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吹鼓吹詩論壇16號.詩人榜.黃里.創作自述<放逐與重生> 】
2013/04/11 07:22:00瀏覽80|回應0|推薦0

<放逐與重生>  

 

2012年二月讀蕭蕭老師鉅著「台灣新詩美學」,看到第一章首節以「斷裂與鍛接」闡述新詩美學的歷史脈絡,我想起了自己那停詩二十年的磋跎歲月。在我卑微的個人身上,是否也經歷過這些巨大的變化?即便是舉無輕重。

 

  說起開始寫詩的日子,至今仍後悔在大學期間,未能積極地尋覓同好,共同來撞出一些火花。陳克華曾寫他心中的台北醫學大學,此刻多麼羨慕他當時參加北極星詩社時的瀟灑行徑。我大學時常購買新潮文庫譯介西方文哲思想的書籍,像是存在主義大師的論述、俄國文學(尤其鍾情杜斯妥也夫斯基)。大三時的國文女老師那時給予我很大的寫作信心與鼓勵,甚至在我畢業前,有意促我集結原稿出版詩集,她還幫我引介給羅青老師過目。羅青老師也給了我中肯的建議,他建議我應先多嘗試寫詩評感想,藉此拓展視野、增長實力(這件事我竟拖延了這麼多年後現在才在做)。雖事後未能如願成書,但那一次與大師的會面,是日後想起可遇不可求的機緣。畢業前我還是非正式地自費製作了影本詩集「白色的微笑」約三十本,分送給我親愛的同學,算是一個時期破碎青春的結語。

  

1985年九月,我帶著自戕的疲憊身心,離開台北,考入生物學研究所,是在地理與心理上的第一次裂斷。我曾嘗試在信仰上能找到情感的鍛接,但始終未成功,那時偏愛看七等生的小說。同樣地,我未能用心地擷取品嚐美麗校園所贈予我的果實。研究所畢業前,在一次校刊的新詩徵選賽中,以一首被評為有「管管」風格的描寫夢境的小詩,獲得佳作。畢業時,我又自行印製詩集「紅玫瑰與環頸雉」,這一本自認是情感投入更深、筆法更赤裸的真實呈現。 

 

很快地我就被徵召到鳳山接受預官排長訓練,這是我生命的第二次斷裂。兩年忙碌體能耗竭的軍役生活,記憶裡是無詩的。應該如何辯思這樣的空白?從大學時起,我完全沒有概念應多創作投稿、留意國內外文壇動態、廣結同好共襄盛舉;如此再加上家中的突發變故,於軍中亦未能得到士官和上級軍官的尊重(他們都叫碩士預官是菜鳥排長),種種原因造就我原本懦弱的個性更為孤僻,凡事自覺沒信心。

 

然而退伍後獨自租屋留在知本建和卑南族部落的那一年多時光(1987-1989),可能是我生平至今最為自由快樂的日子。這樣可以說是思想行徑上在文學領域的自我放逐期間,也是無詩的。我不知道自己在那樣地理生態、族群文化多元而活潑的生活情境下,為何又無繆思的垂憐?只能說我那時的怠惰已積習難改了。

 

在結婚、辛苦照養小孩許多年後,我開始每天坐普快火車上下班。可能是孩子們也較大了,心中較少有掛慮的事,我也較有機會與時間單獨面對自己。2010年十月,在一個傍晚返家的火車上,當我讀到周夢蝶先生的「風/野塘事件」一詩,當下被什麼當頭棒喝似的,我問自己為何停止寫詩?心中激盪難以平息,望著窗外向晚雲彩天色,立刻在列車上又開始寫作,日後又完成以夢蝶先生該首詩為骨架的「重生」;並且感到與網際網路脫鉤太久,很快就準備好無名部落格,將「重生」做為我的置頂文。因為我把先前的兩本非正式詩集,當做是一生最珍愛的事物,如今我想明白了,世人未見過他們,便也無從知曉我曾經的存有。

 

這樣的二十來年自我放逐,或向現實生活低頭,至最後的頓悟重生,其代價是兩鬢漸多的白髮而兩手仍空,也非此文傾吐為快後所能輕鬆彌補的。當代知名女詩人陳育虹亦有因看重家庭經營而隱匿文壇二十年的經歷,但她卻從未停筆,復出時還能端出一百首成詩集「關於詩」。想我已非如蕭蕭老師所正面引述形容的,而是斷裂卻未曾鍛接、非但過河甚至翻山越嶺離家太遠、蟄息懶散太久、又過頭投入生活,浪擲太多時日。非要說詩的成果不一定是一本書,我希望我的家庭就是一部寶貴的詩集,而我會珍惜重生的機緣,再不斷寫下去。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