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再等18年!放棄自主權?澳軍獲得美國核潛艇代價曝光
2022/07/06 04:05:56瀏覽165|回應0|推薦3

本文要點:

 

1. 按照美英與澳大利亞簽訂的核潛艇轉讓協議,澳大利亞最快需要到2040年才能獲得核潛艇,而澳大利亞現役核潛艇部隊很可能早已在此之前崩潰。

 

2. 以美英在澳大利亞“趕走”法國核潛艇為標誌,美國隱含表達了現階亞太戰略的一條原則,即不允許“域外國家(英國除外)”勢力進入亞太。

 

3. 澳大利亞“無視”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顯示,即使是英美兩軍性能居於世界中上水平的核潛艇,都已無法有效遏制發展迅速的亞洲海軍“威脅”。

 

4. 在美國現有的亞太戰略規劃中,“域外盟國”有在亞太出力的義務,卻沒有在亞太賺錢的權利,這種做法將加劇美國與盟國之間的裂痕。

 

“柯林斯”級潛艇曾是澳大利亞海軍的驕傲,但目前所有潛艇狀態都很差

 

“柯林斯”級潛艇曾是澳大利亞海軍的驕傲,但目前所有潛艇狀態都很差

 

629日的《前哨站|日本最大戰艦跟拍鄰國航母失敗 能否靠核潛艇翻盤?》論述了日本在美國的幫助下,裝備核潛艇的可能性。就在同一天,澳大利亞新任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一項表態,幾乎從根本上斷絕了日本的核潛艇之路,澳大利亞也開始為此前“趕走”法國潛艇付出沉重代價。而美國向亞太盟國推銷核潛艇的獨特方式,反而使其亞太戰略解體的風險驟增。

 

前哨站|再等18年!放棄自主權?澳軍獲得美國核潛艇代價曝光

 

究竟是誰扼殺了澳大利亞潛艇希望?

 

澳大利亞將引進目標定為美國“佛吉尼亞”級核潛艇,這其中包含多重原因

 

澳大利亞將引進目標定為美國“佛吉尼亞”級核潛艇,這其中包含多重原因

 

本月稍早前,澳大利亞莫裏森政府的前防長彼得·達頓稱,澳大利亞可以說服美國在2030年前,向澳方提供康涅狄格州生產線上的2艘“佛吉尼亞”級核潛艇。對此,澳大利亞新任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則表示這一想法過於樂觀,上屆政府與美英簽署的核潛艇技術轉讓協議中,澳大利最快需要到2040年才能獲得核潛艇。對於這位新任國防部長來說,前任政府留下的爛攤子太棘手了,澳大利亞曾引以為傲的潛艇部隊隨時可能崩潰。

 

即使以今天的視角來看,法國“短鰭梭魚”級依舊是澳大利亞的最佳選擇

 

即使以今天的視角來看,法國“短鰭梭魚”級依舊是澳大利亞的最佳選擇

 

去年9月,美英澳三國宣佈建立新的三邊安全合作關係,在美英宣佈將為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技術後,澳大利亞莫裏森政府迅速宣佈終止與法國潛艇合作,廢除原定採購12艘法國“短鰭梭魚”級(澳大利亞稱“攻擊”級)常規潛艇。雖然這筆核同的金額由最初的378億澳元增至終止前的900億澳元,但對於澳大利亞而言,這依舊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按照最初的規劃,澳大利亞憑藉這份訂單將獲得兩項夢寐以求的東西。

 

按照原計畫,法國“梭魚”級核潛艇或將成為澳大利亞未來潛艇的最終形態

 

按照原計畫,法國“梭魚”級核潛艇或將成為澳大利亞未來潛艇的最終形態

 

首先是潛艇維護與建造體系。澳大利亞此前並不具備潛艇建造能力,潛艇維護能力也相當糟糕,這導致現役“柯林斯”級常規潛艇服役狀態很差。法國同意轉讓“短鰭梭魚”級潛艇生產線,並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潛艇維護中心。其次是“常變核”。“短鰭梭魚”級常規潛艇是法國最新“梭魚”級核潛艇的常規型號,未來能通過加裝核艙段,變身核潛艇。基於澳大利亞將具備完整的潛艇建造體系,“常變核”的大多數工作將在澳大利亞本土進行。

 

前哨站|再等18年!放棄自主權?澳軍獲得美國核潛艇代價曝光

 

6.8%:澳大利亞潛艇部隊出勤率創新低

 

相比潛艇本身,潛艇基地等基礎設施對澳大利亞的意義更為重要

 

相比潛艇本身,潛艇基地等基礎設施對澳大利亞的意義更為重要

 

面對法澳潛艇專案如此優越的發展前景,尤其是潛艇之外的眾多“附加產品”,澳大利亞對專案兩次延期,同時預算大幅增加並不介意。不僅如此,早在今年3月,澳大利亞政府就公佈了未來20年投入100億美元建立全新潛艇基地的計畫。而按照此前法澳潛艇合作的規劃,全新潛艇基地將在今年45月動工,預計至2025年初步具備潛艇維護能力。但早在1年前的5月份,英美的攪局就已經開始了。

 

為了給美國核潛艇造勢,英國媒體早已開始攪局法澳潛艇合作

 

為了給美國核潛艇造勢,英國媒體早已開始攪局法澳潛艇合作

 

20215月,英國《泰晤士報》指出澳大利亞最快也要到13年後才能獲得法國首艘潛艇,全部12艘“攻擊”級潛艇完成交付需要耗時33年。該文指出,澳大利亞的潛艇計畫已經陷入泥潭,法國DCNS中標後給澳大利亞的承諾就開始出現問題,澳大利亞懷疑法國不會兌現給澳大利亞企業的大部分工作,而且潛艇專案的成本控制也引發關注。有澳大利亞議員表示“樂見”潛艇專案陷入混亂,因為該專案已經脫離了原計畫,成本暴漲,未來不明。

 

目前澳大利亞“柯林斯”級潛艇的出勤率很低,不到俄海軍“老基洛”部隊的1/3

 

目前澳大利亞“柯林斯”級潛艇的出勤率很低,不到俄海軍“老基洛”部隊的1/3

 

對於澳大利亞這樣一個缺乏潛艇基礎國家,通過13年的合作、900億澳元的投入,就能獲得西方最強常規潛艇,並具備“常變核”能力真的意味著“成本暴漲、未來不明”麼?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亞原計畫2025年投入使用的潛艇維護基地,最重要的使命是保障現役“柯林斯”級潛艇能撐到“攻擊”級潛艇服役。要知道,目前澳大利亞“柯林斯”級潛艇部隊的出勤率為6.8%,而俄海軍“老基洛”(877型)潛艇部隊的平均出勤率也能達到21%

 

前哨站|再等18年!放棄自主權?澳軍獲得美國核潛艇代價曝光

 

選擇美國核潛艇=放棄獨立國防

 

早在2016年,澳大利亞就將“柯林斯”級潛艇列為“短期內必須替換的裝備”

 

早在2016年,澳大利亞就將“柯林斯”級潛艇列為“短期內必須替換的裝備”

 

6.8%,如此低的出勤率已經讓人懷疑澳大利亞潛艇部隊是否還具有作戰能力。但即使如此,澳大利亞現任政府依舊要求“柯林斯”級潛艇服役至2038年。要知道,早在2016年,澳大利亞就已將“柯林斯”級潛艇列為“短期內必須替換的裝備”。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按照當初法澳的潛艇計畫,現役“柯林斯”級潛艇在2025年後獲得本土維護後,出勤率將提升至35%,並能延壽10-15年,而這恰好是英媒口中,澳大利亞獲得法國新潛艇的時候。

 

法國潛艇出局後,歐洲其他優秀常規潛艇方案也無法進入澳大利亞

 

法國潛艇出局後,歐洲其他優秀常規潛艇方案也無法進入澳大利亞

 

以當下視角來看,美英的核潛艇“支持”,令澳大利亞不僅必須繼續忍受性能過差的“柯林斯”級潛艇,而且在真正獲得核潛艇前,本國核潛艇部隊很可能在事實上走向崩潰。雖然美英向澳大利亞的核潛艇技術轉讓中,或許會包括核潛艇維護,以及母港建設等內容。但英美現有核潛艇技術與常規潛艇差異巨大,提供的“基礎建設”不僅無法保障澳大利亞現役常規潛艇,而且也通過政策與資源的佔用,事實上斷絕了澳大利亞未來引進常規潛艇的可能性。要知道,美英早已不再生產常規潛艇。

 

以“趕走”法國潛艇為標誌,澳大利亞正式依附美國,放棄獨立自主的國防方針

 

以“趕走”法國潛艇為標誌,澳大利亞正式依附美國,放棄獨立自主的國防方針

 

基於澳大利亞潛艇部隊的現狀不難看出,從澳大利亞接受美英核潛艇方案,趕走法國潛艇為標誌,澳大利亞就已放棄了獨立自主的國防方針,將本國塑造成美英亞太作戰力量的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澳大利亞本國是否需要潛艇,需要何種潛艇變得並不重要。未來澳大利亞將成為美國核潛艇前出第一、第二島鏈的基地。這一點與亞洲國家航母戰力高速發展,以及美國不斷加深對澳大利亞控制的大背景完全相符。

 

前哨站|再等18年!放棄自主權?澳軍獲得美國核潛艇代價曝光

 

“洛杉磯”級已無法遏制“亞洲威脅”

 

“洛杉磯”級核潛艇很適合澳大利亞實現核潛艇“從01”的進步

 

“洛杉磯”級核潛艇很適合澳大利亞實現核潛艇“從01”的進步

 

現在回到開頭那個問題,為何澳大利亞的“核潛艇困局”在事實上斷絕了日本的核潛艇之路呢?如果我們仔細解讀一下澳大利亞新防長的表態,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澳大利亞點名希望獲得生產線上的“佛吉尼亞”級核潛艇。潛臺詞是不希望獲得老艇,即“洛杉磯”級核潛艇。理論上,剛退役老潛艇能比生產線上的新艇更快形成戰鬥力,而且成本通常相對較低。此前澳大利亞海軍也曾與“洛杉磯”級核潛艇多次聯訓練,為何此時要捨近求遠?

 

在澳大利亞眼中,“洛杉磯”級的性能無法遏制潛在對手

 

在澳大利亞眼中,“洛杉磯”級的性能無法遏制潛在對手

 

首先,“洛杉磯”級核潛艇無法滿足需求。雖然“洛杉磯”級目前在世界核潛艇排行中位列中上,但面對具備完善反潛能力的艦隊時,其戰力或存在局限。澳大利亞長期與“洛杉磯”級聯訓練,對其性能會有更具體的瞭解。澳大利亞未來需要面對的,是目前世界上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海上力量,反潛能力遠在自己之上。從最終的選擇看,澳大利亞顯然認為“洛杉磯”級無法勝任未來的使命,而這一點對於日本而言,同樣適用。

 

澳大利亞如果選擇“洛杉磯”,俄羅斯借升級航母狠宰印度的劇情將會重演

 

澳大利亞如果選擇“洛杉磯”,俄羅斯借升級航母狠宰印度的劇情將會重演

 

其次,“洛杉磯”級核潛艇並不便宜。眾所周知,美國的民用造船業早已沒落,國內船廠只能依靠軍單賺錢。美軍在將“洛杉磯”級交付澳大利亞之前,必然需要進行維護、改裝、升級,面對來自澳洲的“肥羊”,豈有不狠宰一刀的道理。屆時,本應便宜的老艇改裝的價格,以及後期的配套費用,將高到一個離譜的程度。俄羅斯借“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狠宰印度的劇情,很可能將在澳大利亞上演。而這一點對於日本而言,同樣適用。

 

前哨站|再等18年!放棄自主權?澳軍獲得美國核潛艇代價曝光

 

美國:不允許“域外國家”進入亞太

 

澳大利亞與美國越接近,國防自主權就會越喪失

 

澳大利亞與美國越接近,國防自主權就會越喪失

 

如果以相對宏觀的角度審視美英澳核潛艇專案會發現,這種“空中套白狼”的方式,最終很可能令美國亞太戰略解體的風險驟增。對於澳大利亞而言,即使美國能兌現承諾提供核潛艇,但正如前文所言,這需要澳大利亞以放棄獨立自主的國防為代價進行交換。某屆政府或許能做出這種讓步,但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卻無法接受。畢竟澳大利亞近期頻繁表示,一旦英國女王去世,該國就將退出英聯邦體系。

 

法國曾派出艦隊前往亞太參加美國的遏制戰略,但結果卻是被踢出局

 

法國曾派出艦隊前往亞太參加美國的遏制戰略,但結果卻是被踢出局

 

對於法國而言,美英將其“逐出”澳大利亞屬於“真心錯付”。以此為標誌,美國隱含表達了現階段的亞太戰略的一項原則:不允許“域外國家”勢力進入亞太。在這一原則中,英國除外,特指法德。就在去年2月,同樣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法國不得不派出以“雷電”號兩栖攻擊艦為首的艦隊,前往亞太進行戰鬥部署,並表示期間隨時可以投入戰鬥。整個部署將持續至當年7月,期間不僅將現身南海、東海、黃海,甚至叫囂將“無害通過”瓊州海峽。

 

德國也曾應美國要求派戰艦前往亞太,最終與法國一樣也被踢出局

 

德國也曾應美國要求派戰艦前往亞太,最終與法國一樣也被踢出局

 

 

就在“雷電”號編隊出動不久,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編隊也於當年晚些時候啟航,前往亞太進行巡航。雖然“戴高樂”號行至印度洋就返航了,但可見法國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可能配合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部署要求。與法國類似,德國也在202111月派出“巴伐利亞”號護衛艦前往日本。但美英將法國潛艇“逐出”澳大利亞顯示,在美國的規劃中,亞太的“域外盟國”有出力的義務,但卻沒有在亞太賺錢的“權利”。這種“單純壓迫”進一步加深美國與其盟國的裂痕,更損害了美國的“大哥形象”。

 

面對亞洲國家軍力發展的新動向,核潛艇在美國亞太、印太戰略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從技術與需求的角度來看,讓亞太盟國普遍裝備核潛艇符合美國利益。但美國在出口核潛艇技術上過於吝嗇,同時夾雜了過多西方國家內部競爭的考量。最終導致盟友的利益普遍受損,這將成為美國新亞太、印太戰略的致命傷。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9&aid=17558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