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移民月球
2006/12/11 15:15:39瀏覽1712|回應4|推薦18

美國航太總署 (NASA) 日前宣布,美國將在 2020 年前後重返月球。這一次,人類將不只是短暫的停留,而是打算在月球殖民,作為以後太空移民的基地。

人類向外太空移民是遲早的事,但是這個決定總要有人下。美國布希總統在歷史上恐怕很難不留下汙名,但是他重返月球的決定,不管他的動機是什麼,也必然在歷史上獲得應得的地位。

哪一天,當地球毀於人類自己的手,或者毀於小行星,或者毀於太陽的膨脹。到了那一天,再回頭來看今天的決定,就會知道這個決定有多麼的重要。(參考〈太陽的宿命與人類的未來〉)

為了重返月球,NASA 廣徵全球各界意見,訪問了一千多人,問他們為什麼人類應該重返月球。NASA 綜合大家的意見,歸納成了六個主要觀點。它們是:

  1. 人類文明
    延伸人類的生命到月球,促成未來的殖民。
  2. 科學知識
    追求科學活動,以回答關於地球、太陽系和宇宙歷史的基本問題,並了解我們在其中的地位。
  3. 探測準備
    測試技術、系統、飛行載具和探索科技,以減低未來探測火星或更遠星球的風險。
  4. 全球夥伴
    提供富挑戰、可分享與和平的活動,聯合世界各國以追求共同的目標。
  5. 經濟擴張
    擴張地球經濟的範籌,創造月球的產業活動,以利益地球的生活。.
  6. 公眾參與
    利用活潑的太空發展計畫,來激發公眾、鼓勵學生
    和培育高科技人力,以因應明日的挑戰。

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是在 1969 年,最後一次登月是 1972 年。阿姆斯壯代表人類在月球上踏出第一步的時候,我正在服兵役。當天有個豫劇團到部隊來表演,大家在操場集合,坐在小板凳上聽唱。那天的小板凳坐起來特別硬,心中焦急萬分,怎麼也坐不住。那曉得才演到一半,就突然結束了。原來部隊長自己也忍不住,就請他們停止,讓大家都回到營房裡觀看登月轉播。真是明智的決定!相信連被打斷的表演者,也很樂意接受這個突然的變化吧!

我有一個朋友說,他的父母是清末出生的人,他們對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人類踏上月球,感到非常的興奮。可一轉眼,我自己也慢慢的老了,但願我還能看到人類在月球上建立第一個基地。

下圖是荷蘭建築師 Hans-Jurgen Rombaut 設計的月球旅館。由於月球環境嚴苛,挑戰非比尋常。但因為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而且沒有風,所以可以採用比較細長、脆弱的設計。在下圖中,有兩座長達 160 公尺的建物,就是很好的例證。

為了要屏蔽內部的空間,Rombaut 設計了 50 公分厚的外牆,其中最外面兩層是月岩,最內層是玻璃板,中間包住厚達 35 公分的水,用來吸收高能量的宇宙射線,以及保持室內的室溫不變。


聯合報的報導如下:

【編譯陳世欽/報導】華盛頓郵報五日報導,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計畫讓美國太空人於 2020 年前後重返月球,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基地營,作為恢復太陽系載人探測計畫的第一步。
 
報導指出,NASA計畫 2020 年左右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基地,按目前的規畫,初期每次將有四名太空人停留一個星期,繼之逐步加長停留時間,希望能在 2024 年備妥足夠的能源動力與其他補給品,使之成為可供人員常駐的永久性基地。

這項史無前例的計畫是人類探索月球與更遙遠太空,以及太空人未來探索甚至登陸火星計畫的一環。月球基地營可充當更遙遠太空之旅的中繼站,不僅是避難所,也可以為太空人提供以月球表面下氫、氧製造的水及火箭燃料。
NASA官員拒絕透露這項計畫的總經費,不過他們指出,在國際夥伴甚至太空企業的挹注下,NASA必能取得充裕經費以執行全部計畫。人類最後一次登月成功是在 1972 年。
 
NASA副署長夏娜‧戴爾表示,該署一年來與數以百計科學家、可能的國際夥伴與太空企業界磋商有關月球的種種計畫,待解決的最迫切問題則是,計畫應植基於往來於地球與月球之間的飛行,或是先在月球設立常設基地營作為前哨站,再發展成殖民地。最後的結論是,基地營最合乎科研以及為進一步的太空探險做準備之用。

月球探險計畫負責人赫洛維茨表示:「建立月球基地將是我們重返月球,並據以籌備火星及更遙遠太空探險之旅的重點。此事非同小可,也是科學界與工程界意見完全一致的少數事例之一。」

夏娜‧戴爾表示,在專案小組接受月球基地營的構想後,基地營坐落的地點將是下一個討論重點,並以月球的南北極為主。她說:「南極的條件似乎比較溫和、安全。」月球南極幾乎終年向陽,是設置太陽能蒐集站的理想地點。這是太空人「離地生活」的先決條件。
 
赫洛維茨指出,南北極另具有科學上的不凡意義,因為「我們對月球南北極的了解程度不及火星南北極」。官員說,月球南極的周圍地區遍布可能蘊含多種揮發性氣體的坑洞,這些氣體可能具有商業用途。其中可能排名第一的資源是地球少見,可充當核能燃料成分的氦-3。

夏娜‧戴爾表示,屆時重返月球所使用的火箭與太空艙完全美製,至於NASA的可能合作對象包括歐洲太空總署、澳洲、英國、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俄羅斯、南韓和烏克蘭。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gdor&aid=582538

 回應文章

琉璃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是異形?
2006/12/14 01:13

亞雄看完〈重返月球〉之後,和我作了一些討論。他說,人類把地球搞完蛋了之後,又去搞月球。

人類移民外太空,如何看待其他星球的環境,確是個應該深思的問題。不過,NASA 似乎還沒有考慮這麼遠。

人類移民外太空,當然盡可能尋找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尤其是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問題是,如果有一個星球是適合生物生存的,那個星球幾乎必然已經有生物。人類到了那個星球之後,該如何對待這些生物呢?

我想大部份人可能都沒想到,對那些生物而言,我們可能就是「異形」呢!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莫非是
2006/12/12 18:38
為了證明當初登月不是拍出來的?

琉璃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南極溫差相對不大
2006/12/12 02:47

我沒有確實的數據,但是在月球南極,白天比黑夜長,日夜溫差則比其他地區(尤其月赤道)小。

白天比較長,是因為月球表面有弧度的關係,所以太陽可以從地平線上射過來。

可以這樣想像:畫一個圓,然後畫一條切線,這個切點就是圓的南極,那麼不管這個圓怎麼旋轉,這條切線和這個點的關係都不會改變。以月球的例子來說,就是永遠可以照到太陽。

但是月球的自轉軸和赤道有 6.67 度的傾科(南極不正好在切點上,)所以偶爾還是沒有日照。

那為什為日夜溫差不會太大呢?因為太陽永遠是斜照:既不會當頭照下,也不會完全跑到背面去。就算是夜晚,太陽也在地平線之下不遠的地方。可惜月球沒有大氣,否則入夜後天還是微亮的。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連續白天還是連續黑夜
2006/12/12 00:10

>>地球半徑6400公里,月球半徑1750公里,月球自轉一周27.3天,月球繞地球的公轉一周也是27.3天。因此月球總是以相同的一面向著地球。

NASA要在月球的南極建立基地。在南極是連續黑夜?或是連續白天?

由於月球自轉一周要27.3天,因此至少是連續13.6天的黑夜或是連續13.6天的白天?

看起來要麼熱死人,要麼冷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