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08 02:02:50瀏覽4877|回應0|推薦6 | |
寫這段零碎的電影筆記,起因於大麻。那個天才在東區的豪宅用水耕有機栽培種大麻,庹宗康和屈中恆據說都是他的客戶云云。 大麻在台灣還是違禁品,但不少歐美國家並不把大麻當毒品,甚至還有相關產品,例如英國品牌Bodyshop就有出產含大麻成份的護手膏,Rachel上回去倫敦曾買一條給我,有股令人麻醉的淡香,這雙打稿的手有時會昏迷,可能跟這有關。 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一九六六年導的「春光乍洩」(Blow Up,放大照片的意思),是他的第一部英語片,背景是六0年代的倫敦,片中有大量攝影師、模特兒、年輕人吸大麻的鏡頭,雖然那是嬉皮年代,據說仍是在商業片中首度出現吸大麻,引起不少討論。 這部名作雖號稱商業片,但承襲了安東尼奧尼一貫複雜的辯證,主角是攝影師,鏡頭不斷在攝影師和導演的觀點中遊移,攝影師意外的拍下了一組謀殺照片,夠真實吧!可是如果沒有第二人作證,又如果最後只剩一張屍體照片,其他關聯照片全部被偷走,這個謀殺案還算不算存在?還算不算事實?最後連攝影師David Hemmings也猶疑了。 另一部片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的「凶線」(Blow Out,汽車爆胎的意思),故事是John Travolta飾演的錄音師,在蒐集貓頭鷹音效時,意外的錄下一段爆胎聲,他在剪接這段錄音時,意外發現錄下了一個謀殺的現場。 狄帕瑪早期拍的嘉莉(Carrie)、Dressed to kill都很棒,他不諱言他的驚悚片都學自希區考克,是向希區考克致敬,在類型電影裡佔有一席之地。後來拍的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也不錯,可是拍「不可能的任務2」時,就顯得老態龍鐘,很沒勁,跟不上動作片的節奏。 Blow Out 在藝術成就上,當然不足與Blow Up相提併論,除了二者片名類似,男主角的記錄工具類似,以及同時拍(錄)下了一段謀殺案外,其他皆無法類比。Blow Up在影史上一直是放在藝術電影及學院裡面討論,可是Blow Out就像希區考克自己說的,只是個「廉價的心理學(penny psychology)」。John Travolta的角色,我想狄帕瑪還是受到了安東尼奧尼的一點影響。 最後再提一部與前兩部片更加無關的電影-王家衛的「春光乍洩」,中文片名和Blow Up「春光乍洩」完全一樣,但故事一點不相干。如果以劇情論,王家衛的片名較貼切,雖然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也是以一段偷情被攝影師偷拍帶出,還是有點誤導(那個年代的中譯名都很有趣,例如Lolita的片名是「一樹梨花壓海棠」,想挑逗,又留點曖昧。) 王家衛「春光乍洩」故事是講兩個從香港到阿根廷的男同志張國榮和梁朝偉,在世界邊緣、冷酷異境的一段感情冒險。這部片拍了很久,連演員都受不了,想要回家過聖誕(可參考「攝氏零度,春光再現」紀錄片),可見王家衛的磨人,是用時間換取空間。梁朝偉那個受不了的表情,很真吧! 杜可風好幾場handheld鏡頭,拍得真好,如歷其境,像支紀錄片,說服力十足。張震的錄音機是神來之筆,最後在世界盡頭的燈塔上留言,終於讓人對王家衛服氣。 順帶一提,片中主角梁朝偉和張國榮的名字叫黎耀輝和何寶榮,要看到最後工作人員表,才知道那是兩個助理攝影的名字,王家衛跟觀眾開的小玩笑。何寶榮片中有個名句:「讓我們重頭開始吧!」可以送給天下痴情人,隨時都適用(雖然痴情的是黎耀輝)。 梁朝偉後來到台灣找張震,夜市小吃店的老闆是連碧東演的,吳念真的弟弟,前些年自殺過世,猛地出現鏡頭,教人感傷。(這部片今年剛好滿十年)
圖一:Blow Up海報,影史上最著名的性暗示鏡頭,David Hemmings拍完這個鏡頭,就立刻癱在沙發上,跟天下男人一樣。 圖二:Blow Out。John Travolta,Brian de Palma,Nancy Allen。Brian de Palma像很多導演一樣,導一部戲,就愛上一個女主角,例如楚浮。Nancy Allen就曾經是他的女人。 圖三:春光乍洩裡的張國榮和梁朝偉。多漂亮的兩張臉。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