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過盡千帆皆不是
2010/07/08 13:00:01瀏覽2925|回應22|推薦244

暑假初始。休養生息中,有了點讀詩的心情──該說是,有了點不為任何目的而讀的心情。

請出塵封久矣的幾冊詩集,胡亂流覽一通。稍一頓神,驚覺讀的都是風霜蕭瑟之作,不覺莞爾。Ted Hughes 憶亡妻之作《生日書簡》 (Birthday Letters ) 固不必說,連 T.S. Eliot 三十歲不到的詩作,「Prufrock 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都充滿傷痕滄桑。

記起 Birthday Letters 是多年前老教授臨別相贈。老人家筆跡猶新。為什麼贈我以此書?慣見其高來高去於理論叢林間,有回「撞」見他居然也讀詩,遂告以年少時亦頗好詩。曾以為這大約就是原因吧。後來得知,這詩集大有蹊蹺。一對同享文壇盛名的詩人夫妻,六年婚姻,以妻自殺的悲劇收場。面對外界質疑,為夫始終沉默,最後以此詩集告別人間,像是殷殷自訴如何以多活的三十年歲月,來沈澱、誌念一段暗潮洶湧的親密關係。弦外之音則是,自己並非無情無義無感的負心人*

英國詩壇伉儷 Ted Hughes Sylvia Plath。 其愛情悲劇曾拍成電影 Sylvia (2003).

圖片來源:http://www.telegraph.co.uk/culture/books/3668375/Sincerely-Ted-Hughes.html

老教授莫非意在言外?志業追求告一段落,回首審視內心柔軟喜詩的一面,同樣是重要人生功課。老人家定居的南城較諸詩人的劍橋倫敦,應常有陽光灑落。想告訴他,我,來自陽光燦爛的海島。縱然喜獨處好沉思,並不陰悒,沒有過度澎湃的情感或過於豐沛的想像,因而從不具詩人氣質。即或好詩,亦偏好於心之所嚮處細思個中理趣。雖情有牽寄,終不欲為之困累,而況他人糾結曲折的感情隱私?縱然作者容許且邀請,總難感自在。所以詩集一擱多年,直到這麼個燠熱難當、百無聊賴的午後。老教授,對不起啦。

同樣是男性獨白,「Prufrock 的情歌」敘說一拘謹疏離的中年男子,如何困陷於無趣世界,獨對乏味人生,卻因難辭周旋與尋覓之必要,兀自囁嚅徬徨不已…

In the room the women come and go    
Talking of Michelangelo........

客廳裡仕女踱來踱去,
都在高談闊論米開朗基羅
……

I have measured out my life with coffee spoons;
I know the voices dying with a dying fall     
Beneath the music from a farther room.     
  So how should I presume?

我以咖啡匙度量此生。
自知,當隔壁樂音響起,
聊談轉稀,倏而沉寂。   
所以,該如何啟齒?

這幾句…都是年輕時甚為心儀、常反複誦念的詩句。如今久別重讀,嘿,真不知當年心儀個什麼勁。大約對拿不定主意的糗態和幾分孤芳自持的臭脾氣心有戚戚。無論如何,識得滄桑滋味的此際,詩中莫名所以的窘迫侷促與徬徨焦慮早已杳然。但……得承認,寥落疏離之慨並不稍歇。


Source:
http://www.poets.org/viewmedia.php/prmMID/20699

記得似乎在 ACIM Manual for Teachers 某處,J 曾來上這麼一句:你是此間陌客 (You are a stranger here.)。其實類似的話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每臨之,戚戚中常不覺然幾許眩暈。……

*             *             *              *

始終蝸步的複習,似乎並未因稍有閒情而加快。老覺得不夠踏實。老得翻回前面的課文。老毛病。

God is but love, and therefore so am I.
上主無非是愛,而吾亦然。

最近這一陣子每日兩偈的複習,定調於茲。愛。這個幾已彈性疲乏的詞兒,是困累於情的心真正所嚮。要的無非只是對存在的一點確定肯定吧。只因從來沒有誰單憑自己,就能達致確定肯定。

自問也算在情中磨過練過。帶著點或許喬裝的灑脫,現在堪堪能說,世間一切情,都只是暫借的形式,沒確定肯定可言。因而不論 Ted Hughes 或 Prufrock,都不特別悽愴。畢竟,世間多的是情怯思遁的 Prufrock 或歷盡情傷的Ted Hughes如果沒法不忘情,那就審視「情」背後的生命深意吧。J 似乎暗示。這幾課定調於「愛」,應是個深情解情的邀請。

Lesson 171-180 這幾課的複習,都採一正一負對比式。上一課對準吾心的負面,或採否定排除的策略鞏固心志,下一課則細心呵護吾心的正面,且不吝示吾以暫瞥奧妙、暫品神晤的經驗想像,引吾主動邀請天恩──上主之「愛」。Lesson 178 也如是比照:

(165) Let not my mind deny the Thought of God. 願我心不否認上主之思。
(166) I am entrusted with the gifts of God. 上主的禮物,我蒙託付。

無疑 Lesson 165 直攻吾下意識中可能的迴避或否認,並乾脆點明吾個體生命,原即是源於上主一念。此念始終俱在,再確定肯定不過。且吾既因之而生,亦因之而獲護持。此念即天堂。吾圓滿俱足。但吾必須學習,才得而體悟。學習始於不否認、不排斥此念。

重回 Lesson 165,重新「聽」到溫藹的敦促。還記得 J 邀吾「求以受之」 (Ask to receive!)、「欲以求之」 (Ask with desire!)

Till you welcome it as yours, uncertainty remains.
Yet God is fair. Sureness is not required
to receive what only your acceptance can bestow.
如非迎之納之,不定感始終仍在。
然而上主公允。無需打心底確定,
仍得而獲享唯接納方得蒙賜之福。

這正是天恩,不是嗎?重要的只是領受。根本不必等 100% 確定。反正領受了便自然滋生信念。有了信念,100% 確定肯定自然水到渠成。J 還真善解,直接由 Prufrock 式的慣性猶疑蹉跎切入。「要就是了」。先敞開心扉,誠心邀請。最該做的就只是這麼一步。門外徘徊、探究推敲,不是參「愛」之道。前提的保證是,上主百分之百確定肯定。只因上主無非是「愛」且本質為愛。吾心難免尋覓且困累於情,是因吾同此「愛」的本質使然。可惜的是,固執於某些特殊形式、特別私密獨享的「愛」,堅持非得如何否則非愛,這才造就了多少荒涼蕭瑟悽愴啊。

「愛」總是不斷推衍創生,不欲故步自封。「愛」沒法被道斷或壟斷,卻總是尋覓其流露盈溢的機會,因而總會自自然然彰顯於,卻不侷限於任一具體的情境與關係中。愈是親密特殊的關係,愈是其流露盈溢的絕佳機緣。但往往,固執的人心常搞砸這些大好機緣,恩怨情仇的人間爛戲於是不斷,冤親債主也跟著不斷。

Lesson 166 其實正是點出,持守「愛」的最佳方式在於慷慨給出。上主之「愛」既經領受,欲真正化為能感受能活用的恩寵無他,給出去便了。須知這都不過是託付而已。既是託付,便是代為保管,以備不時分享之需。就在接受付託與伺機分享中,終於深深體會所謂恩寵、所謂奇蹟是什麼。那不是古典物理的加減法,而是量子物理的開方與超弦。 (恩寵即 grace、恩典、天恩)

*             *             *              *

酷暑中重讀 Birthday LettersPrufrock,重品冰火交逼的情執與猶疑蹉跎的情怯。何以不再有 Prufrock 的徬徨窘迫,卻仍難遣寥落疏離之感?「你是此間陌客」… J 如是說。而吾,戚戚中總不覺然幾許暈眩。

哎,吾固非太上忘情之輩,但世間一切情,都只是暫借的形式,沒確定肯定可言。情的尋索背後,正暗含著遠超乎情執或情怯的生命深意啊。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陽脈脈水悠悠。千帆只是指向,不是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ed Hughes 第二任妻亦自殺身亡。其內心煎熬可知。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ding&aid=4204449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I have measured out my life with coffee spoons
2010/07/08 14:29
我的解讀是,會用到spoon,必是加了糖或奶,而加糖或奶的目的無非是為調合咖啡的苦以達到個人能接受的口感,這過程,頗像回憶,回憶不必然精確的原因是,隨著回憶次數數的累積,回憶的口感也更加適合回憶當時的心境及期待,但不必然符合回憶發生時的事實就是...
沉潛(rading) 於 2010-07-08 19:47 回覆:

感謝 不能正經  兄台 如此觀察入微。
這真是在下從未留意的地方。的確。經此一說,
此詩還真增添了意在言外的不同韻味。

印象中的主人翁 Prufrock 是個木訥內向的傢伙。
在下一直以這 coffee spoon 作為怯於社交的隱喻,
 Prufrock 帶著無奈的勉強而囁嚅出此句。

如果加上調和苦澀的概念,對「情」之為物,對「情」之迎拒,更能引發聯想與想像。也解釋了 Prufrock 雖萬般無奈勉強,終究仍願一試的原因。

感謝  不能正經  兄台。這是意外的收穫啊。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