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0 00:49:28瀏覽3119|回應7|推薦28 | |
昨晚紅衫軍再起,現場寥寥千把人,而且還有不少是來吐槽的;對照一年前的波瀾壯闊、同心同調的大運動,感覺真有些不堪,有些悲哀。雖然從現實面來看,陳水扁任期剩下九個月,提不提前下台已經無關緊要,但這個運動搞到這等地步,還是不免讓人欷噓。 去年此時,周遭的家人朋友,不少紛紛加入紅衫軍行列,家人要我也捐一百元。還在考慮之中,施明德的一句話讓我做了決定,就是省下這一百塊。這句話是「絕對不會使用暴力」--我當時就跟家人說,這個活動最終將以虎頭蛇尾收場,因為施明德的戰略目標和戰術作為完全不對稱,注定會遭到失敗的命運。 「有限戰爭」是相對於「總體戰爭」的說法,凡是限定交戰時間、地域、方式等,都可視為有限戰爭的一種。「有限戰爭」未必不好,端看戰略目標的設定是什麼。如韓戰時美國的戰略目標放在三十八度線,「有限戰爭」就是合理的作法,後來麥帥企圖用核武打總體戰,就是錯誤的選擇。 但美國在越戰失敗、在第一次波灣戰爭裡無法一次解決海珊,則都是有限戰爭的惡果。他們犯的毛病和施明德一樣,都是對情勢的評估錯誤,導致戰術手段和戰略目的完全不相稱。 儘管貪腐弊案纏身,陳水扁畢竟仍是掌握國家機器的元首,在罷免、彈劾手段不可行的情況下,要他下台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他主動請辭,二是人民揪他下台。捨此二途,沒有第三條途徑。 所以對於紅衫軍和陳水扁而言,所處的態勢本來很像博弈理論的「膽小鬼模型」,兩名駕駛開車對撞,看誰先轉向誰就輸。陳水扁的武器的國家機器,紅衫軍的武器是群眾。在不設定「有限戰爭」的前提下,最後有幾種可能: 一、群眾沒有採用暴力,陳水扁沒有下台。(紅衫軍先轉向) 二、群眾沒有採用暴力,但陳水扁在評估群眾暴力無法控制國家機器的情況下,主動下台。(陳水扁先轉向) 三、群眾使用暴力,遭到武力鎮壓成功,陳水扁沒有下台。(兩者對撞,陳水扁勝) 四、群眾使用暴力,陳水扁下令鎮壓不成,陳水扁下台。(兩者對撞,紅衫軍勝) 但是「絕不使用暴力」的宣告,等於把自己的底牌掀出,也是告訴陳水扁,這場運動不管進行到什麼地步,都將只是一場「有限戰爭」,兩種陳水扁下台的公算都已經不存在,這也就宣告了這個活動肯定會以失敗作終。 施明德所犯的錯誤,一如二戰時希特勒下令他的裝甲軍停止前進,放任英軍「敦克爾克大撤退」,希望和英國取得「光榮的和平」一樣不切實際。當年的英國和陳水扁去年此時的處境一樣,都是「退此一步,即無死所」,怎可能屈就於有限戰爭?而且施明德更糟的決定是,他甚至不需要讓對方猜自己的底牌,因為他已經自動把底牌掀出來了。 歷史不會重來,一句話的影響是不是真的這麼巨大,我們永遠無從得知。但從烏克蘭的「橘色革命」看來,若不是這句話,成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施明德不需要宣稱「會使用暴力」,但也絕無必要自掀底牌。為此,國家社會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所有軍事教科書都會告訴我們,「任何戰術上的成功,都無法彌補戰略的錯誤」,紅衫軍之失敗不在於錢怎麼花,不在決策者是否一致,也不在世不是有人藉此牟利,而在於戰略上設定為「有限戰爭」時,就已經確定失敗的命運了。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