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悼 柏老,我的啟蒙者
2008/04/30 02:11:28瀏覽2293|回應4|推薦15
很多人認識柏老是從「醜陋的中國人」始,但這本書已經是我很晚才接觸到的。事實上,已經記不清楚什麼時候第一次看到柏老的書,大概是國小四、五年級吧。只記得當時在父親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鬼話連篇集」,想來也將近三十年了。接著看的是「鳳凰集」。雖然只是兩本雜文集,但對於我的衝擊,卻不下於投了兩顆核子彈。原來,文章可以這樣子寫,批判和觀察,可以痛快淋漓到這種程度。

我不能說自己受到柏老多少的影響,畢竟程度上天差地遠,我不敢附其驥末。但從此以後,我狼吞虎嚥了不少柏楊的東西,也對這個人有深深的好奇。於是,我的書架上出現了一本柏老友人合著的「柏楊和我」。在裡頭,我驚奇的發現,之前讀過的小說「異域」,竟也是柏老用「鄧克保」的筆名寫的。

那本書裡頭,也記述了柏老和他的友人們高貴的友情。「要為朋友死容易,要找到你值得為他死的朋友難」,這句柏老送給孫觀漢的話,深深震撼了年紀尚輕的我。梁上元與柏老的忘年之交,讓我曾經幻想,或許有一天,我也可能有機會和柏老同桌煮酒論時事;入獄後的柏楊妻離子散,出獄後認識夫人張香華,從張香華的文章裡,我也看到柏老對人生的熱情,並未因為經歷人生的折磨而消失。

高中以後的我,轉而開始拜讀柏老歷史的相關著作。柏楊版資治通鑑、帝王之死、中國人史綱,慢慢的堆上我的書架。在那個思想和言論自由風起雲湧的年代,柏老的文章不若過去辛辣,卻如同冷掉的好咖啡,逐漸沈澱出豆子裡最精華、香醇且具有層次的部分。就史觀而言,後來的我受到黃仁宇的「大歷史」影響更多,不是科班出身的柏老,對歷史的理解我也並非完全贊同,但他以人生經驗和文字運用自如的能力所寫下的歷史著作,仍令我折服。

柏老的「醬缸」說,對華人世界影響之大,自不用我贅言。對我個人而言,柏老的批判風格和寫文「臨文不諱」的風格,則是對我影響最大的部分。當了記者以後,曾經很想找機會採訪柏老,一圓年輕時未能滿足的夢想,但某次機會來臨時,我卻退縮了,原因是我不曉得見了他,應該要說些什麼...我想這個遺憾,將伴隨我度過下一半的人生。

在寫這篇文章前想了很多,但寫了之後,卻發現非常難以下筆,尤其不知道該如何收尾。我想,就用我對柏老的批判,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吧。我想,柏老應該不會反對我這麼做吧?

柏老,您對於歷史的理解,實在太過直線,有些太過缺乏縱深,只限於對單一事件的分析,我個人不是很苟同。

柏老,您的柏楊版資治通鑑,在「萬里誅殺」之後,有點鬼混,前後翻譯的水準實在相差太多矣,有爬格子騙稿費的嫌疑。

柏老,我知道您被國民黨關了很多年,但後來毫無保留的支持陳水扁,實在證明您在政治上的判斷有點天真過頭,也有點感情用事了。


一慟!!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y5914&aid=1826594

 回應文章

元亨利貞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一樣的過程和感受
2008/05/26 10:15

小弟和版主大概也是一樣的歷程,也是這樣讀過柏老的文章及著作,對您所感受到的看法也都一樣,目前家裡也是有不少柏老著作,柏楊版通鑑我喜歡看的也是前面一開始的幾本,您對他的史觀評價及其後來的政治看法都於我心有慽慽焉。


呂小傑
莫名的悲傷
2008/04/30 23:18

柏楊的死訊是上班鬼混時看到的,當時難過到心中一陣糾結,久久無以平復....

他的書我不多,但中國人史綱也看了幾遍,雖然不愛他有太多的個人意見,但對於他特殊的寫作方式卻有深深的喜愛,我想我會永遠記得他的!


thomas
回應
2008/04/30 21:17
  陳水扁百年後成為英明領袖? 老兄...

我想這不用百年後就知道答案了吧, 我想應該最多明年之前就可以知道了...等他被起訴後....
(我不是想要把這裏變成政治版, 所以先跟版主打個招呼, sorry 囉)

沒大沒小
你也未免有點感情用事了
2008/04/30 20:21

柏老,我知道您被國民黨關了很多年,但後來毫無保留的支持陳水扁,實在證明您在政治上的判斷有點天真過頭,也有點感情用事了。

----------------------------------------------------------------------------------

支持陳水扁算感情用事?

你沒聽過世事難料?

百年後陳水扁難道不可能成為台灣歷史上的英明領袖之一?

德瑞克祖蘭德(ray5914) 於 2008-05-01 08:41 回覆:
理解力有問題看不懂別人的文章,就少到人家的部落格裡面隨地大小便。我懶得理你的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