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20 15:00:00瀏覽357|回應0|推薦1 | |
面對眾生喜怒哀樂,你起了什麼心?動了什麼念?有什麼感受?如果認真、長久、全神貫注地看,會發現,原來我的反應跟他沒有兩樣,這時會笑臉迎他。每一個眾生的臉,像一面鏡子。你投射給他的,就是這樣的臉。一個眾生對你笑瞇瞇,你給他就是笑瞇瞇,大概我們不太會超越這個層次。所以,明白眾生的面貌跟你的面貌息息相扣,你也會引發「我並沒有比眾生高明」這種大不安的心。這種大不安的心,越觀察越深,不可逃避的,你會發現所有眾生心靈底處,都有一個那樣的不安。
人都缺乏對真相的觀察,大部分的人都在逃避自己真正的面貌。沒有人願意剖析自己,沒有人願意面對自己。我們在所愛的人之前,都想要展現最美麗的一面。於是我們偽裝,我們經營造作,藏在很多重的渴愛、執取的背後,看不到真實的我。很多人說他願意看自己,願意坦誠面對,但是你談論他時就應該小聲一點,更不要在大眾場合談及他個人的事。觀察你都跟什麼人交朋友?是一下子就跟你談要害,性格直爽的人,還是對你委婉、幽默、尊重、客氣的那種人?其實,我們都希望是點到為止,給你安全感,非常尊重你,有彈性,最好都不講話,讓你滔滔不絕的朋友,而且每一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支撐者,自己的聽眾。反省一下,就知道沒有一個人願意面對自己。
一般人都是家醜不可外揚,個人的糗事要保密。但是,誰家沒有家醜?我們卻一直在包裝。如果真實地觀察周邊的人事地物,乃至於面對這些人事地物,你的起心動念、價值判斷,就可以看到自己。如果在當下能夠心平氣和,像一面鏡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微細地觀照當下周邊的人事地物,所謂「心平而後我現,鏡清而後相現。」鏡子什麼都可以照,如實地展現本來面目。可是我們去照鏡子時,都希望臉蛋漂亮點,皮膚再細膩些,眼睛再清明些,看起來年輕一點。事實上,鏡子不會因為你的預期而變化,事實還是事實。
佛教把看到自己真相的鏡子稱為「法鏡」。佛法要我們拋開一切預期,看到真相,像一面鏡子擦得乾乾淨淨,擺脫預期的心去看自己。我們沒辦法擺開預期的心理,常常隨身攜帶自己的價值判斷,到哪裡都帶著,所以沒辦法適應當下環境,也沒辦法看到真實的自己。假如在與人的相處,種種的起心動念、喜怒哀樂裡,看不到自己,就表示沒有在照鏡子。從眾生的欲網要看到自己,從自己又要回應到眾生,這是一個很大的距離,因為每個人都有很多包裝、偽裝,都有我私我利。這樣的我私我利和包裝,我們不太容易看到別人,也不容易看到自己。我們都帶著偏見、成見、束縛、立場,或整套的思想,來看周邊人物,所以沒辦法得到眾生的本來面目。社會上充滿種種包裝,佛教說那就是欺瞞,是不以本來面目示人。
假如能夠深入地觀照,可以由小小生活上的不安、不滿,觀照到甚深的不安、不滿,就可以看到,人類潛在心靈的不安,這就是我們真正要面對的問題。從眾生的欲網,看到與自我的欲網是同體的。看到大不安、大不滿,會是一種佛法的喜悅。看不到這些問題,就沒辦法掌握到法喜。因為看到問題,可以引發你去做更深入的探索,小不安得到的是小滿足,大不安得到大滿足。在甚深的煩惱裡面有甚深的菩提,在苦惱眾生的生死裡有涅槃,生死即涅槃。
佛教沒有欺瞞,只有真相。當一個人把行深般若的觀察力交給權威時,就註定這個人沒有機會真正地學佛。佛就是覺悟者,就是要學微細觀察的能力,行深般若;一定要把智慧生命交在自己手上,不是把自己交給某某上師,只有透過自己的覺察,看到滿滿的不安之後,才會激發出追求真實佛教的那一念真心,追求生命終極關懷的心才會出現……
~文摘自:宗仰《愛取與人生》
延伸閱讀:行入聖者之流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28159828
~2019.12.20 雲水僧摘記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