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味艋舺●最寬容的城市,繼續疊加的歷史
2018/06/15 10:07:35瀏覽2859|回應0|推薦3

艋舺,一個我原生家族土生土長的地方。

圖/馬可孛羅出版提供

當接到要撰寫關於艋舺故事的邀約時,我感到非常開心!於是好整以暇地沖了一壺烏龍茶,悠閒地坐了下來提起筆,準備好好地以在地人的觀點來分享我心中的艋舺,不料卻開始陷入不知從何下筆的困擾…….。究竟,我該從哪個面向、哪個角度、哪個地方開始寫起才好?根據過往經驗,周遭朋友對萬華的刻板印象多半是陌生、台北最老區、小吃很美味等平淡反應,甚至根本搞不清楚艋舺在哪裡的人也大有所在……

然而對我來說,生活在艋舺,就是一種去菜市場買菜都會遇到親戚的概念。

外公黃昆於戰後的艋舺經營「萬華鐵道運輸公司(小北百貨現址)」,媽媽出生於貴陽街的蕃薯市,畢業後在台北第三信用合作社上班;爺爺為當年松山菸廠機械修理廠鐵匠領班,爸爸則在萬華後火車站的崛江町出生,一輩子從事印刷業。猶記得小時候,每逢大年初二看著同學們大包小包跟著媽媽回鄉下過節,總讓我好生羨慕,而我卻只要走過一個「鐵枝路」就到了外公家,更不用說現在鐵路地下化後,只需要過幾個馬路就到了。相較於艋舺龍山寺一帶屬於商業經濟中心、東園(加蚋仔)一帶屬於農業中心,我所出生的崛江町則屬於輕工業區,早期台北的玻璃工廠、鐵工廠、肥皂工廠都在這一帶。所以既然艋舺著名的觀光歷史景點皆有諸多的報導及記錄,而崛江町這區許多早期閩南式的民居生活恐不會被保存下來,那不如就利用這次來寫寫崛江町巷弄裡的小吃和庶民生活吧,當做是為家鄉的地方誌作一點片段記錄。

家家戶戶家庭即工廠

在那家庭即工廠的年代,也是台灣經濟起飛輝煌騰達的時候,萬華可說是活版印刷的大本營,全盛時期全萬華有三千多家的印刷相關產業。由於家裡也是從事活版印刷業,當年還是小學生的我,往往下課寫完作業後就是充當跑腿的行程。還記得老爸總是這樣吩咐的:「剛剛不小心排版時敲壞了幾個字,妳寫完作業去後車站汕頭街『振興鑄字廠』幫我買幾個鉛字,買完鉛字順道去『聚賢紙廠』拿裁切好的紙送去大摳ㄟ (台語)那裡燙金。」而老媽總會再加一句說:「回來的時候去『素珠自助餐』買一兩樣菜回來加菜啊!」這些都是那個家庭即工廠的年代,日常對話的光景。

巷口的手挫冰

於是乎,下課寫完作業接到任務的我,就會騎上我那小鐵馬,在巷弄裡來回穿梭,完成大人的交辦事項後,我喜歡順道在雙園菜市場邊角向剉冰阿伯買兩包加了粉條、紅豆、綠豆、鳳梨的手剉冰,接著再以跑百米般的速度快手快腳地趕在冰融化前送回家。每回看著老爸用那剛印完名片還沾著油墨的手,拿著吸管吃剉冰粉條的表情,實在感到很滿足。通常這時候老爸就會開始說起他小時候阿嬤要他去巷口阿米仔雜貨舖 買五角元一碗冰的故事,說他總是邊走邊舔挫冰上的甜漿,等走到家裡時上頭的甜漿已經被他舔完了,只剩下一碗清冰。

這大約是民國八十年代的事了。

 賣冰的阿伯夫婦如今已經八十多歲了,依然每天中午十一點到十一點半間推著那攤載滿自己煮的紅豆、綠豆、粉條的攤車,從古宅洪厝走去雙園市場,五十年如一日地每天在市場的轉角賣著手挫冰,那香蕉水的味道和記憶中的一模一樣,那是我的鄉愁。(註記:冬天賣炸饅頭) 

內行人才知道的柑仔店

雙園市場在幾年前已經變身為超市了,原本菜市場裡那些小時候和媽媽去買菜會送辣椒的攤商也已經不知道搬去了何方?只知道賣雞蛋的老夫妻還有在自家門口擺起了一個小攤位,現在每當家裡麵線吃完時,我還是會習慣地走到賣雞蛋老闆家門口外面大喊:「老闆!麵線買『一結 』!」然後老闆就會在家裡裝好一袋麵線打開紗門交給我,偶爾老闆想起,就會問我說:「怎麼很久沒看到妳媽媽了?」「噢,媽媽幾年前往生了。」我熟練地回答著。

來這裡買東西我是很放心的,不只是因為有媽媽的味道,而是所有的食材老闆都先幫我們把關了。曾經一直很擔心老闆會經營不下去,哪知道農曆年前想去「交關」一下發糕,才知道老早都被熟客預訂完了,沒有先「注文」是根本買不到的。

原來,這是一家上一輩長輩間才知道的熱門小店呢。

 羅漢腳的自助餐店——素珠自助餐

柑仔店附近的自助餐店阿姨,每次我去吃飯時她就會說:「妳好像好眼熟,很久沒來了喔!」

 阿姨做了一輩子的餐館,常常聽她說身子哪裡不舒服,有時想想就會問阿姨有需要賺這個錢嗎?小孩都長大了也在國外唸書工作,何不搬去和他們一起生活享享清福?然而阿姨卻總說:「來我這裡吃飯的客人習慣了,他們大部份是『羅漢腳』,我若是不營業了,他們能去哪裡吃飯呢?」於是我一邊吃飯一邊看著阿姨用那俐落的手勢繼續幫客人夾菜包菜,那熟悉的畫面彷彿把我拉回還是小學生的我,感受那份不只是做生意,也做心意的人情味。

 活版印刷工廠

自助餐店斜對面的兩家紙廠,曾經偌大的鐵皮屋廠房如今已經變成了修車場,另一家也只剩下斑駁的紅磚牆面,默默地撐著鐵皮屋頂。其實不要小看那面挑高的紅磚牆,那可是日據時代玻璃工廠的遺跡呢。過條馬路走去振興鑄字廠,只見鐵門永遠是往下緊閉著,小時候一進到爸爸的印刷廠,那種特有的氣味和機器喀拉喀拉運轉的聲音已不復存在。想著曾是活版印刷大本營的萬華就像是風中殘燭般地零星亮著,時至今日,轉型、關閉、搬家的是多數,尚留在萬華的活版印刷廠寥寥可數,幾乎都是對這產業還懷有深厚情感的老師傅了。

 2014年大姐經過吳爸爸的介紹特別拜訪了很多還遺留在巷弄裡的印刷老師傅,看到師傅們對印刷雖然抱有濃厚的情感,卻也因為時代的汰換而充滿無奈感,她擔心活版印刷會就此消失,深感萬華的活版印刷急需要讓更多人認識與傳承。所以開始在沒有任何經費的情況下找朋友作些影像記錄,然而紀錄過程中,也找到了對印刷還有深厚情感的老師傅,如我曾就讀的育仁幼稚園隔壁的「東鑫印刷廠」洪老闆。直到2015年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我們工作室在新富市場舉辦了一日場長活動,我們便趁此機會把這些在巷弄裡作了一輩子的老師傅邀請到台前,和大家分享這門技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當洪老闆一到會場,劈頭就驚訝地問:「這麼多少年人從哪裡來的?」「不知道耶,從網路報名來的。」我開心地回說。感謝忠泰基金會,一日場長的活動非常順利,看著老師傅們在台上分享,越講越大聲、越講越起勁的模樣,我打從心底為這即將消失的產業喝彩!年輕朋友對活版刷有興趣,老師傅也開心有人開始重視,於是我們開始了艋舺活版印刷工廠導覽之旅。 

近日洪老闆又拿了ㄧ張上頭印有早期活版印刷機的紙張,很開心地跟我說:「上面的機器我幾乎都快要找回來了,只差一兩台工具而已。」聽了讓我又感動又開心! 

百年老餅店

喝完了一壺茶,關於艋舺崛江町的庶民生活也寫得差不多,打算走去艋舺大道(原汕頭街)上的台北堂買個小點心回來配茶。

 頂著大太陽,提著籃子伴著逼近38度高溫走在在紅磚老房區,一踏進門只見台北堂的老阿嬤倚著門口,拿著扇子邊搧邊說這天氣有夠熱的。「那怎麼不開冷氣呢?」我滿臉被曬得通紅地問著。阿嬤回說:「現在正在烤餅皮,要是冷氣一開餅皮一吹到風就會軟掉了,『最中餅』的餅皮就是要脆口感才好!」

 這家餅店至今已傳承至第三代經營,從1920年日據時代開始從日本師傅那習得製餅技術傳承至今,也是台灣目前唯一保有這樣特殊技術的製餅店,不得不令我想大聲地說:「艋舺終於也快要有一家百年老店了!」

 總統級的裝幀老師傅

說到師承日本師傅,那更不得不提起巷尾的老鄰居蕭木老先生,原是在「金龍製本所」從事燙金,光復後在崛江町的店仔口和妻子開設了裝訂行,從事製本、燙金、裝訂等印刷事業,至今從事這行已一甲子。看著他八十多歲的身軀依然每天在自家工廠裡勞動。永遠記得他和我說過的一句話:「從事印刷七十多年了至今,我也不敢說我學完了。」也因為這句話,我終於可以理解為何以前歷任總統的就職聘書都是委託蕭老闆製作的。在謙虛的蕭老闆身上我看到了永遠保持開放的心和不斷學習的職人精神。 

艋舺在地的人情味

圖/馬可孛羅出版提供

站在紅磚老房子所修建的「頂碩里辦公室」裡,望著對面已經被列為古蹟但卻像危樓般的洪厝,我知道像艋舺這樣的老師傅、老技術,總有一天可能會像這幢古厝般因疏於維護而斷垣殘壁。再回看里辦公室這棟老房子温柔宅第,因為顏姓屋主對家鄉有一份情感,發跡後也發心地將自己的老家整修提供里長使用,而讓整個老社區、老建築多了更多豐富的可能性和發展。望著已經服務里民三十多年的李智聰里長,我心裡想,有誰能比里長您更瞭解每一戶人家裡的祖孫三代呢? 這真是種無可替代的鄰里關係,一種專屬老社區獨有的屬於人與人之間的温厚情感。 

匆匆一瞥已是30年的光景,童年之後的那些年,埋首於唸書和工作之間,萬華給我的印象是模糊的,依稀只記得老房子不斷在消失,記憶中的老味道也一件一件地找不回來。數年在海外旅行遊走下來的體會,卻讓我極度地想要回家,當我回頭過來再去看艋舺時,面對從小看到大的這些老店、老師傅、老鄰居,看似無關緊要卻又真實存在過的日常生活,突然讓我覺得這老區好有味道、好有生命力!任何可能或不可能的事都會在這裡發生,便也是它有趣、精彩的地方。 

謝謝您們!讓已經長大的我還能享有小時候的生活況味,感受屬於家鄉的味道。 

常常想著,我還能再吃幾年阿伯的手剉冰?還能再看這些老師傅印幾年的活版印刷品?當這些店家、師傅、建築相繼逝去,消失的不只是這些老技藝、老建築、老朋友而已,消失的更是一個城市的風景、歷史,還有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台灣的人情味。所以或許未來的十年、二十年,這些老師傅、老技術和精神都不復在了,然而我們現在能做的便是將這些曾經存在的美好人、事、物作盡可能完整的記錄,留給後代的子孫們,當他們來到艋舺卻看不到這些老人、老物、老味道時,至少還能在文字圖片中,遙想過去那時代祖先的精神,這便是我樂意投身發現艋舺、分享艋舺的初衷與動力。 

在這短短的人生旅程中,何其有幸我能躬逢其盛,記錄下屬於這個時代艋舺生活的況味。 

【後記】

寫完這篇文章後一年,我家——也正是文章中我喝茶的地方——遭隔壁宮廟祝融波及,那閩式磚瓦木樑的屋頂和裡頭不同時期日式、台式裝潢風格一併付之一炬。從那壓艙石、唭哩岸石、紅磚牆堆砌成的外牆,到裡頭奶奶的日式和室、爸媽新婚時的台式新房、以及在那家庭即工廠的年代,客廳裡還放置著圓盤機和活版印刷相關的工具。

一間將近百年的老房子不只承載著一個家族三代的成長,更見證了台灣的發展史,歷史默默地在房子裡外留下些許足跡。

一場火災燒掉的是有形房子,燒不掉的是對家鄉、對土地的情感。期待不久將來能有機會將家園重建,將養活我們三姐妹長大的圓盤機搬回在它原本的位置上繼續運作、繼續見證這時代的台灣、台北、艋舺。

《市場歲月:新富町庶民生活的軌跡》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快速傳送門

 -----------------------

無事三姐妹

因熱愛旅行,吳家三姐妹各自給自己兩年時間到海外旅行、生活。受到異國文化衝擊後,陸續回到台灣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由於喜愛古代人文怡情養性的生活四藝希望能融入現代的樂活理念,2007年三姊妹成立Caketrees Studio無事文創商號,從事花藝、茶道、文化活動規劃,希望延續傳統手藝生活及創意化。2015年結合吳爸爸的活版印刷,於台北信義區開設了一家『無事生活 Letterpress Tea House』。取名無事,並不代表無事、而是希望在繁忙的生活中,『心』能無事。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aid=1124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