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9 14:02:59瀏覽772|回應1|推薦45 | |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 1500 公尺 高山上的司馬庫斯,在 1995 年對外道路未開通之前,一直都是個神秘的名字、美麗的傳說。因為高海拔地處偏遠,它是全台灣最晚通電的地方,部落一直到 1979 年才有電力供應。住在這裡的泰雅族人自詡這裡是最接近「上帝的部落」。 工研院在 2008 年為響應「世界地球日」的活動,並將節能燈具作更有效能運用,選上馬司庫斯為標的,想經由改善部落裡照明設施的示範,傳遞為地球作環保的概念;同時也將整個過程以紀錄片方式拍攝下來。 紀錄片一開始以頭目「生火」的畫面,帶出傳統「光源」取得的簡陋和不便(為對照後來科技燈具的介入及改變,預埋伏筆),鏡頭慢慢挪移至美麗山巒間露臉的太陽,背景以交響樂舖陳出漸闊漸遠的視野,很有營造「光」帶來希望的氛圍。 部落裡原先的電力因為分享而變不足,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可以看出部落裡的人寬厚慷慨的胸襟、純樸的天性,不會有人因為想獨占穩定電源而藏私。我不免想到,也許正因為「共享」,部落才能一直存續。 工研院的介入,造成了部落的「照明革命」,他們將原來的 T9 燈管換成 T5 燈管,為節能作最好的調整。像教堂的照明更換,利用「打背光」的方式,不但達到減燈節能,更重要的是這其中還有設計概念,處處流露創意的溫暖和慧黠。 工研院的 AC LED 技術獨步全球,可說是燈具的大改革。利用 AC LED 更具效率、功率更好,比省電燈泡用的電更省。之前昂貴的電費對族人來說,亦是沈重的負擔。用了 AC LED 燈後,部落的電費減了 1/3 。不過若整個部落處處可見高科技燈具,會不會和我們所想像的「純樸」部落有衝突?聰明的頭目堅持保有「原」味,於是一盞盞手工藝製的編織燈罩,將「太過文明」的燈具遮住,不損及部落原有的特色。文明和傳統在此找到了最好的互補點。尤其是工研院在置放照明燈具時,仍考慮到與部落「地景」相容問題,不至粗暴突兀地牽設難看的電線,這是科技人深厚的人文情感和關懷。 是不是為了要保住傳統文化,而堅持不前進不改變,並犧牲族人生活的便利性?科技介入傳統,不必要一定要全然摧毀舊的東西。燈具的變革,意外推動司馬庫斯「綠建築」的概念。而同時到部落旅遊的人,也直接接觸到「節能」的成功實例,「善待地球珍惜能源」的概念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般,四處飛揚,輕輕飄落到每個人的心裡。 觀光民宿目前是部落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用電的穩定性似乎也成為重要議題。 我記得 2 年前到長灘島旅行時,住過在山崖邊的旅館,當時也遇到島上跳電和洗澡沒有熱水的情況,旅館的服務人員說:這是島上發展觀光最致命的要害。不過,在島上跳電熄燈的同時,竟意外看見了傍海的長灘島如銀河般美麗的星空。就像部落的導覽人員說的,減少了光害,看見了星光。 因為節能、減光的過程,也讓司馬庫斯族人,重新思考利用大自然的光源,更能回歸部落人的心性。和大自然協調共處,本來就是原住民生活智慧的精髓。 司馬庫斯因為巨木群的發現,開啟了觀光的資源。不過,引進觀光,也改變了部落原有的風貌,自從開闢車子可長驅直入的馬路後,司馬庫斯的神秘性相對降低了。在國家法令主張生態保育、野生動物限禁捕獵的衝突下,發展觀光似乎是原住民部落生存的「便道」,但族人相對地須接受被窺探的困擾,犧牲生活平靜的步調,這中間的得失很難取捨吧! 美麗的司馬庫斯面對商業化步步進逼,如何不媚俗,延續祖靈的精神和承傳原民文化,是另一值得關注的議題。片尾時頭目與部落裡第一個返鄉教書的碩士生,循著祖先走過的路一同走回巨木群的森林,耆老與年輕人兩代在檜木林的庇蔭下,共同聆聽了大自然的密語,文化與物種互競的衝突,似乎在此看到了平衡而美好的交疊。 延伸閱讀:工研院連結紀錄片網址 : http://www.itri.org.tw/chi/video/wise-list.asp?RootNodeId=060&NodeId=066&year=&NewsId=397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