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1/04 08:23:15瀏覽378|回應0|推薦2 | |
上學時後,常到巷弄口的麵攤吃上陽春麵加滷蛋,當做上補習班前的糧食補充品,真是清湯掛麵,台灣的陽春麵喜歡用寬麵,應該是受到外省北方人的影響,大陸南方人還是以細麵為主.喜歡吃麵食的人,真要跑ㄧ趟蘇州,體驗蘇式陽春麵的味道和文化.
蘇式陽春麵,分為紅湯和白湯,加了醬油的紅湯偏甜,不加醬油的白湯咸鮮。一碗好的蘇式面,麵湯和面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做好了這兩樣,就算單吃清湯光面也是非常好吃的。澆頭就好比「彩頭「,豐富了這碗面的層次,也給味蕾帶來了驚喜。在自己吃過 "同德興麵館" 後,真的覺得這段話不假.《舌尖上的中國2》有介紹過它. 蘇州人叫麵還真像繞口令,這是有專門術語的,吃蘇州面的術語歸納起來,就是:硬、爛、寬、緊、拌、重、輕、免。湯的多少用「寬」和「緊」來區分,「重」和「輕」,也是說多和少的,用於面和澆頭上,「免」呢,就是不要,可以免青,免油,免交;如果對面的軟硬程度有要求,那就用「硬」和「爛」.除了最基本的這些,還有對於澆頭的要求,蓋澆、過橋和蓋底,蓋澆就是直接把澆頭放在碗裡,過橋就是是把澆頭另放一小碟,而蓋底,這是說要把澆頭放在碗底,用面蓋住。 蘇州人的那碗麵,行頭很多,學會了嗎?陸文夫先生寫的小說「美食家」有描寫蘇州人如何吃麵去,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叫「朱自冶」的破落資本家,每天不管天氣如何,都早早起來,臉不洗、牙不刷,但要穿戴整齊,叫上一輛黃包車,為的就是趕去吃一碗「朱鴻興」麵館的頭湯麵。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