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3 19:46:10瀏覽1060|回應0|推薦6 | |
到底是先看原著好,還是先看電影好?一直是我的困擾。看書通常唾手可得,看電影得找時間,所以常常是先看書,再看電影,但已先知故事結構和結局,總會少了看電影最後驚奇的趣味。 但先看書有個最大好處,就是在看電影的時候,可以看出導演有沒有拍出原著的精神,甚至超越閱讀的樂趣。 昨天終於看了「為愛朗讀」(The Reader)電影,書是在電影上映前早就看了,大陸簡體版譯名是「朗讀者」,頗有魯迅直譯、硬譯的傳統,台灣的譯名「為愛朗讀」多了唯美想像的味道。 作者Bernhard Schlink本身是法學者、法官,最近兩本著作「為愛朗讀」和「回歸」都是以納粹反省為主題,但著作摻揉自尊與自卑、主動與被動、情慾與愛慾、知識與無知、正義與懦弱諸多命題,不僅對比鮮明,而且反覆論辯,不僅情節環環相扣,更包含豐富的哲學思考,一氣呵成,順著故事情節入林,不停地穿梭迷途,等出了森林,還教人低迴不已。 拍故事的情節容易,但要深及複雜的法學辯論、人性掙扎,就很困難。小說中,麥可為了應不應該挺身而出作證、到最後沒有挺身而出,掙扎矛盾不已,最後是透過與身兼哲學教授的父親一番對談,才獲得解答(或解脫)。但這段精彩的對話,在電影中換成和法律系教授的簡短對答,遠不及小說精彩。 改編劇本向來就要負擔這種風險,如何取捨,就顯現劇作家或導演改編原著的功力。這段難以用畫面表達的論辯,明顯被犧牲掉了,可是這是原著始終圍繞、揮之不去的母題,電影只剩好看的故事和情節,凱特溫絲蕾的演出也很精彩,幫她拿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可惜導演Stephen Daldry仍拍不出小說深沈的反省內蘊,這是在選定這種題材時不可避免的冒險。(或是先看原著後,先入為主的風險) 附帶一記,這電影是Anthony Minghella(英倫情人、天才雷普),Sydney Pollack(遠離非洲、雙面翻譯)製作,兩個都是我崇拜的大導演,這部片子還沒拍完,兩位製片人就先後過世,影片最後特別打出字幕致意。 另一個小發現,片中演Rose Mather老太太的演員,叫Lena Olin,在Philip Kaufman的「布拉格的春天」中演Sabina,和茱麗葉畢諾許演對手戲,很喜歡這位演員。在「為愛朗讀」裡扮老妝,如果沒仔細看演員表,根本認不出來。 寫太長了,本來想再寫從「Q&A」改編的「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覺得Danny Boyle拍得比原著緊湊好看,剛好跟「為愛朗讀」相反,留著以後再說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