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4 12:08:30瀏覽347|回應0|推薦2 | |
法友問:佛性與法性是否一樣? 回應: 人的生活,不離二元的遊戲規則,譬如: 好與不好;美與不美;想與不想;喜歡與不喜歡; 上與下;左與右;是與非;善與惡…… 今作此問,也易入「二元」的偏執思考,當慎之。
若說「佛性」與「法性」是一樣,則有過失; 若說「佛性」與「法性」是不一樣,則有過失。 今善巧說佛性與法性是「非一非異」,或說「不即不離」。 何以作此說呢?
「佛性」,意指「成佛的可能性」。 「佛」,是覺者,是覺悟的人。 你我雖是還沒有覺悟的人,但是你我擁有成佛的可能性; 今生遇值佛法後,願意展開淨化身口意的修持, 就是接受且信靠這個可能性的因緣。
二千六百年前,印度的悉達多太子為解決老、病、死問題, 割下所愛,由戒定慧三學增上之梵行門直入;歷經數年後, 更以堅決的態度自我承諾著「若不開悟,就不下座」, 於是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開始定慧等持或說止觀雙運, 終於在那個靜寂的星夜裡,悟入「佛之知見」;並說 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塵勞不能顯。 此後,天神世人就開始稱他是「佛」是「覺者」,且喚他叫「佛陀」。 稱有情眾生皆具有佛性,且喚作「未來佛」。 昔日辭親割愛之舉,看似無情卻是有情, 透過佛陀的指頭,我們看到月之所在, 透過佛陀的身教,我們看到出生入死的意義所在。
佛陀到底覺悟了甚麼?所覺所悟的知見,何以堪稱佛之知見。 首先應該明確了解「知見」純屬觀念上的,思想上的,甚至是經驗上的。 其次「覺悟」這事,是需要心無旁鶩,獨自縝密思考著 肉體的老病死現象,及精神體的憂悲惱苦問題; 這一切的運思完全不離生活經驗上的境相。佛陀就是如此靜慮,推其本末, 而得出「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因緣果法則。更進而推究出 人世間的生命流轉現象,是致命性的錯誤知見「無明」使然。
當時的印度思想界,普遍地主流思想是以「大梵」為宇宙中心, 宇宙萬有萬象乃由梵所造。這似今日基督宗教的上帝創造宇宙論。 佛陀提出「緣起」說,解答人世間的生命實相,宇宙萬有現象; 否定了至上者的主宰支配權,破斥根深蒂固的「主體」見、「我」見, 申論著「緣起」、「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之事之理。 總而言之,佛陀之知見 是解構 宇宙萬有的現象,及 建構人存於天地的立場與態度: 一、宇宙萬有(一切法)是因緣果的運轉法則。 沒有否定宇宙萬有的存在,而是釐清這個存在是暫時性的存在。 二、一切法(諸法)實相是無常。 宇宙萬有沒有一個恆常存在的物體或事件或現象, 任何一法都是生起滅去生起滅去不斷變化著。 三、諸法的性質是無我(或無自性或空)。 因無我,也就無我所的一切,因為我所有的一切仍是變化不居的。 因無我,也就無實際恆存的一法可執取可住著。 所以說「諸法皆空,空亦復空」,顯「不執著」之態度。 四、人當依「緣起無我(或緣起無自性或緣起性空)」這份「法性」存於天地間。 當一個具有「佛性」的人,依著「法性」之路實踐修證, 自身悟入「佛之知見」後,繼續依著「法性」起大作為。 大作利於天地有情的具體行動,而無執著所為, 身口意體現「無所住而生其心(或生其心而無所住)」。
當時佛陀無畏地否定與破斥之舉, 是釐清致命性的錯誤知見「無明」的當然作為, 是心繫眾生的具體行為。 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一鳴而驚人,引來思想界的各種挑戰與辯論, 毋庸置疑,「緣起法」是被主流思想界視為「異端」。然而, 佛之知見,歷經無數的挑戰與辯論後, 有些人接受了宇宙真理「緣起性空」,付諸行動體證之。 有些人未接受,但敬愛佛陀,尊重這樣的法性說。
「法性」,意謂佛教諸法的本性,即佛法。 《大般涅槃經》說:「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 《稻稈經》說:「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 是故,今說佛性與法性是「非一非異」,或說「不即不離」。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