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是錯的?
2019/01/18 14:32:58瀏覽994|回應2|推薦1

為什麼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是錯的?

我是覺得如果還要把政治經濟學當成嚴謹社會科學來看待,就不得不批判皮凱提,就應該以嚴謹的邏輯來看待皮凱提的理論,從錯誤的假設和前提出發必然得到錯誤的結論,如同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的一樣恩格斯批判杜林的社會主義是非科學的時候說「觀念是現實的反映一切觀念都來自經驗,都是現實的反映——正確的或歪曲的反映。」「兩類經驗:外在的、物質的經驗,以及內在的經驗——思維規律和思維形式。思維形式一部分也是通過發展繼承下來的(例如,數學公理對歐洲人來說,是不證自明的,而對布須曼人和澳大利亞黑人來說,肯定不是這樣)。」「如果我們有正確的前提,並且把思維規律正確地運用於這些前提,那末結果必定與現實相符,正如同解析幾何的演算必定與幾何作圖相符一樣,儘管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方法。但是遺憾的是,這種情形幾乎從來沒有,或者只是在非常簡單的運算中才有。

批判2 皮凱提根本不研究利潤從哪裡來的(馬克思認為利潤是生產過程中的剩餘價值,而資本只能轉移價值不可能創造新價值),一個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就應該重視細節

批判1現在皮凱提假設脫離不了新古典的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假設(錯誤的前提會得出錯誤的解決方式),根據這個不切實際的假設1.每一個生產者都是消費者、2.沒有資本家和工人階級的差別3.而且假設社會生產只有單一部門即「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而不是兩大部門然後區分資本家和勞動者的收入那就要區分成兩大部類的生產收入研究它們之間的交換關係 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I(C+V+M)的總收入和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II(C+V+M)的總收入之間的交換關係4.假設所有生產的東西都能夠賣出去而不會發生兩大部類的「比例失調」但是,讓我們更深入地看一下這個問題。一般人以為僱傭勞動是公平交換,似乎公平所要求的,應該是在雙方在平等的條件下有同樣公平的起點。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資本家不能同工人談妥,他能夠等待得起,可以靠他的資本生活。工人就不能這樣。他只能靠工資生活;因此,必須在他能夠得到工作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接受工作。工人沒有公平的起點。飢餓使他處在非常不利的地位。可是,按照資本家階級的政治經濟學來說,這正是公平的最高典範。勞動資料——原料、工廠、機器——應該歸工人自己所有!(生產資料公有制)

皮凱提從錯誤的假設出發得出要徵收「高額累進所得稅」這個結論和解決方案,卻不知道資本主義如何運作,以及他的妄想(改良主義)不可能實現

 

我並不否認R>G這是事實,但是皮凱提卻不能透過表象看本質,他不去研究原因背後的原因(如同一個物理學家看到蘋果等加速度落下不去問為什麼會這樣),即為什麼一定要有利潤? 利潤是什麼從哪裡來 ?資本怎麼可能有利潤? 還有為什麼R要大於G 資本主義是如何運動的?如果連這些基本的問題他都搞不清楚,就不可能有解決方案產生(而這些就是馬克斯主義經濟學家早理解過的),如同不理解量子力學也不會有半導體工程一樣,如果開徵高額資本利得稅,資本主義沒有利潤,資本就無法完成資本積累的循環而完成經濟成長,也就沒有投資和經濟成長,而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勞動力只能被迫依附於資本自己才能存活,那就造成更高的失業和經濟蕭條,這是資本主義到了癌症末期,社會生產關係發展到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程度才造成的。不消除僱傭勞動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不可能解決

 

什麼是社會生產關係?我拿黑奴隸資本來說

當奴隸主購買第1個奴隸的時候,他可以從奴隸身上幫他賺的錢購買第2個奴隸,那麼奴隸越努力,奴隸主賺錢越多,資本越積累就可購買第3個奴隸,那麼現在有3個奴隸幫奴隸主工作了,他會比的只有1個奴隸的狀況更容易獲得資本去購買第4個奴隸,因為他從別人身上賺錢的速度增長到4倍,現在只需要原來1/4的時間去購買第5個奴隸,奴隸努力工作導致,奴隸主的資本指數增長,奴隸的數量以指數增長到100個奴隸的時候,為什麼你還認為奴隸主是自己努力賺錢買到這100個奴隸的?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異化勞動」,奴隸越努力,奴隸主的資本越增值,就會把奴隸自己搞的越貧窮,製造更多像自己一樣的奴隸。

 

什麼叫做黑奴隸是資本?

黑奴隸就是黑色的人種,只有在奴隸資本主義制度和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下奴隸才成為資本。

在南北戰爭時一個黑奴隸的價格大約是白人勞動所得5~6年的工資,如果白人購買了黑奴他也付出勞動力,造你的邏輯哪裡有不勞而獲?不管奴隸被二次買賣轉手了多少次都不可能創造出這種權力,賦予這種權力的始終是社會制度和不平等的生產關係。資本只是純粹的社會生產關係和人玩人的權力遊戲而已。

 

什麼叫做珍妮紡紗機是資本?

這就只是一台紡織棉花用的機器而已,只有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下機器才成為資本(生產資料私有制)

 

什麼叫做房地產是資本?

只有在房地產是私有制的情況下房地產才成為虛擬資本,這就只是因為壟斷土地而取得的「絕對地租」和「城市級差地租」能夠轉移(而不是創造)別人的勞動價值而已,而購買這種剝削人的地租的成本就是房地產的虛擬價格,例如一個好地段(學區房或捷運宅)的好生活機能的土地被人壟斷,那原本社會上其他人的勞動和一切建立在土地上的基礎建設的使用權力,就要無條件被房地產私有者佔有,房東就可以取得取得房租(一種經濟地租),這種地租的剝削權力,在經過根據市場平均利潤率「資本化本益比」的虛擬化定價成為房地產虛擬資本的價格。

 

這種價格只不過是跟購買黑人奴隸的價格一樣,是建立在不平等的社會生產關係之上的

 

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說,資本本身不是一種實體,而是一種社會權力關係,是人和人之間的權力不平等

 

上個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羅賓遜夫人《劍橋資本爭論》對此有過詳細的辯論甚至嚴格數學證明,資本既不是貨幣資本也不是實物資本,那資本是什麼?資本只不過是一種存脆的人玩人的權力和不平等的生產關係

 

 

而且皮凱提的推論也有一個邏輯錯誤,雖然R>G是一個事實,這個部分是個事實可以從各國經濟數據中觀察出來,如果R長期大於G一個固定比例,那麼K/Y(資本存量和國民所得之比)應該長期指數成長,如果K/Y是收斂的等比級數的成長慢慢穩定趨近於某個極限值,R就會越來越趨近於G,因為K/Y*r=α ,但是皮凱提卻說α利潤佔總收入比重會越來越高吃掉國民所得的份額(這變數的意義近似馬克斯主義經濟學家的剩餘價值率或剝削率M/V),而平均利潤率永遠是5%,從這裡開始就有分歧了,大部分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都認為「剩餘價值率M/V」的成長速度比不上「資本有機構成C/V」的成長速度(意義近似於K/Y成長更快),因此「利潤率長期是下降的」,那麼就讓證據和事實說話,各國的工資佔GDP的比重下降速度 並沒有K/Y成長的更快 (你可以找各國官方的工資數據和GDP數據)那麼利潤率應該長期下降才是正確的
 
利潤率長期下降規律或趨勢 被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論證了超過120年的時間,你可以參考


如果想知道什麼是利潤率下降規律可以參考條連結
Tendency of the rate of profit to fall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ndency_of_the_rate_of_profit_to_fall

馬克斯主義政治經濟學家認為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的新古典經濟模型根本就是錯的

「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才是對的

例如這位中山大學教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1A6-o1nffU

如何解讀《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美國左派經濟學家 安德魯克萊曼也批判過皮凱提並出了本書

〔美〕安德魯‧克萊曼《大失敗:資本主義生產大衰退的根本原因》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reference-books/andrew-klima-2012/index.htm

馬克斯主義今天仍然是科學社會主義,他的分析是有效的

西方主流資產階級經濟學看不見的盲點太多了

例如馬克思批判「亞當斯密教條」指出少掉的固定不變資本C

例如 馬克思批判生產力三要素理論(其他生產要素 資本、土地不能創造新價值)

例如 馬克思在資本主義剛萌芽時的19世紀中最早預測7~10經濟商業週期危機的發生,比西方經濟學家朱格拉週期更早看見經濟週期

例如 馬克思的「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LTFPR」 預測了資本主義的今天發展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例如 馬克思再那個金融資本還沒發展到今天的年代已經預言股份資本和金融資本有一種特殊的運動規律

例如 新古典的主流經濟模型 索洛增長模型(Solow growth model)的前身建立再哈囉德-多馬模型(Harrod-Domar model)

馬克思的經濟增長理論模型 -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http://econ.shufe.edu.cn/kindeditor-4.1.10/attached/file/20151228/20151228004725_65728.pdf


他的前身,其實就是哈囉德多馬歪曲串改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二券發展出來的

例如 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二券 提出的比例失調理論,和兩部類增長宏觀經濟模型(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部門)

是最早的宏觀經濟學發展始祖

例如馬克思的模型比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的假設更貼近實際


這些文章是表示皮凱提認為如果資本收益率獲利潤率維持不變,
那麼資本收入比會不斷升高可能是錯的
詳細的論述再安德魯克萊曼那本經濟學書裡有說明

利潤率下降很可能才會造成資本主義的危機
造成投資 就業 消費不足

為什麼平均利潤率水平的下降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和表現形式?

馬克思認為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以長期來看,剩餘價值率的提高比不上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速度,因此資本主義的長期利潤率會有下降的趨勢和規律,但是短期來看有反作用力抵銷掉這個趨勢,經濟危機可以抵銷掉自己利潤率短期下降,資本主義就用這種方式來克服自己的矛盾

因此經濟會有7~10年週期性波動的朱格拉週期(相對生產過剩),70~80年一次的康德拉季耶夫週期(技術變革)
因為馬克思認為一切價值都是勞動力創造出來的,資本只是一種死勞動,只有活的人類勞動利才能創造新價值的存量(資本),而資本和生產資料本身只能透過勞動生產過程轉移這種死勞動存量到新產品中所以資本投入才可能創造價值,但是價值的泉源是活的人類勞動力。
勞動總產品的價值W=C不變資本+V工資+M利潤
古典經濟學家就認為勞動力得到工資、資本創造利潤、土地創造地租 但是卻不去考察資本怎麼可能創造收入 所以亞當斯密認為總收入=工資+利潤這被稱「斯密教條」
馬克思批判過固定資本消耗C誰來補償的問題,因為所有機器設備都有磨損或折舊最終還是要靠人類

利潤率=M/(C+V) = (M/V) / [ (C/V) +1 ]

M/V=剩餘價值率

C/V=資本有機構成

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代表用越少的勞動產出越多的「使用價值」

但是「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力

結果就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樣一單位商品包含的人類無差別勞動「價值」更少了

因為單位時間勞動力所能推動和生產的「使用價值」越多了

結果就是每一單位商品的價值,隨著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而降低

有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節約勞動力降低了成本會導致利潤率下降?

因為如果以個體的眼光來看只有一家廠商這樣做他的利潤率提高,但是這點是「合成繆誤」陷阱,在資本家市場競爭的情況下,其中一家採用新技術長期也會導致其他資本家跟進採用新技術而與之前相比提高成本,結果就是利潤率下降,整體來看產品以他的生產價格賣出,因為產品每單位「使用價值」不變但是包含無差別人類勞動「價值」 越來越低,就越來越便宜。

所以資本主義長期提高勞動生產力,使用節約勞動力的技術,會導致商品用越來越低的售價生產出來

舉個例子電腦和手機因為摩爾定律,電晶體每格一段時間降價一次

每單位計算能力的價格是隨著摩爾定律下降就知道了

其他工業品也是一樣的只是比較緩慢的降價而已,和100年前的人比起來現在的商品是更便宜不是更貴的。

那你在看看馬克思的利潤率公式P=M/(C+V),把分子和分母同時除以V

就得到 分子是剩餘價值率M/V 分母等於資本有機構成C/V+1

P=(M/V)/[ C/V +1]

但是「剩餘價值率M/V」在一個社會很難長期無限提高,否則會造成社會動盪,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勞工組織

而且即使壓低了工資V提高利潤M,也會造成產品賣不出去滯銷,消費不足的危機

在生產過程即使能提高剩餘價值率,在流通過程卻無法實現剩餘價值,

因此長期來看M/V可能會保持穩定或是緩慢增加,(可以看各國「總工資/GDP」的比例觀察這一點)

與之相比「資本有機構成C/V」就會隨著資本主義的積累越來越大,(可以看各國人均資本存量/人均工資成長是不成比例的)

勞動力總「價值」和剝削到的「剩餘價值M」的成長速度比不上「不變資本價值C」的提高,

那樣利潤率就長期下降了

而主流西方經濟學可能會拿「邊際生產力遞減法則」來解釋利潤率下降

但是那是很膚淺的觀察,因為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沒有看到剝削這回事

 

美德日三國利潤率的長期趨勢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資料的美國公司名義利潤率

資產收益率的變化經通貨膨脹調整

全球資本存量和國民收入之比K/Y的變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9Wzn3RW28E

 

 
我過去的影片也反駁過這個觀點,例如玉米每年產出增長25%,但是玉米每年價格下降20%,那麼貨幣的利潤率=0%,資本家根本沒有利潤。
 
這種實物主義經濟學家,是以「現期成本利潤率」來衡量利潤率
然而實際上資本家是拿「歷史成本利潤率」來衡量真實的利潤率,

因為生產的出來並不代表賣得掉,要在流通環節實現剩餘價值,就必須賣掉產品,滯銷和相對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只要勞動力商品化和僱傭勞動制還存在,資本主義體系是為了生產剩餘價值就必然不斷發生週期性經濟危機。


▲請不要以為利潤率下降會導致利潤減少了,這是許多人會犯的邏輯錯誤事實上馬克思認為利潤率下降和利潤絕對量的增加是可以同時發生的,

舉個例子當錢滾錢躺著賺「被動收入」的資本家投資原始資本額100萬的時候利潤率20% 可以獲得20萬利潤,

當資本增值為1000萬時利潤率下降為10%可以獲得100萬利潤,

當資本額膨脹到1億這時利潤率又下降了到5%,那麼有500萬利潤絕對量,

利潤的絕對量從20萬膨脹到500萬,利潤率從20%下降到5%,

▲這個例子說明什麼?沒有因為利潤率下降剝削量就減少了

 

貧困是相對的,馬克斯在僱傭勞動與資本這本小書有介紹過,還用過小房子的增大比不上資本家宮殿的放大來比喻,不管收入水平增長多高,只要底層無產階級收入增長率低於上層就會擴大貧富差距,而相對生產過剩比如說舉個例子:大蕭條時煤礦工人女兒問父親,「爸爸,天好冷,為什麼不燒點煤?」他說:「爸爸失業了,沒錢買煤」,女兒又問「你為什麼失業?」他說:」因為老闆挖的煤太多,賣不出去。」這是多麼荒繆矛盾的景象,消費不起煤原因不是煤碳太少了,而是煤太多了,這就是相對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特有的現象,這種過剩不是絕對的過剩,不是因為人們不需要媒的消費使用價值,而是因為媒不能夠讓資本家生產更多剩餘價值了,因為商品價值在流通環節發生斷裂,導致經濟危機,所謂相對貧困就是即使底層人民收入在增長但是增長率比不上上層階級,而這個差異會以指數型態擴大,就像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觀察到一個現象200多年來長期資本收益率R>G經濟成長率,除了二戰少數年份這個規律一值是這樣,造成資本/收入比值的增加(這結論近似於資本有機構成增加而導致利潤率下降),因此貧富差距無論如何都會指數增長的形式擴大,因為(總資本/國民所得)*利潤率=利潤佔總收入的比重,但皮凱提並不知道資本主義的分配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決定的,資本家剩餘價值生產決定了流通的分配結構,加上凱因斯主義政策更複雜的虛擬金融資本掩蓋了短期的生產過剩,因為皮凱提不懂資本論,只是單純研究分配結構的表面現象,世界上沒有比資本論1~3券更能深入分析這一切的原因了 


無意中發現台灣網路論壇有人在討論這個規律和以下現象因果分析
工資降低才是經濟規律因為你是商品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586857&p=1
台灣十等分月平均薪資你在第幾等?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5606677&p=1
在深圳可以有多窮?《三和人材市場》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5688390&p=1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noalove486&aid=124145321

 回應文章

驀然回首 (新納粹的認知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知格主 用的是新版還是舊版?舊版比較容易用文字解釋。
2019/01/29 14:18

請先點入 右上角的管理中心,打開以後,在左邊 管理中心 的欄目裡,

第三位「部落格設定」 點進去,裡面有各種設定,也許在「文章創作」項目裡,你沒有開放 回應

大一統理論(rinoalove486) 於 2019-02-01 06:10 回覆:
感謝已經可以了

大一統理論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1/28 19:42
為什麼我的文章沒辦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