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9 10:29:43瀏覽591|回應2|推薦32 | |
在二元對比的人間,每個人都在經歷淬煉。 好不容易來到 Lesson 93. L. 93: Light and joy and peace abide in me. 光明、喜樂與平安,常佇於我。 前兩課總覺得需要多花些時間,不然很不踏實。其實昨晨已讀過此課的修練指示。奇怪的是,同樣的閱讀,此際卻迥異於昨天。平心靜想,昨晨只是「知道了」它在說什麼;知道它再度對準立基於身體的存在及吾人對之的信念,但並無特殊體會。或因當時不免匆促有以致之,另因大約是才信手翻閱了Kenneth Wapnick 的莎劇李爾王(King Lear,精確書名待查)。 伴著 Wapnick 的 King Lear 帶來的識照,覺得 J 在此課中似乎體諒到前兩課修練不易。他針對吾人心中易暗自否定的所謂自我形像、自我觀以及盲目我、隱藏我 (self-image, self concept, blind self, hidden self) 的綜合焦慮,娓娓說明其何以無稽,並道出 Self 與 Christ 乃光、善、平安所在……。讀著讀著,心中頓覺一亮。 人皆有之的暗示、否定、內疚,以及囓心的焦慮,Wapnick 總結為 cannibalism 一詞,端的傳神。深陷於此世的吾人,似乎難以自拔於某種漩渦,似乎總要從他人那兒掠奪點什麼,才免卻空虛。無奈總難免於愈補愈空、焦慮益深,內疚則盤根錯結。 但真正的 Self(自性)並非如此。Self 並不自陷於特殊關係的恩怨情仇中,不在其間大玩你來我往、你高我低、你得我失的人生劇碼。這樣的劇碼看似熱鬧非凡、欲罷不能,其實自始即隨著時間一再循環重複。當吾人能夠冷眼以觀,當下即能頓感人生是夢,且平庸如尋常所夢,早可一筆勾銷。此夢此 game, ACIM 甚至斷謂其早已「杳然」(over),真我 (Self) 其實已安住家中。這個夢中的我則流徙世間,自認遭驅遭棄,非得搞點什麼撈點什麼不可。所謂 Cannibalism,形容得非常傳神。 你高我低、你得我失的人生劇碼,一再循環。
不禁想起 Joseph Campbell 神話學中的英雄。誰內心深處,不是潛藏著這樣一位英雄?陷身於無法不以其他生命為食的集體窘境,在集體內疚與焦慮所投射,並代代傳誦的神話裡,自勉尋求生命的圓成……卻總不免悲愴。 不過較諸台灣或華人民俗中(尤以中元節最具代表性)那種執意延續 cannibalism 的精神,Joseph Campbell 已然跨越遠甚。民間信仰中所流露的眾生對「擁有」的執著,平心說,實在既庸俗又蒼涼。有時,這會折磨一個面臨死亡陰影的心靈,致讓安養中的鄰居老太太如是囈語:「他們都來吃東西了……」。囈語所透露的,活脫脫是這嗟怨掠奪世間的寫照。發出此囈語的驚怖神情,令為人子女的芳鄰為其母精神上的困頓憂心不已。但我寧願相信所有不免陷入此一困頓的老人(或是像憂鬱症躁鬱症及各種末期病者),皆曾是 Campbell 筆下的英雄。英雄在人間的流徙歲月總不免於落難,但真正的困頓不在落難,卻在於忘卻自己的英雄本質。 一旦忘卻,人性即易淪落,困頓可憐之外,甚至可以變得猥瑣可鄙,在各類恩怨情仇的特殊關係中斤斤計較著虧欠與斬獲,流露出典型的 id 思維與 cannibalism 的掠奪心態。 如果對此感到不快或不安,那該怎麼辦?就別玩那種遊戲啦,ACIM 如是諄諄教誨。反正是「非此即彼」,原則已定,沒得選擇。Kenneth Wapnick 所說的 “one or the other principle”。 回頭細思 Lesson 93,光明、喜樂、平安常佇我心……登時心中雪亮:這誠然是一種心法,旨在助益我理解基本前提與原則,然後知所選擇。此課中的 J,洞察且善解,令人感動。雖仍沿用對比法,對仍困於二元世間的我,卻自有其用。 事實是,光明、喜樂、平安,就如愛一樣,必然超乎二元,沒有對立面。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