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21 00:00:24瀏覽357|回應0|推薦69 | |
東晉時,受到衛將軍謝安重用為參軍的桓石民,出身名將世家:他的祖父是在「蘇峻之亂」中拒降戰死的散騎常侍、宣城內史桓彝;大伯父桓溫官至大司馬,曾三度北伐並平滅成漢;二伯父桓雲承襲爵位,任江州刺史;父親桓豁任征西大將軍;四叔桓祕曾任輔國將軍、宣城內史,在大哥桓溫過世前,因與姪子們(桓溫之子桓熙、桓濟)圖謀殺害將接掌軍權的老五桓沖事敗,因先人功蔭免死而被貶為平民;五叔桓沖因武功才幹受大哥桓溫賞識而重用,官至車騎將軍。 身為桓家第三代的桓石民,在少年時便已出名,故受到謝安賞識,親上加親,迎娶了謝安的姪女(謝安兄長謝奕的二女兒、謝道韞之妹)謝道輝為妻。之後,五叔桓沖上疏向晉帝推薦姪兒桓石民都督荊、江及豫州三州共十郡的軍事,朝廷同意並任命桓石民為振武將軍,領襄城太守,戍守夏口(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縣)。 桓石民就任後,隨叔父桓沖、大哥桓石虔及前將軍劉波等一同攻打位於竟陵的前秦苻堅所屬的荊州刺史梁成等人,又隨郡太守夏侯澄之於漳口大破苻堅部將慕容垂及姜成等,累功兼領譙國內史、梁郡太守。 桓沖過世後,朝廷詔令升任桓石民為西中郎將、荊州刺史並領荊州軍事,監領叔父的職位與業務,桓石民領命後移鎮上明縣(今湖北省荊州市轄松滋市)。由於荊州一向是由譙國桓氏一族管理,而桓石民才德兼重有人望,因此到任時,百姓們夾道歡迎圍觀。在圍觀的人群中,突然有人以當地的民謠「黃曇曲」的曲子唱著: 「黃曇英,揚州大佛來上明。」 接著便是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敗北後導致前秦開始衰敗,而依附前秦的其他部族勢力也趁勢崛起。指揮有度的桓石民多次擊敗來犯眾敵、保衛晉室皇陵,累功遷任左將軍。 但約在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三四年左右,桓石民於荊州任內過世。朝廷就任命中書令王坦之的四子王忱(字元達,小字佛大)遷任建武將軍,都督荊、益、寧三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假節。 此時上明縣的百姓們才恍然大悟,當年那首「黃曇曲」,就是預告了這荊州刺史繼任者的人名,因為「黃曇英,揚州大佛來上明」當中「大佛」二字,倒過來念,正是王忱的小名「佛大」啊…… (《世說》汰侈篇注引《靈鬼志》謠征) 改編自 東晉.荀氏.《靈鬼志》/《晉書》 原文: 初,桓石民為荊州,鎮上明,民忽歌黃曇曲曰: 「黃曇英,揚州大佛來上明。」 少時,石民死,王忱為荊州。 佛大,忱小字也。 (《世說》汰侈篇注引《靈鬼志》謠征) 《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桓彝 子雲,雲弟豁,豁子石虔,虔子振,虔弟石秀、石民……(節錄) 桓彝字茂倫,譙國龍亢人,漢五更榮之九世孫也。 …… 石民,弱冠知名,衛將軍謝安引為參軍。叔父沖上疏,版督荊江豫三州之十郡軍事、振武將軍,領襄城太守,戍夏口,與石虔攻苻堅荊州刺史梁成等於竟陵。明年,又與隨郡太守夏侯澄之破苻堅將慕容垂、姜成等於漳口。復領譙國內史、梁郡太守。沖薨,詔以石民監荊州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桓氏世蒞荊土,石民兼以才望,甚為人情所仰。 初,沖遣竟陵太守趙統伐襄陽。至是,石民復遣兵助之。尋而苻堅敗於淮肥,石民遣南陽太守高茂衛山陵。時堅雖破敗,而慕容垂等復盛。石民遣將軍晏謙伐弘農,賊東中郎將慕容夔降之。始置湖陝二戍。獲關中擔幢伎,以充太樂。時苻堅子丕僭號於河北,謀襲洛陽。石民遣將軍馮該討之,臨陣斬丕,及其左僕射王孚、吏部尚書苟操等,傳首京都。而丁零翟遼(翟遼見卷九校記)復侵逼山陵,石民使河南太守馮遵討之。時乞活黃淮自稱并州刺史,與遼共攻長社,眾數千人。石民復遣南平太守郭銓、松滋太守王遐之擊淮,斬之,遼走河北。以前後功,進左將軍。卒,無子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