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艋舺 新富市場●最繁華與最沉寂的城市寓言
2018/06/14 17:47:27瀏覽1917|回應0|推薦3

餵飽艋舺人

每座城都可能擁有這樣一座市場,人們以生活為她寫傳、以生命為她作記,她,牽動人的聚散,也被人的聚散所牽動,當天長日久後,她,就是一則寓言。

圖/馬可孛羅出版提供

許多人小時候的記憶裡都有個畫面,那就是捏著家中長輩的衣角上菜市場的回憶。還記得那些趕早出門的清晨,冬日的冷冽與夏日的朝陽裡,孩子們萬分捨不得被窩,卻又期待來到市場後,熱熱鬧鬧的叫賣聲與紛雜氣味。可能是停在市場街口的早餐店來份燒餅加上燒滾滾的白豆漿,也或許是跟阿嬤分食一碗米粉湯,用美味小吃先暖暖胃、醒醒腦,祖孫倆再攜手踏上採買一家人晚餐食材的征途。 

無論是露天的沿街市集,或是在市場建築裡的固定攤子,傳統市場裡總有著一攤接著一攤的精彩。幼時所逛的市場,常常有整籠咯咯叫的雞,或是一簍簍大青蛙與螃蟹、整盆的蛤仔與蚌殼。孩子眼睛所見的高度,正好直視著肉販重重落下的刀剁著粉紅色的豬肉;看見魚販正在奮力刮除卻四處飛濺的魚鱗;菜攤則是平靜多了,各式綠色、紅色、黃色的鮮蔬,裝在籃子裡層層疊疊,一旁還有各種醃菜與根莖類;乾貨店則有各種本省、外省料理所需的香料、食材;更別提水果攤總是擺滿時下最香甜的果子,熱情的老闆總不忘切一片招呼客人嚐嚐;逛累了,還有孩子們最愛的雜貨店,總是讓他們在踏進市場的那刻,就開始期待自己表現良好可以獲得藏有玩具的零嘴一包。 

當臺灣社會脫離農業時期的自給自足模式,進入城市化的階段之後,住在都會區的人們便更加仰賴市場攤商擔任供輸系統,每日辛勤地南來北往,將經過專人生產的各式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食材、熟食等,送到離我們最近的集市中販售。攤商的生活早出晚歸,自家的下一代多半都在市場中成長,自小就學會了吆喝與麻利的動作。而採買的工作多半則是落在各家婦女的肩上,於是帶著兒孫上菜市場與攤販們在交易之餘,也交換生活上的各種訊息。時間一久,少婦成了祖母、市場的孩子長成了俐落的小老闆,又各自帶著下一代在此生活,綿密的人際網絡形成長長久久的情誼,無意間交織出傳統市場最溫暖的氣味。 

不過,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快速,我們的生活再度起了劇烈的改變。人口雖然增加了,卻因為工商社會的影響,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型態漸漸被小家庭取代,甚至是單身或不生孩子的選擇也很常見。而且雙薪家庭已經是社會主流,因此能夠有餘暇每日或是每週上傳統市場採買,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方便的外食常是解決三餐之道。臺灣在1970年代起趕上「超級市場」的世界潮流,1980年代後期開始,更進入了力求物流效率與薄利多銷的現代化連鎖經營模式,服務時間也能配合現代上班族作息,讓消費者趨之若鶩。而後來引進的大賣場體系,空間明亮、分類整齊,在全球物流與產銷系統的推波助瀾下,任何商品都找得到,逛大賣場甚至成為小家庭的週末休閒活動,對傳統市場生態造成極大的衝擊。 

大隱於「市」

圖/馬可孛羅出版提供

萬華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龍山寺,其歷史可追溯到1738年漢人渡海來台墾殖的初期。附近除了一旁的青草巷、夜市之外,連接到廣州街剝皮寮歷史街區一帶,沿街更有許多糕餅老店與常民美食。再繞進東三水街市場,迎面展開的是一條長長的食材寶庫,有現做的魚丸、醃製的蜆仔、各種新鮮豆類製品、手工水餃、壽司、甘蔗雞、生鮮魚貨等等,數不盡的好味道。此處毫無冷場,採買的人潮、看熱鬧的觀光客、吆喝競爭的攤商,交織出熱鬧的風景。 

行到市場中段時,卻可見到一旁有棟優美的弧型建築矗立在市場與巷弄環繞的侷促之中,原來她才是最原始的市場本尊。老市場有個迷人的特色,就是整體平面圖呈現英文字母「U」字型的配置。正中央是封閉的天井,修長的空間與周遭屋簷的水平飾帶,框出一道美麗的天空。 

建於1935年的她,其市場建築與附屬的市場管理員宿舍已在2006年被指定為臺北市定古蹟,在歷經風霜、衰微多年後,得以於2012年至2013年進行修復,2014年公開招標民間單位承租管理,準備以不同形態面對新的時代任務。留下市場門外的部分攤商,緊鄰著東三水街市場,繼續以公有新富市場的身份運作著。 

番仔市草市現代化市場

圖/馬可孛羅出版提供

清領時期開始,臺北盆地裡的市集跟隨移民在艋舺開墾的腳步而落腳,最早從18世紀初與原住民交換貨物的臨時地點開始,稱作「番仔市」,待移民人口增加以後,買賣民生物資的市集便正式出現。當時艋舺地區有兩處蔬果市集和魚肉市集各自在鄰近媽祖廟與祖師廟旁,其兩地之間的下崁庄地區,則出現了由臨時攤販形成的「草市」,販售各種日常用品。這類自由成形的市集,雖然沒有監督管理的規範,倒也運行無礙。 

1895年因馬關條約割讓而進入日治時期之後,臺灣成為日本政府的第一個殖民地,當時西化頗深的統治政府認為,宏大的都市計劃、建造壯麗的建築物,以及建設完整的公共設施,是安定內地人殖民統治的條件,因此開始著手一系列建設投資。為了一改過去漢人較不注重公共衛生的狀態,日人政府啟動「衛生第一主義」的都市治理觀念,增設下水道、公共廁所、火葬場等等公共設備,加強改善衛生問題。街市方面則是首先藉由地方商人的財力籌辦私設市場,便於集中管理,待殖民初期的政治動亂逐漸平息後,逐步頒布市場取締規則、開始收取公共衛生費增加管理經費,逐漸將市場收歸公營並開辦公設市場,而公設市場的設置,帶有「改善衛生」、「穩定物價」及「增加地方財政」等不同的目的,以求在衛生的環境中,透過公定價格的掌握,為人們提供新鮮且價格合理的必需品。 

在這樣的背景下,下崁庄市集於是在1918年就地新建為下崁庄市場。隨後,下崁庄地區在1922年逢町名改正,下崁庄市場因應新的町名而更名為「公設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卻因為地點較為偏僻而長期經營不善,政府於是決定選在人口較為稠密、距離原址不遠的新富町三丁目二十一番地,將市場移地改建。 

新富町共分為一至五丁目,範圍大約在龍山寺東南方,包含今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和平西路到萬華車站一帶,本區過去多低窪沼澤,相較於艋舺其他較早發展的區域,本區晚至1920年代才開始開發,除了臺人之外,當時在今廣州街、康定路沿路的二層樓街屋也有許多日本人居住,有臺日混居的特色。在1922年出版的《臺北市町名改正案內》記載中,新富町從過去就呈現住商混和型態,其早期的商業型態以零售業、飲食店為主,這項區域特性至今並未改變。 

新富市場除了本館之外,還附有管理員事務所及宿舍、垃圾場、製冰室、冷藏庫、公共廁所與腳踏車停車場的完整格局。根據中國科技大學的調查研判,新富市場應是臺北市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設市場,在當時新古典主義式樣的主流風格中,市場本館展現了十分新穎的建築特質,建築屋頂內部的格子樑設計,在當時仍相當罕見,其非線性的動線與不對稱的開口位置、平屋頂的設計﷽﷽﷽﷽﷽﷽﷽﷽﷽﷽﷽﷽﷽﷽﷽﷽新式衛生標準的公設市場。而比,加上帶有1920年代裝飾藝術風格的帶狀飾條,搭配西洋歷史式樣的山牆設計,呈現出混合、過渡型的特色;而作為管理員辦公與住宿空間的單幢木造建築中,也可見這種功能跟建築形式的複合狀態――住宿空間為木地板抬高、以未切割的原木作為屋架的傳統日式建築;辦公空間則是鋪設水泥地坪、以矩形機切材作為屋架的洋式空間,可以發現具有和洋融合的建築觀。 

除了U型的平面特色之外,新富市場的建築特徵還包括挑高的內部空間,高度達到四米,可以容納兩個橫排的高窗,採光明亮清爽,搭配屋頂分佈了九個圓形通氣孔,讓夏日的熱氣得以自然循環排出。攤位的地面都設計有洩水坡度,中間人行通道的兩邊則各有一條排水溝,讓攤商清洗的髒水可以順勢排出。天井空間雖然不大,但正好容納市場裡做生意的人在此洗滌生鮮食材與器物。新富市場的規劃遵循1930年頒布的《食料品小賣市場規則》中明訂的建築衛生規範,包含排水、通風、遮陽、廁所、通道等設計規則,她的建造早於1938年的太平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幸町食料品小賣市場與入船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可說是第一座符合當時新式衛生標準的公設市場。 

屬於公設零售市場的新富市場,可能由臺北州內務部土木課的技師或技手所設計,工程於1935年1月10日舉辦動工典禮,從小至今都居住在市場旁的呂娥阿嬤,當年僅是個四歲的孩子,但她清楚記得這重要的一天。聽說自家門前不久就會有一個漂亮的新市場,空地上搭起了舞台,鄰居全都簇擁到台前看熱鬧;年紀小小的她擠不進去,抱著興奮的心情,遠遠看著大家爭搶台上灑下的麻糬和餅乾。新市場僅耗時半年便建造完成。建築師或許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公務員,但他悉心依照在地氣候和使用功能所發展出來的特殊建築設計,不只展現了新時代建築美學與技術,也體現了對平民百姓階級使用者的關懷。 

《市場歲月:新富町庶民生活的軌跡》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快速傳送門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aid=11249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