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居無諍處
2020/06/30 21:12:55瀏覽306|回應0|推薦3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髣髴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彼時,萬籟俱寂,然,東坡心緒如潮水,兀立聽江聲,咀嚼著生命況味,若有體悟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九百多年後的此時,我們正在經歷或見證各方面的全球性巨大挑戰,人心隨之動盪不安……;尤其,當面對「COVID-19戰爭」而迫「結界安居」時,您是否跟我一樣也想同東坡冀望:「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呢?

 

日日快活,似乎成了一種奢望。理智上,接受「人生苦短」;情感上,依然「忐忑不安」,為什麼會這樣呢?人生如蜉蝣,有什麼方法得安頓身心乃至「現法樂住」?也許,您也同我一樣有這樣的想望:生命可以安住於此時此地所發生的事,於無常變化中仍能安穩、幸福的生活。

 

夏安居的八日禪,一個人老實地習作「止禪:安般念」,把「注意力」放在「出息入息」,觀察每一息。「心」回到生命的內在世界,安穩地活在當前的純粹……;讓那些憶念「過去」與想像「未來」的心思寂然地沒入虛空……;唯留清醒的覺照守護剎那變化的身心狀態。生命在靜坐裡,獲得短暫的真正的休憩,也得安居在平靜的清朗的當下淨土。說實在的,安心且養生的好方法,是每日實作「安般念」!

 

Aranna(阿蘭若),是「無事」之僻靜處。靜居阿蘭若,學習依「無事」想作「淡、緩、靜、止、觀、行」的修持,篤實地實踐任春、夏、秋、冬來去,且隨時節過尋常。意識上,空其「有」念,於「一切法不作意」,漸能「不動心」;且立願:遠離「諍」念,於一一法,也漸能不執著。人問孤僧的蘭若尋常生活為何?說來著實慚愧,只是「過日子」罷了!倘若得煞有其事說,也許就是一種修飾或粉飾話語答之:孤僧如是靜居「無事處–無諍處」,持續練習以實相智慧生活,經歷生命中的春夏秋冬,也如實地體受著每一個春夏秋冬的況味……

 

幾個小時後,就進入庚子的下半年。在人類歷史翻頁的此刻,與您分享「靜居無諍處」一文,只是想傳達:生命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與生活型態。

 

現實世界的晝火夜煙,發於一心對「我、我所」的執念。

般若世界的晝覺夜醒,繫於一心對「空相應(無所住),隨順緣起(生其心)」的串習。

孤僧選擇在書齋蘭若裡靜坐,模仿     釋迦佛陀以六根如實地見、聞、覺、知。

時間,隨雲卷雲舒移動,流逝……

歲月,鑲入額線Do-Re-Mi,諦聽……

天地,應許無事處–無諍–無想……

 

合十祝願 大地有情回到生命本質,探索一期生命短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隨業受報中,能獲得一安心、淨心的法舟,令生命任一時地,皆泰然處之,無懼無佈。

 

~2020.06.30 夏安居記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