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3 18:04:36瀏覽882|回應2|推薦6 | |
今年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首度採取網路選填志願的新措施,參加登記分發的考生,除了繳交報名費外,還須上網填寫報名表,才算取得分發資格。報名結束後,竟有多達1600多位糊塗考生繳了費卻忘記報名,他們向立委陳情,央求教育部能夠讓他們補分發,但卻被拒於門外。 今天上午考生及家長在沈智慧等多位立委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要求教育部及招策會進行補救,否則下個會期就走著瞧。言下之意,若是不補救,未來教育部等機關的預算將會被全面凍結,做不下去。 沈智慧、顏清標和江昭儀進一步出示資料,指稱已有90位立委連署,不分黨派、不分藍綠,教育部不能再推諉塞責,一個學生耽誤一年,1641位學生就耽誤1641年,教育部承受得起嗎?激動的言論搏得家長的滿堂彩,紛紛鼓掌表示認同。 考生糊塗忘記上網報名不是頭一遭,但為何這次卻能夠引起這麼大的風波,立委諸公們各個前仆後繼,甚至共同連署,揚言要讓教育部難堪?難道四技二專比較神聖嗎?還是這群學生真的是情有可原、值得同情呢? 當然不是。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是因為這次受牽連的高達上千人,是上千個家庭,也是上千張選票,不像之前只是零星的個案、小貓兩三隻,不成氣候。 人數,是絕對的關鍵。成語「三人成虎」、「曾參殺人」和「眾志成城」等,都貼切形容市井小民所能凝聚的強大力量。不僅如此,學術上「大眾社會(mass society)」的相關理論裡,也有類似的描述,並將此設定為大眾社會下的不理性產物,認為這是一種多數的暴力。 其實,政策的施行,不外乎要兼顧情、理、法三個層面。從這次的事件來看,若真的答應學生們的請求,則於情、於理、於法都極度不合理,不僅會損及教育部的權威形象(雖然早已蕩然無存),且對按照規則繳費報名的學生,更是說不過去,這樣以後還有誰要當乖孩子。 情的方面,沒有學校可讀要重考固然令人遺憾,但因此「化悲憤為力量」,將自己的不滿當作衝撞體制的危險炸彈,似乎不是一個成年人所該具備的態度,也不是民主法治社會下應該有的行為。況且在怪罪教育部及招策會之前,學生是否應該先就自己的疏失先行一番,為什麼會忘了,為什麼會來不及等等。而不是一味的推諉過錯,大哭大鬧,求立委、威脅官員。 再說理,今年雖是首次實行網路選填志願,但教育部和招策會絕對不可能事前完全不做宣導就率然執行,畢竟四技二專聯招是國內僅次於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大型考試,報名人數達十七萬,比一般大學聯招還多得多。就算扣掉推薦甄選的人數後,仍有近七萬個名額,面對這麼龐大的數字,怎會不謹慎? 據教育部次長周燦德的說法,從去年十月起,教育部即明確指示全國各高中、職學校須加強宣導,前後長達九個月的時間,若硬說這樣的措施有重大瑕疵,恐怕難以服人。況且在報名截止前,教育部也對五萬多名考生發送簡訊,提醒考生務必要先報名,才能上網選填志願。 或許有人質疑這樣的措施是否打壓了沒有手機和電腦網路的貧窮學子,或是偏袒不需外出打工的學生,造成大學教育的M型化? 這其實是種似是而非的說法。請回到問題的根本,照理來說,若是參加悠關自身未來的重大考試時,一切都須以簡章的規定為最高指導原則(除非簡章發售後有重大變革),換句話說,考生應在應試及報名前,詳細閱讀過簡章的相關規定,清楚明瞭自身的權益。特別是制度有重大變革時,更是不可偷懶。 翻翻簡章,前前後後總共有多達十四次的相關提醒,而且每一次皆以較大、較醒目的粗黑字體標示,以防考生漏看而遺忘。故除非是完全沒有或草草翻閱簡章,否則要遺漏幾乎是比登天還難。再說一個年滿十八歲的成年人,面對自己未來的重大變革,心態不該如此散漫,又怎能推托於家長、老師和學校,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 沒有手機,就必須更仔細閱讀簡章。沒有電腦,向師長、同學借用,或是到學校、各公立圖書館中排隊等候;再不行,花個十塊錢到網咖上網,不用半個小時即可解決。難道連這十塊錢都捨不得嗎?推說要打工沒時間,但總不會一天廿四小時都在工作吧。捫心而問,究竟是環境所逼,還是自己的疏失呢? 未及時報名而落榜的同學固然值得同情,三年努力化為泡影,對用功的考生更是情何以堪。此外,心情上的調適與新教材的適應問題都是未來一項重大的考驗。雖然遺憾,但遊戲總有遊戲的規則,在投入前就應該清楚掌握而非事後再來怪罪,否則這樣又怎麼對安分守己的考生交代。
期望落榜的考生們能盡快振作,記取這次疏失的教訓,痛定思痛,明年捲土重來,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且及早培養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將是受用一生的無價瑰寶。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