一下了。不過話也不能這麼說,畢竟我第一次和山社學長們走奇萊東稜的時候,我們是從嵐山鐵道坐碰碰車經嵐山工作站,再轉搭運木材的索道流籠直接下到秀林鄉水源村的,那次的回憶可是比從研海林道出去要好太多了,只是如今此一路線早就已經荒廢十幾年了。

09:30 抵達平安池休息拍照,當年我們也曾在此拍過合照。只是現在平安池的景物依舊,此行的人事卻已經不同了。

13:15 終於踏上傳說中的大理石營地 ( 廣寒宮 ),雖然從平安池到這裏路跡明顯好走,不過最後一段將近 1個多小時的陡坡,卻也讓我吃足了苦頭。我們在此煮了一鍋熱水,我泡了一杯美祿並吃餅干充饑,再與Sefong分享我的最後一顆蘋果後,就準備開始攀越大岩塊直接登上立霧主山去了。

13:50 從大理石營地續行。

14:20 終於登山我們此行的最後一座百岳立霧主山 ( 3069M ) ,由於奇萊東稜的整條稜脈的高點,幾乎都可以接受到中華電信的訊號,所以在登頂之後,為了不讓老婆擔心,趁著休息的時間趕緊再打通電話給老婆大人報平安,並告訴她我們明天就要下山了。不過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要下立霧主山由於部份路段陡峭難行,且亦會經過幾處斷崖,所以走起來更是要特別小心謹慎才是。

15:20 經過乾水池營地,路左下方約 5公尺,是個避風紮營的好地方,由於趕時間我們並沒有下去多做了解。

17:20 終於趕抵三叉營地,此營地說穿了只是在箭竹林裏頭的兩塊小空地,不過這時的Sefong卻已經累攤在營地上休息了,並拿出他唯一的一罐鳳梨罐頭與我分享。不過按照既定的行程計劃,我們必須還得趕大約 2個多小時的路到研海林道12K工寮宿營才是,否則明天將沒有足夠的時間走完研海林道下到岳王亭,所以我不斷的催促著Sefong要儘快上路才行。但是Sefong看起來似乎還是慢吞吞的,老實說 : 當時我的內心開始有些不耐,經過了一番的折騰並戴上頭燈之後,在18:00總算是可以啟程了。只是此時天色已經開始昏暗,更慘的是就在我們越過一小段箭竹林沒多久之後,天空忽然開始下起雨來且濃霧四起,我們兩的LED燈根本找不到下切的路標在那裏,加上曾經看過山友提及有發生過在此地找不到下12K工寮的路,而且記錄上寫著路標會漸少,所以那時心中更是感到慌亂。最後考慮到天雨濕滑和濃霧昏暗,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決定先拉回去三叉營地紮營再說了。就在我和Sefong把帳篷搭建起來之後,雨勢卻逐漸緩和了下來。我們兩個分別煮麵當晚餐吃,可是就在煮完麵之後,各自的存水也都分別只剩下600cc左右。當晚Sefong真的是累了,躺下去不久便呼呼大睡好幾回合,而我卻失眠了,腦袋瓜裏想的都是要如何突破眼前的困境,把帶來的兩份記錄重覆看了好幾遍,甚至還逐字推敲,希望能看出個所以然。最後想到兒子、女兒的時候,更是堅定我要突破困境的決心;不過當我又看兩篇記錄上同時都有寫到,此行最困難的研海林道才在後頭的時候,不免信心又被打擊到了谷底。就這樣翻來覆去想了又想,一直拖到了凌晨一點多都還無法入眠...

[今日簡訊]

1.Caco我是Bill你們到目前為止還好吧! 台北天氣還不是陰陰涼涼的,不知你們那兒天氣如何? 期待你們下山,加油了! ( Bill )
2.颱風轉向了,中秋節北部也有機會看道月亮了,加油! ( 全哥 )


Day 4 : 09/28(二) 月亮婆婆 + 太陽公公 + 愛的力量

01:30 最後Sefong可能被我吵醒也睡不著,而且他也覺得自己好像有點發燒,所以跟我要了一顆普拿疼解熱。隨後我出去看看外頭的天氣狀況發現雨停了、霧散了、月亮出來了。因此我和Sefong決定今夜就要殺出重圍,時間選定03:00出發,一來這個時間走到12K工寮的時候,剛好可以和我們今天預定出發的時間銜接上,再者這個時間只要再過兩個小時天色就會慢慢變亮,不用整夜在山路上打轉比較安全。

02:00 開始慢慢整理裝備收拾營地。

03:00 準時出發,還是要先經過一小段的箭竹,結果就會遇到一棵巨大倒木,而我們昨晚就是在這裏找不到路標的,同樣的一開始我們還是找不到方向,後來這次我決定越過巨木沿著稜右過去 ( 不能從巨木底下直接下切 ),就陸續發現了一兩條路標,但隨後又看不到路了,還好Sefong又在稜上找到兩條重要的路標之後,接下來的路跡就明顯許多了。不過雖然如此,但是由於天色昏暗,途中依然發生過一次時間比較長和幾次時間較短的找路狀況,但終究都被我們兩個一一給克服了。隨著天色漸漸變亮,我們離12K工寮亦越來越接近了,可是相對的剩餘的水量亦剩下不到幾口可以喝,更糟糕的是我在這個時候居然還給它掉了一只 1L的山貓水壺,還好最後終究還是在05:45的時候下到了12K工寮。

05:45 在12工寮附近沒有活水源,只有在12K到9K途中的幾個岩壁有山泉流出來,但因為昨晚下雨12K工寮外的三個水桶都裝滿了雨水,雖然水桶上面昆蟲雜草點綴其中,可是為了解渴和保險起見,我和Sefong還是先喝了幾口並把所有的水袋和水壺裝滿,直到我們往9K工寮途中走沒多久遇到路旁第一個山壁活水源時,才把原本填裝好的雨水全部換掉...

07:25 抵達 9K工寮,從12K開始這一路上都鑽行在林道上長的比人還高的芒草堆中。

09:30 在抵達6K附近有條捷徑可以直接下切到1.8K,我們在下切的捷徑途中上稍作休息。

10:08 抵達0K工寮休息吃早午餐,接下來我大約向Sefong提了一下後續的路況,說明即將進入研海林道中最危險的一段。結果在此同時我也發現了我的DV已經受潮而無法繼續拍攝了。我們在10:30左右的時候續行...

11:00 一開始出發後就會遇到幾個有架繩的小崩壁,不過只要小心都還算不難通過。然而就在一個大崩壁前,路徑需轉左上坡高繞往大崩壁過去的時候,我居然給Miss掉了,更慘的是.我竟然看錯行程記錄中一段有關 [ 時而下切、時而腰繞 ] 的文字,以為路應該就是在此時而下切、時而腰繞過去大崩壁,結果我和Sefong就一直不斷在這裏的芒草堆中尋找路徑,Sefong還因此差點就在這裏滑落下去,我馬上用手杖擋了他一下,結果瞬間就斷成了兩截。由於之前應該也有人在此迷路,所以我看到其實路跡非常的雜亂,所以我就先叫Sefong在此等我,我自己先下切找路,但我發現下面根本沒有路徑,而且這一路滑下去竟然就是百餘公尺高的深谷了,況且我背上還背著一顆大背包,我馬上發現不對,拼了命似的不斷往上爬上來,結果就被滿地的芒草和咬人貓,割傷和刺傷整整的兩隻手掌。我大聲呼喚Sefong要趕緊上來重新回到原路上,但是卻一直聽不到他的回應,我以為他該不會掉下了深谷,就在我持續不斷大聲呼喊的同時,終於聽到了他的回應。我趕緊把背包卸下喝了幾口水之後,重新再把行程記錄仔細的看過一遍之後,才發覺路原來應該是要從上方高繞過去大崩壁,我叫Sefong先等我,我則往上去找路,結果沒有一會兒的時間,就發現了明顯的路徑,我趕忙回去告訴Sefong,並背上我的背包兩個人開始往正確的路徑走去。還好一場有驚無險的迷途烏龍,只是擔誤了我們一些時間和體力,最後並沒有造成意外或影響到後續的行程。

12:20 先經過危橋,其實那種危橋就像八通關古道以前用木頭釘出來的梯橋,接下來狹窄的棧道的路就在山壁邊緣,且棧道上還長滿密芒草,一邊要撥開芒草前進,一邊還要非常專注的看著前方的路,以防一不小心就會踩空而變成空中飛人了。

13:35 抵研海林道下線3.8K,這裏有殘留一座高空索道。

15:15 林道終點,左行可抵索道頭,從此地可看見下方中橫公路上的合流營地,視野不錯。

15:25 三叉路取右下山,路在樹林中陡下,由於我不會使用一隻手杖下坡,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非常的緩慢。後來Sefong把他的手杖借給我之後,速度才稍有改善。只不過從凌晨03:00就開始一路趕下山,加上昨晚沒有睡覺,中途還遭遇許多危險關卡的我,四天以來始終一直維持著的堅強的意志力和高昂的戰鬥力,可是最後居然卻在這最後1個半小時的路上幾近崩潰。沿途我不斷的咒罵這段陡下坡,為何趁著我現在最脆弱的時候來虐待我,除了懊惱之外,為了早點回家,還是得步履蹣跚的繼續走下去...

17:00 最後終於下到立霧溪支流,越過小溪後,腰繞而下約20分鐘即可看到吊橋。

17:25 過了吊橋之後,人早已攤坐在岳王亭內了...

[ 後記 ]

我們在合流露營區聯絡計程車準備到花蓮去吃扁食和挫冰,沒想到液香扁食早早便打烊了,後來只好改吃公正包子,計程車司機先載我們去公正包子附近的旅館,把背包先寄放在那裏,吃完公正包子後,再回旅館梳洗一番,從旅館出來兩人還不忘之前在研海林道約定好,一定要去一心挫冰店吃冰,因為這四天來我們兩個實在被缺水給嚇怕了。等我們坐上計程車前往火車站欲買車票的時候,才發現最近往台北的一班火車居然要等到凌晨01:00,而現在才只有11:00而已。最後我們只好兩個人投宿在火車站附近的旅館後,隔天才回到家裏...

[ 遊後感 ]

奇萊東稜在台灣的高山縱走行程中,其難度和危險應屬最高的那一級,沒有萬全的體能和經驗千萬不可輕易嘗試。

[ 特別感寫 ]

1.老婆,感謝她在我每次出外登山的時候,必需一個人辛苦的照顧兩個調皮的小孩。
2.新竹科學園區登山社謝錦輝兄的行程記錄。
3.真理大學登山社學妹Balame Lee的行程記錄。
因為你們完整詳實的活動記錄,得以讓我們順利完成本次奇萊東稜之行...

最後、當然更要感謝此行的伙伴Sefong,陪我一起辛苦完成此趟奇萊東稜之旅...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ger222cn&aid=9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