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4 11:32:22瀏覽398|回應0|推薦1 | |
法友問:受的空性觀為何? 回應: 佛陀教授弟子們「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知顯現」, 即如其本來的樣貌觀察之觀察法與推其本末的正思惟法。 以身心運作的五感世界之「諸受」為觀察對象(所緣境), 深刻地認識到諸受有一個共通的特性或說實相(本來面貌), 是變化不居的無常性:生起滅去,生起滅去; 樂受,生時生,滅時滅。不樂受,生時生,滅時滅。
當然,作為一位初學的觀察者,其心識之習性反應, 必定對這一條覺「受」的觀察線的兩端之特殊感受, 或「樂受」或「不樂受」生起強烈的主導欲求;企盼 樂受能持續存在著的這種貪執想;也企盼 不樂受能儘快消失的這種瞋斥想。 至於心識怎會有貪愛與瞋斥的習性反應? 這完全歸咎於觀察者的心識無法持續專注於「如實的觀察」, 而為什麼無法客觀的觀察,甚至是如實的觀察呢? 乃因心識記憶庫裡裝滿了我痴想,自以為「只要我想要有什麼不可以」…… 於是帶著「我痴想」去面對樂受與不樂受「實相」時, 就會希望諸受以自己想要的樣子存在著, 而不是讓諸受生滅現象以它本來的面貌暫時存在著。 這般是違反諸受實相的主觀的觀察法, 始導致在生理的身苦上再加入心理上的愚痴苦, 那真可說是火上添油,欲火焚身,苦不堪言了。
對一位真心修持者來說, 因為真心所以堅定地實踐承諾, 安忍地調伏、調順、調柔自心來穿越這片荊棘; 不問需要花多少時間,只是 自我提醒著:「專注的,持續的,保持如實的觀察」。 讓「諸受是道場」,無論是哪種情境下產生的哪一種感受, 沒有自我喜好的分別與揀擇, 只有「專注的,持續的,保持如實的觀察」, 順其「諸受實相」的運作狀態,心識不涉入不干擾它的自然狀態。 這種從自身經驗上的諸受下手的內觀法,叫作「修所成慧」; 持續地堅決的覺察「受」,由客觀的到如實的觀察者可以從中漸漸地, 乃至深刻地了知諸受的實相,是生時生,滅時滅;是生滅滅生的無常性。 於是明了諸受的無常性,所以了知諸受是苦。這時的苦, 對淨意的聖者來說,是捨離了心理上的愚痴苦,僅剩生理上的身苦, 但無論是聖者的身苦或凡夫俗子的身心俱苦,總而言之,「諸受是苦」啊! 這也就是佛典裡,佛陀苦口婆心說著「諸受是苦啊!汝等當知了啊!」
為什麼淨意的聖者能夠捨離心理上的愚痴苦? 乃因聖者不放逸於窮追猛打著「我痴想」, 透過反覆地自問自思自答自證, 自問 那個自以為的「我」真能恆常、單一、主宰支配一切? 自思 「我」為什麼無法掌控老病死,讓「我」不老不病不死呢? 自答 原來「我」是不能恆常存在; 「我」不是單一自體; 「我」無法以自我為主為中心;更無法主宰支配一切現象。 自證 啊!「非我」也。到此,這個獨立思考的腦袋,舉一反三, 自思 既然「非我」,那也就沒有了「我」的附屬品「我所」的存在了。
為什麼佛陀總是不厭煩說著: 「正觀諸受無常;無常故苦;苦故非我、非我所」。 原因無二,只在於這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引路藥。 而「受」的「空性」觀為何? 也就是必須在佛陀教授的這個內觀基石上來操作。 以「受」為所緣境,如實的觀察著諸受的變化相, 進而推究何以諸受可以不斷地變化著?
初由事相門入,得出「緣起」的運轉法, 所以說「此有故彼有」; 譬如:此時雙腳有了久坐不移動之舉, 故彼時雙腳有了酸麻脹痛輪番上場。 深觀此門能入世俗諦。接著依此世俗諦順入追究 何以每一個緣起能夠「和合」而生而成下一個續起的緣? 此由理體門入,得出每一個緣都具有一種「無自性」的特質, 而說緣起「無自性;或空性;或無自體性;或無我性(詞異義同)」 這深廣的「空性」勝義諦密意,以白話來定義它, 就是每一個緣都具有「可分解、可重組、可變性」的特質, 所以緣起的世間是依「空」的特質而生,之所謂「空中生妙有」。譬如: 由於一杯水具可分解可重組可變性的空性特質, 所以一杯水可以因少許茶葉加入而轉換成一杯綠茶; 一杯綠茶可以再因少許果凍粉加入調和加熱分裝至十個盒子, 冷卻結凍後那一杯綠茶就轉換成十個綠茶凍。 十個綠茶凍可以因加入……而轉換成…… 五官感知的是緣起的現象變化,從一杯水到十個綠茶凍, 心識思惟可以藉由一變成十的現象改變,推究那隱形者本來面目-空性。 說個題外話,其實「空中妙有」這事,是想像力創造力的具體化作為!
何以要從「受」下手作「空性」觀呢? 乃因凡夫俗人的情緒反應或說習性反應,總是在諸受現起之際, 所以修行者開始在「受」與「愛」之間,卯足全力, 以「空性觀」為堅石築起一道極高層級的「無我」防火牆, 作為離斷以「我」而生的貪毒、瞋毒、痴毒的安全防護。 末了,以日本道元禪師圓寂遺教之語作共勉, 「生時,以生為貴;滅時,但願滅去。」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