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7 10:58:24瀏覽317|回應0|推薦1 | |
102學年度弱勢助學計畫補助金(年收入70萬元以下)申請公告 公告單位:生活輔導組 發表時間: 本校依據教育部100年8月1日修訂「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100學年度起實施)提供弱勢學生助學項目計有:弱勢學生助學金、生活助學金工讀(原生活學習獎助學金工讀)、急難慰助(緊急紓困助學金)、住宿申請等。 壹、弱勢學生學助金 一、助學金申請辦理時間:102年9月16日~101年10月12日止(逾期不受理) 二、申請流程: (一)線上申請系統登錄網址: 本校首頁→Portal(輸入ID及密碼)→就學補助系統→弱勢助學登錄【需登錄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已婚者加上配偶】,並列印申請表及所需資料繳交至學務處生活輔導組。 (二)繳交文件:最近三個月全家『戶籍謄本』【含本人、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已婚者加上配偶】,如不在同一戶籍,則兩戶戶籍謄本都要繳交。 (三)家庭中具國民中小學或幼稚園教師、軍人身分者,應檢附就職學校或機關開立之薪資所得證明及國稅局所得證明,以供查驗。未提供者,本項補助不予核發;已核發者,將予追繳。 (四)將上述二項文件請於10/12前交到生輔組 三、申請資格及補助範圍 針對家庭年所得70萬元、利息2萬及不動產650萬以下,具中華民國國籍並就讀本校具學籍(不含研究所在職專班),且於修業年限之學生,依其所得多寡、給予助學金,補助級距分為5級,減輕籌措學費負擔。詳細補助情形如下: (一)助學金補助金額: 申請資格(家庭年收入) 補助金額(單位:元) 第一級 30萬以下 16,500 第二級 超過30萬~40萬以下 12,500 第三級 超過40萬~50萬以下 10,000 第四級 超過50萬~60萬以下 7,500 第五級 超過60萬~70萬以下 5,000 ●本弱勢助學補助,為上學期申請,下學期依教育部查核結果印發註冊繳費單(上學期的學雜費要先繳)。 ●收入計算方式: ●家庭收入計算成員為: (1)申請學生。 (2)學生之父、母及配偶。 ※已婚學生加計配偶 ※父母離異或過世者,只計算法定監護人,其他同上。 ●收入的查核:由教育部向財稅中心,查調去年家庭全年收入。 ●申請結果:申請結果11月底左右公告於本校就學補助系統網頁,經審核符合補助資格者,將於第二學期繳費單中直接扣除補助金額。 (二)注意事項 1、申請對象: 就讀本校具正式學籍(不含研究所在職專班),於修業年限內之學生,且無下列情事之一: (1)前一學期學業成績平均未達60分以上。(新生及轉學生免採計前1學期學業成績,另論文撰寫階段學生如因前1學期未修習課程致無學業成績可採計,得以最近1學期學業成績計算。) (2)家庭年所得超過新臺幣70萬元。 (3)家庭應計列人口之存款利息所得合計超過新臺幣2萬元。(利息所得來自18%優惠存款者,得檢附相關佐證資料,由學校函報教育部專案審核認定。) (4)家庭應計列人口合計擁有不動產價值合計超過新臺幣650萬元。但下列土地或房屋之價值,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者得扣除: A. 未產生經濟效益之原住民保留地;其認定準用未產生經濟效益原住民保留地認定標準辦理。 B. 未產生經濟效益之公共設施保留地及具公用地役關係之既成道路。 C. 未產生經濟效益之非都市土地之國土保安用地、生態保護用地、古蹟保存用地及墳墓用地。 D. 祭祀公業解散後派下員由分割所得未產生經濟效益之土地。 2、補助範圍:學費、雜費、學分費、學分學雜費、學雜費基數,但不包含延長修業年限、重修及補修等就學費用。 3、學生轉學、休學、退學、遭開除學籍之助學金之核發方式: (1)學生未完成上學期學業(如休學、退學或遭開除學籍)者,不予核發;學生未完成下學期學業(如休學、退學或遭開除學籍)者,已核發之助學金不予追繳,但復學或再行入學時,該學年度已核發的助學金,不再重複核給。 (2)學生完成上學期學業後轉入新學校就學者,由轉入學校核發。 (3)學生完成上學期學業後下學期不再就學者,核發1/2補助金額。 5、該學年度實際繳納之學雜費如低於本計畫補助標準,僅得補助實際繳納數額。 6、同一教育階段所就讀之相當年級已領有助學金者,不得重複申領。(跨校相當年級重複申領者,將予追繳。) 7、申請本助學金需參加本校之服務學習,以作為下次申請之考量。 8、已申請教育部各類學雜費減免,及政府其他助學措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勞工子女發展技藝能助學金、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教人員子女教育補助、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清寒榮民子女獎助學金、台北市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等)者,不得再申請本計畫的助學金。 相關連結: 就學補助系統 https://subsidy.is.ncu.edu.tw/SubSidy/main/s_nw/s_nw02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