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2 04:08:09瀏覽863|回應3|推薦41 | |
新近在TVBS頻道看到了工研院所製作的2010技錄台灣「跟著智慧去旅行」系列紀錄片,短短的幾個不同的小故事,卻啟發頗深,其中一部「布農部落的黑金傳奇」,影片主題雖然是拍攝科技介入傳統原鄉社群,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但也點出了原住民被邊陲化與在外競爭力不足的問題。 「布農部落」農場是白光勝牧師在台東縣延平鄉,為當地原住民設立的一個自給自足的園區。設立的初衷是想改善原住民的生活,分階段從教育、文化傳承、工作機會著手,與其說它是一個休閒農場產業,它更像是個希望工程。 影片從部落劇場的表演帶入,一大群觀光客坐在折疊鐵椅上看原住民的歌舞表演,白光勝牧師的配音帶出:「回家吧,好好的回家休息吧!」「如果不是靠著基金會會員的貢獻,部落裡的年輕人都要離開家鄉…。」 大多數的原住民在教育與經濟的弱勢下,都必須離鄉背井到大城市謀生。在適應漢人社會的過程中,因為語言隔閡、自卑感、競爭力弱,幾乎都被流放到勞動底層,做板模工、卡車司機、搭鷹架工人、清潔工…;流浪的悲歌,有誰能懂?在城市中游牧,他們也流失掉了自信心。那曾經迴盪在山谷溪澗間高亢美妙的歌聲,到了城市,就成了失聲的影子。更嚴重的是這群「失語」的人,因為母語的噤聲,文化也逐漸凋零! 在部落生活的王克強,原來在南部開卡車。日夜奔馳在灰色的高速公路上,每天看著煙塵滾滾的各式車屁股和兩旁不變的風景,心靈日漸荒蕪,終於受不了,回到了原鄉,開起咖啡店;他說:「我以前會喝酒,如果沒有回來,可能會死在外面吧。」於是流落在外的原住民,一一溯溪回流,只有在自己的家鄉,歌聲就不再嗄啞悲涼,有了家,有了工作,就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前進的力量。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信念,白光勝牧師有了想為族人在原鄉「找生路」的夢想,為了夢想他找上工研院。因為因緣際會曾在日本看到竹子可變身成「有用的竹炭」,白牧師也想就地取材,讓家鄉富饒的大片竹林變黑金─竹炭,幫族人改善生活。 竹炭是這幾年漸夯的商品,可除溼、淨水、煮飯,而從有機到無機,竹子在炭化的過程須要高溫窯燒,須要時間等待。同樣的,原住民要走出弱勢文化的困境,也須要長時間教育文化、經濟的投注及台灣社會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尊重。政府雖然對原住民有不少的優惠措施,但在以漢人文化為主體的社會,實際上現實職場仍存在著階級歧視。 原住民的另一個問題,很大的部分在於「貧窮」。因為貧窮而成了弱勢,也因為弱勢而變得更貧窮,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影片想闡述一個重點:科學可以創造產業生機解救貧窮,工研院的研發團隊「點竹成金」,他們教導布農族人從蓋竹窯到燒竹炭,將他們的智慧應用在改善人的環境和生活上,這是多麼棒的布施,我們看到了「知識就是力量」的實例,而且是給他魚竿,不是給他魚。 物質的貧窮可能在人生路上多加橫逆阻隔,但仍有機會突圍,知識的貧窮就可能讓人陷入無處攀爬的困境。部落 20 多年來培育了百來位孩子上大學,我們從其中看到了曙光,脫貧只是開始,人的價值和自信的提升,才是最具意義的。 如果布農燒竹炭的技術,連日本人都趕不上,那麼布農的「獨門技術」看來就更有可為。問題是政府會出力扶植嗎?恐怕還是得自力救濟,如何產銷?變成長紅商品,所謂的創意產業、知識經濟就是這項產業末端能否成功的關鍵。 影片拍攝以圍繞著在部落裡生活的工作人員為主軸,他們共同的心聲都點出:在大城市適應不良。我們看到了他們在安頓身心之餘,也想為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影片從開始到最後都以原住民的歌舞串聯,一起工作一起歡笑一起流汗,他們是一群互相取暖的人,也是一個互助的社群,「至少有你就不寂寞」。就像練舞的老師說的:「整個舞台是我們的,不要怕」。是的,布農族人如天籟般的八部合音,早已獲得海內外樂壇的讚譽,只要勇敢向上向前,人生的舞台何嘗不是操縱在自己的手裡? 但是這樣一個自給自足的園區,也不免讓人憂心會不會自隔於社會之外,它提供的功能會不會僅是「短暫的庇護」?而參觀園區的會員,在走馬看花欣賞了他們的樣板歌舞、編織工場後,就能了解原住民文化了嗎?對於部落必須以這樣的「觀光」型態,速食式複製、呈現文化內涵,大概也是不得不的選擇,不過,能否有更具創意、延續力的作法,活化部落生機,是值得一心想建構「世紀大夢」的布農部落深思的。 真慶幸台灣社會還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有智慧也有愛心。至少還有像白光勝牧師這樣的人,像天使般張開大翅膀,照顧著族人,點燃那縈弱的火光,讓在外顛沛流離的族人,看到回家的方向。 延伸閱讀:工研院技錄台灣影片http://www.itri.org.tw/chi/video/wise-list.asp?RootNodeId=060&NodeId=066&year=&NewsId=397)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