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街頭精神│不是抗議,只是散步!
2018/10/31 15:55:18瀏覽3737|回應2|推薦2

「所謂的英雄,就是做了他應做的事。」——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在知道結果是逮捕、毆打或凌虐的情況下,想要組織一場公眾抗爭是十分困難的。不過,多年來,抗議者已經找到一些表態的方法,甚至可以讓一切看起來都不太像是抗議。「我?一個抗議者?你一定是誤會了!」這是他們想要傳達給身著制服或便衣警員的訊息。必須承認的是,當權者仍會知道他們正在面對反政府的抗議者。畢竟,很難想像不受歡迎的當局可以受到熱情讚揚,如果這些不是出自於嘲諷,還能是什麼原因?但是,警察或維安部隊要如何分辨真正的抗議者,以及那些「名符其實」只是剛好外出、又剛好待在那裡的人?抗議者的動作可以簡單到只是吃個三明治、拍手、或是僅僅站著不動。不過有時候,簡單就是力量(Less is More)。 

被禁止的掌聲

專權獨裁的領導者們渴望掌聲、也要求掌聲。官方報紙在報導史達林(Stalin)的演講時,就不時以加了括弧的描述強調掌聲的熱烈,像是「如暴風雨般的掌聲」或「如暴風雨般、連綿不絕的掌聲」,而到了演講最後,當獨裁者的感受達到極度良好時,聽眾們基於忠誠或恐懼(抑或兩者都有),他們的掌聲也達到高峰——「就如同暴風雨般連綿不絕,而後全體歡騰、歡呼鼓掌」。

史達林執政下的俄羅斯,與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統治的伊拉克,或是今日的北韓相同,如果不夠熱情地為當權者鼓掌,可以被視為重罪而遭受懲處。在早期的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這樣的原則卻被扭轉了——抗議者為總統鼓掌,但當局卻因此囚禁了他們。當局的邏輯是具有說服力的,畢竟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總統(Alexander Lukashenko)被稱為「歐洲最後一位獨裁者」,要為他熱情鼓掌的合理理由並不多;更何況,這些熱情掌聲突然在2011年的幾個月間,幾乎以每週的頻率發生,當局相信這勢必是嘲弄總統的某種方式。為了防範這種「不忠實的偽忠誠」渲染開來,當局禁止了所有的鼓掌行為,並以「無賴罪」將持續鼓掌的民眾逮捕(當局擴大搜查此罪——其中一個因為不合法鼓掌而被逮捕的人只有一隻手臂)。即使是對總統唯唯諾諾、老是想搶先為總統「如暴風雨般鼓掌」的應聲蟲們,也必須在總統演講時安靜地端坐,以免他們的掌聲被視為反諷而遭到逮捕。

禁止鼓掌只是開始,接下來,當局禁止了所有的集會——「不論集會是採取有行動或無行動的形式」。顯然對盧卡申科而言,選擇要做些什麼,或是選擇什麼都不做,同樣都具有顛覆性。白俄羅斯自由劇團(The Belarus Free Theatre)的導演、演員、甚至觀眾們,都因為說了太多實話而反覆遭到逮捕。劇團的其中一個作品為「當代牛仔褲」(Generation Jeans)(此劇名源自於2006年的「牛仔褲革命」《Jeans Revolution》,當時牛仔褲被抗議者即興地當成旗幟)。「當代牛仔褲」的劇末總結道:「或快或慢,所有的監禁判刑都將終結,獨裁政權也是」。

 

茉莉花與大麥克

在中國,抗爭是充滿挑戰且危險的。但是,中國人民卻找到了不尋常的方式,讓他們所關注的議題能被傾聽注意。2011年, 突尼西亞爆發了和平的「茉莉花革命」(Jasmine Revolution)——這場首發起義帶動之後一系列被稱為「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的革命活動。

與以往相比,革命讓平凡公民的意見可以更大聲清楚地被聽見,也讓突尼西亞貪腐的總統不得不被迫逃離。想要向國家爭取更多自由的中國民眾,從他們在突尼西亞的所見所聞中得到啟發,對於在世界另一頭已達到非凡成就的人們,他們也希望能夠展現支持與認同。然而,於中國發起的正式抗議往往於開始前,就已經無可避免地被終結。於是,中國茉莉花革命的籌劃者取而代之地發起了一系列「散步」的活動,散步地點包含北京熱鬧繁忙的麥當勞、廣州的星巴克、或是上海的和平影都

籌劃者在他們發出的其中一則聲明中寫著:「不要吵鬧和口號,只要散步和微笑」(譯者按:原始口號可能為:「散步,不用槍,不用炮,只要每周定時到;不用喊,不用鬧,只要看到便衣笑。」)。這些活動對當權者而言,比起原先所預期的,並不算棘手,他們佈署了大量的軍裝及便衣警力,就為了因應這些安靜的散步運動。然而,當權者的困難點在於,爭取著人權的抗議者,與只是想吃個漢堡的普通民眾交相混雜著。如果要逮捕某個人,很難判斷他是否是--或者反過來說,是否不是,只是要買一杯卡布奇諾或是一個大麥克。有時候,抗議者也會故意偽裝成普通民眾。一個坐在麥當勞裡的男人說:「這是一個看到彼此的機會,就像是為未來做準備」。當局帶著令人熟悉的絕對偏執態度處理此事,他們派來清街卡車淨空活動區域、隨機痛打民眾、甚至禁止了網路搜尋詞條「茉莉花」,但這些作為也展現了當局對於非抗議的恐懼。

 

購物或是抗議?

在一整個世紀的英國殖民統治後,香港於1997年回歸中國,中國也為此提出「一國兩制」的政治口號。在那之後幾年間,香港人逐漸開始害怕,在自由的香港與壓制的內陸之間,界線將變得模糊且岌岌可危。2014年,數十萬人為了全民普選的訴求,參與了「雨傘革命」。然而,官方並不打算退讓。雨傘是用來防禦警方為了疏散抗爭群眾而使用的催淚瓦斯及胡椒水,當然也是為了擋雨。即使抗議行動已被疏散,抗爭仍以不同方式繼續。

在2014年11月,當時的香港特首梁振英(他被戲稱為689——這是他在特首任命時所得到的票數,但票數不高)呼籲民眾到旺角區購物,以支持當地的商家,並減少他們在抗議時受到的影響。為了表示接受特首的建議,抗議者們蜂湧而至,到旺角大喊著「購物」!這讓官方疲於奔命——警方要如何分辨真正的購物者和偽裝的「購物者」?

直至今日,梁振英在追求民望上仍飽受挫折。與前幾任特首相比,他的民調支持率更低,且有數倍差異。2016年,臉書回應發文的方式有了新的改革,除了「讚」,還加入了「大心」、「哇」、「嗚」、「哈」以及「怒」,這也讓梁特首面臨了更艱困的處境。他的臉書專頁打破了世界紀錄,因為在短短幾天內,他的發文湧進十萬香港人給予「怒」的回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開學文化。斯蒂夫‧克羅修《街頭精神:抗議及惡搞的力量》點擊續讀。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aid=119052704

 回應文章

上大人-殺人武器嘉年華- 航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說一邊
2018/11/01 01:07

掛著聯合電子報的牌﹐但立場很明顯。

台北總統府前的圍攔有多高多厚? 用來幹什麼的? 總統去災區要用戰車﹐世界那國領導人會這樣做的? 去殺敵嗎?

香港已是回歸中國﹐是中國的一個市﹐香港很多人就如台灣受殖民統久了﹐就會以為自己是殖國的國民。英國人統治時從沒有民選﹐官都是點派的﹐誰狗誰當。中國也未有民選﹐那為何香港一定成搞民選? 組織這活動的費用是美國的﹐想想就知了。


阿昆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0/31 17:52

先説明我是一個大陸人。

看到茉莉花那部分,本來是覺得很有意思,但是看到「派來清街卡車淨空活動區域、隨機痛打民眾」的部分之後……想問一下你是認真的嗎?

據我所知當時應該是麥當勞(還是KFC?記不清了)找借口關閉了店面,然後有一個區域謊稱路面維修所以封了起來,如此而已。

雖説也讓人咋舌,但是跟你説的差別也太大了。

請問你説的情況是否有相關的新聞報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