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討論 1 市場區隔是什麼? (ver A2)
2007/09/05 16:49:49瀏覽1401|回應0|推薦0

禁止商業引用
============================
討論 1
市場區隔是什麼?

狗:
為什麼星的管理階層認為其品牌形象受損??


個案:
因為有一堆星不認為是其目標群眾的民眾進入其分店消費
而這些民眾的行為穿著舉止
未必符合星預期的高品味群眾的行為穿著舉止
因此讓高品味群眾不想再去星消費
(有損身份吧)

狗:
我們以後再討論什麼叫"高品味"
先瞭解一下
這是(三個月內)短期現象還是長期現象?

個案:
好像是一年期間的來客分析數字
越來越多穿著隨便的年輕人來消費

狗:
所以說
一堆星不認為應該來消費的民眾
一年來都在星持續消費嗎?
來客數未減反增??

而星原先認定的高品味群眾來客量
反而持續下降嗎?

個案:
數字是這樣顯示的

狗:
地區性呢?
有差異嗎?

個案:
不知,資料不夠細

狗:
好! 資料不足,我們就自己設定
如果我們假設這是一個一線都市中的普遍現象

也就是原先被星認為
應該不喜歡喝高價咖啡或喝不起的群眾
其實也喜歡喝或喝得起
星所自以為的商品單價的門檻效果沒了

那麼
星的月營業額是否有降低 或 成長較預期為低?

個案:
不知道,也許月營業額並沒有降低
只知道,星的高層認為自己的品牌形象被損壞

狗:
好,那我們就假設星的錢沒少賺
所以我們針對星的高層感覺來想想

星如果原先是要抓住A客層
星必須先做什麼

個案:
星就要懂那個A客層要什麼

不過
客層是什麼?

狗:
你有沒有發現
當你去某店買東西時
在某店裡真正付錢買東西的人
跟你不會差太多

個案:

而且會有些地方
我是不願意或不敢進去的

狗:
那些跟你差不多的人
基本上
是不是消費能力不在你之下
喜好與你也差不多

個案:

狗:
平常時
你吃飯的地方與大老闆去吃飯的地方一樣嗎?

個案:
不一樣

狗:
那妳在社會上的社會經濟地位與大老闆比較類似
還是與那些跟妳一樣地方消費的人比較類似??

個案:
後者

狗:
所以妳分的出來妳屬於那一個社經層次的消費族群囉

個案:

狗:
那妳知道什麼是客層了嗎?

個案:
知了

狗:
回到星的狀況

綜合而言
市場裡存有的某一個區隔
此一區隔裡的消費者
對星能提供出來的"好處"
有類似的需求
所以說
這群消費者對星的商品
有同質性的消費行為

讓我們觀察這堆群眾
並描述他們的外顯特徵

個案:
外顯特徵?

狗:
月年收入、年紀、穿著、話題、喜歡的商品品項、消費時間,消費單價....
等等你看得到的外在特徵

狗:
再用這些外顯特徵
來形容他們的一般特徵值

個案:
一般特徵值?

狗:
就是你常看到行銷(營銷)課本上
用來區分市場區隔的那些變數
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居住地區、家庭組成...

狗:
這些特徵值
就成為了一個客層的「代稱」
也可以說是這個區隔的「代稱」
請注意我說的是「代稱」

個案:
為什麼說"代稱"?

狗:
因為讓這群人被聚成為一組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們的一般特徵值造成的

狗註:
(一般特徵的類似,是否會促成此群體的消費行為同質化
 是另一個話題)

個案:
那是什麼讓他們成為一個區隔的?

狗:
你忘了嗎
是他們對星所提供的好處的"一致認知"

個案:
那麼很明顯的
區隔就是一群對某主題(商品)在消費心理與行為相近的人

個案:
難怪行銷上總是說些
這個"白領、無子,碩士以上"區隔
那個"家庭主婦、40歲以下、一子在學"區隔
之類的話

狗:
是的
我們說的市場區隔
就是在一個混沌不清的消費群眾市場裡
對某主題(商品)
在消費心理(為何要買) (以後會談到的"價值")
與行為上(如何去買)   (以後會談到的"價值載體")
相近的人所組成的群眾

為了要描述這群人
利用了其共同的"一般特徵值"
來做為代稱的"一個抽象的消費者區塊"
這個有代稱的區塊=區隔

狗:
那我請問
這群人的組成會不會改變?
(群裡的小李會變成由小王取代)

個案:
應該會
小李的消費心理及行為如果改變了
他就不再是這群人之一

另一方面
小王的行為如果越來越像這群人的行為
那他將成為區隔中的人

狗:
那這個客層(區隔)的消費行為特性有沒有變化

個案:
應該沒有
還是那些
對某主題(商品)相似的消費心理及行為

狗:
現在你認為區隔的定義是否會變化?

個案:
應該不會
因為區隔的本質
所代表的對某商品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不變

狗:
但是組成的人實際上會變
會進進出出的
他們的一般特徵值會一直漸變

個案:
所以
區隔的代稱可能會變化

狗:
隨著社會的環境、政治、文化、經濟與生態等營生因素的演化
具有同一種對某商品的消費心理與行為
的人群
其組成會變動

個案:
今天甲的需要,會是明天乙的需要
今天的乙就是昨日的甲
而甲呢?

狗:
隨著甲自己的演變
他的需求也改變
他對某商品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也變了
他就不再是此一區隔的人了

狗:
所以
有一種邏輯化的說法是
(事實上還有其他的邏輯説法,可用來定義區隔)

1.
區隔必然是對商品與消費行為
有針對性的
(買方便麵來自己泡著吃)

2
區隔以需求本質而言
是不變的
(需求是:自己零散購買就好,每包價位低於10元
 每週當消夜吃三~五包方便麵,喜歡重口味)

3
區隔的代稱
很可能會隨著世代變化

(十年前,此一區隔的代稱是:無固定收入、年齡15~21
 離家獨居、在學...等特徵值)

(十年後,此一區隔的代稱是:在職/未婚未離家、年齡20~28、
 固定月收入約XXXX、喜好動畫漫畫,有人際障礙....等特徵值)

狗:
在星的狀況上
我們看到什麼?

星有沒有搞清楚自己要抓的區隔(目標市場)
是以什麼樣的消費心理及行為支撐起來的??

個案:
資料中沒提
也許是......講究消費氣氛以炫耀同性/異性
品嚐咖啡高檔品質
晚上交際應酬,突顯本身財富
而去消費的心理

狗:

這些可能就是原來的那群消費者
對星的"好處"的一致認知

所以他們成了一群人、一個區隔

因此接下來
我們會討論到
星對目標市場的選擇邏輯

這牽涉到星對這個目標區隔而言
提供了什麼"好處  (價值定位)
來吸引這群人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