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Prime Rib
2005/09/17 11:45:48瀏覽4034|回應3|推薦13

在美國旅行,吃牛排的機會大增。因為三明治、漢堡之流的食物,澱粉太多,吃起來乾巴巴的,不符合Ringo的肉食主義與湯頭主義;且「三堡」動輒也是要好幾塊美金,是台灣數倍,相較起來只貴個兩倍、卻好吃無數倍的牛排,便成首選。

吃牛排,除了前菜、配菜、佐醬、佐酒之外,最重要卻常被忽略的,就是牛排本身的熟度。

在台灣點牛排,「請問您要幾分熟?」通常是問心安的,即使點個三分熟,貼心的大廚也會自動幫你加個兩分,牛排吃久了,大家對熟度標準都失去信心,要吃到肥嫩多汁的牛排,得花點工夫尋覓餐廳。

這點在美國是不會發生的,點個「rare」,大廚就真的上塊有血的牛排,這是對火候有信心的好大廚才做得出來的。好大廚不會畏畏縮縮地多加個兩分熟,會真正尊重顧客的選擇,把肉質做最適合顧客口味的呈現,才不會糟蹋食材。

建立一致的熟度標準,讓大廚與顧客能彼此溝通,應該是台灣牛排界的當務之急吧!

在舊金山上某牛排館,菜單很簡單,就只有Prime Rib與Steak兩種,各有四個cut方式可以選擇。我點了regular cut的Prime Rib,像鄉巴老似地強調medium rare,心裡衷心期盼,能碰到一個對火候有信心的大廚。

不過一上菜時,什麼熟度之類的立刻被拋諸腦後,我倒抽一口涼氣:這哪吃得完?(見圖一,這是塊帶骨的24盎司牛排)

但切下第一塊放進口中,我就心安了。嚼勁與韌度剛好,還帶筋與肥肉,咬著咬著美國牛排特有的香甜自然出頭,與佐醬譜成完美的二重奏。一口一口有規律地吃著,毫無困難就把24盎司吃得乾乾淨淨,後來還很失態地刮大牛骨上的殘肉,活像災區難民。

以往旅行進食,一定用數位相機拍一小段電影,對食物品頭論足一番,事後也好做個紀錄。但這天我光顧著吃,數位電影中只有切、吃、嚼、點頭的饞相,然後用欲仙欲死的表情咕噥著:「真的超好吃...」

後來到Las Vegas,有天晚上餓得發慌,跑去Outback吃宵夜,也點了一塊16盎司的Prime Rib。不過一方面餓過頭了,一方面口味也差了些,剩下一口實在吃不下。(圖二)

牛排竟然還會吃不完,而且只有16盎司!引為Ringo畢生奇恥大辱。

(圖三左起:宋豪麟、楊恩若、宋佩怡,感謝他們的熱情款待!:)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ngo&aid=64340

 回應文章

西蒙波奇---孵夢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羅馬
2005/09/25 22:36
原來羅馬不素一天造成的

大報小記者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To 琉璃帳
2005/09/19 01:07

名人餐廳,我想可能要從連戰最愛的Joyce East或者馬英九最愛的永福樓開始吧...  :)


琉璃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北的吃
2005/09/18 16:26
我知道你對台北的吃也很熟悉,回來後可寫些台北的「名人」餐舘之類的,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