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4 14:51:40瀏覽572|回應1|推薦19 | |
總覺得 Lesson 91 與 Lesson 92 特難。倒不是難在參悟吾非臭皮囊之軀,卻難在冥想奇蹟與光明 (miracle and light) 的關係。
此處所謂「光明」自非仗恃肉眼,卻有賴心眼。冥想時,須能真切體會到自己堅強,體會到自己正蒙受極大的恩寵,沐浴在光中,充滿力量與信心。如果心眼難開未開,從何冥想起? 陡然發覺,向來使用「光明」一詞,習慣性地當成隱喻 (light as metaphor)。或許這是心眼難開的原因。如果不是隱喻,還能如何想像「光明」呢?整個物質世界,本就由尺寸形色質量所界定。即使是聲音,都得有其物理基礎。光又何嘗不然?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一向是這個世界的運作原理,不是嗎?所以,沒有耳朵這接收器,便不成其為聲;沒有眼睛這接收器,光亦不成其為光…… 自忖這大約是冥想時的困難所在了。沒法不借重物理三度空間中的知覺經驗,來想像超越時空的靈性經驗。無怪乎「心眼」難開! 然而光無疑是物質世界中,最接近天心者。因而即使只是隱喻,J 仍對其言詮點化的果效賦予殷望。J 邀吾冥想「光」,從未否認、亦從不輕忽吾可能遭遇的障礙。其溫藹引導,其實亦正流露於其隱喻言詮的豐富與美感中。J 擅於以世間萬象與生活關係為素材,藉之取譬且娓娓闡說,且總是流露著樂觀與信心。(by the way, 這是為人師者理應有之的氣質,欸,自知萬不及一)。J 原不輕藐隱喻。事實上,時空中的生活經驗,使吾人的理解無法不借重隱喻,因而 ACIM 才有其獨到的神話敘說。不過,隱喻終只是「能指」(signifier),終須指涉其「所指」(signified)。 而吾感到的困窘,或更好說是疑惑,正是跳脫「光」的物質經驗,直抵「所指」的「光」的靈悟經驗。 平心靜想,自己對隱喻與言詮的慣性依賴,應是滯礙之因。言語有時而窮,而吾讀書人的習氣何其深重,常賴訴諸言詮的思索! 「光」雖是物質世界中最接近天心者,若僅止於肉眼的經驗,顯然仍受制於有所待的物質依賴。這樣的「光」只是隱喻,其隱喻卻亦有其靈動的果效。起碼,這「光」使「奇蹟」讓人得以感受到,且因感受得到而化為可支持行動的力量。 而這即是「光明=奇蹟=力量」。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