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效能≠經營策略"
早在當年狗吉拉唸政大企研碩士班時 (那年頭 企研所還很難考)
早在當年日本式管理打得老美滿地找牙 蔚為全世界顯學時
狗吉拉腦海裡就經常轉著這樣的論點
大家為什麼總是弄擰了要把 "經營效能=經營策略" 呢??
直到現在
商業管理雜誌 還在以此為題 大聲釐清
"經營效能≠經營策略"
早在1996年
麥可. 波特(Michael E. Porter)就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發表「策略是什麼? 」(What is Strategy?)一文
在此文當中 他提出了影響管理學界與企業界的突破性觀念
(可是狗吉拉更早在1990年念政大MBA時 就早已有此觀念
真是多謝恩師 吳思華教授 與 當時所長司徒達賢 大俠)
麥可. 波特認為 企業的主要目標是達成良好績效
而經營效能和競爭策略 都是達成優良績效的要件
但....不幸的是 兩者的思考邏輯與運作方式並不相同
經營效能≠經營策略
經營效能是指
你和競爭者做同樣的事情 但是你有辦法做得比他好
你和競爭者有同樣的目標
而你之所以超越競爭者
可能是因為你有較好的資訊系統、機器設備或管理能力
雖然經營效能必然包含效率 但並不僅限於效率
而是泛指任何能讓企業更充分利用投入要素(input)的實務做法
例如減少產品瑕疵 或更快速地開發更好的產品
1980年代
日本企業在生產技術上超越其他國家 貨品能夠大量傾銷美國
就是因為日本製的產品有較高的品質 和 較低的價格
(來自較高的生產效率 也就是較低的生產轉換成本)
改善經營效能的做法不勝枚舉:
有全面品質管理、JIT系統、標竿行銷、流程改造、
虛擬企業組織、學習型組織、變革管理……等 數都數不完
但波特接著指出 企業靠經營效能來長大 並非長久之計
你可能可以在短期內維持競爭(效率)優勢
因為大家都還在朝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前進
而當你不具備這項效率優勢時
你就會迅速落後 而跟領先群 說拜拜
換言之
單靠改善經營效能還不夠
當所有企業都在模仿彼此的
改善、提升、強化 (品質 製造週期 供應鏈關係.....)等做法時
競爭的模式會趨於一致
競爭到最後 大家都差不多 沒有所謂的贏家
這就是波特所說的「競爭合流」(competitive convergence) (或譯「競爭整合」)(現在流行語叫做紅海競爭) 也就是大家都以同樣的方法去做事
結果大家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都沒什麼差別
消費者被迫從價格上做選擇 最後通盤皆輸
那麼什麼是可長可久的競爭策略思維呢 ?
波特認為....
就是大家都朝向不同的方向上去發展
你選擇你自己的目標 你只和自己競爭
而別人選擇他們的目標 和他們自己競爭
競爭策略的核心思想
就是要創造一個別人無可取代的地位
並且懂得做取捨(trade-off)
認清並承認限制(了解何者可為 何者不可為) 選擇要跑的路線
根據自己在所屬產業的位置 量身訂做出一整套營運活動
去執行與競爭者不同的活動
或以不同的方式去執行與競爭者類似的活動
波特強調
許多經理人的盲點 就是逐漸讓經營效能思考 取代了策略思維
結果造成了「零和競賽」
產品價格逐漸持平 而後下降 再加上成本的壓力
最後就削弱了企業長期投資的能力(沒錢改變自己)
因此企業想在競爭中勝出 就非靠策略思維不可
如果你真的有競爭策略的話
那你的競爭者是誰呢?
波特的回答是:「沒有任何競爭者!!」
因為你在同業中是獨一無二的 別人的條件不同 他們學不來
波特強調
其實經營效能 和 經營策略 兩者並非互相矛盾
每家公司都應該追求生產效率 務必使產品品質優良
但是光追求效率 是爽不到兩年好光景的
狗吉拉補註 :
唯有採取策略思維 去發掘產業中的隱誨的機會
努力先一步朝差異化發展
才有可能(僅是有可能而已)設下別人所不能為的障礙
確保自己挖出的寶 能在自己手裡握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