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對臺政策因傲慢跌入無知陷阱
2022/07/04 09:44:45瀏覽130|回應0|推薦1

眼下,由美國主導、26國2.5萬多名人員參加的“環太軍演”,正在夏威夷附近海域舉行。由於這次演習圍繞的模擬背景是“大國衝突”,引發不少相關猜測和討論。


有人會問,美國真的想為臺灣開戰嗎?


可能不會。但傲慢與無知的結合讓這樣的衝突看上去幾乎不可避免。


保持“戰略模糊”有一定的合理性,暗示須帶著某種嚴肅性對待不需要挑明的局面。幾十年來,美國在“協防臺灣”問題上一直保持著官方的“戰略模糊”政策。這一政策與1979年“與臺灣關係法”有關。該法案一方面暗示美國秉持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另一方面又接受一個假像:“臺灣值得協防”,以阻止北京為強力執行“一個中國”政策(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申明的任何努力。


“戰略模糊”政策是美國同時採取兩種相互抵觸的政策方向所帶來的“副產品”。一方面是喬治·凱南冷戰遏制政策的延伸。該政策表面上是在二戰後專門針對蘇聯,但“一旦中國大陸被共產主義政府所控制”,中國也會成為目標。當美國的“長期盟友”蔣介石帶著殘餘的國民黨軍隊逃到臺灣島時,華盛頓介入充當臺灣的“擔保人”。



然而,另一方面,冷戰的地緣政治現實很快令美國政府的對臺政策迎來考驗。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著眼於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叩開美中關係的大門。在此之前的1971年,聯合國大會投票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中國作為全球角色的提升,以及美國希望中國“脫離蘇聯軌道”的願望,要求華盛頓找到一條出路擺脫冷戰時期的立場,即在不被視為“拋棄長期盟友”的情況下“協防臺灣”。其結果是“與臺灣關係法”的出籠,該法案在維持“美國對臺安全保證”假像的同時,認可了“一個中國”政策。


這樣一個充滿內在矛盾的政策,其誕生背景還離不開一個天真念頭,即美國將能夠駕馭中國“從社會主義國家演變到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新興中產階層帶來的“調節作用”將使得中國“現有體制逐步轉變為自由民主的市場”。這樣做的目的,是“中國大陸將變得更像臺灣”,而未來的“任何統一將更類似於臺灣同化大陸,而不是相反”。


然而,華盛頓的幻想並沒有像其支持者所希望的那樣發展下去。事實上,雖然中國確實孕育出一個充滿活力和不斷擴大的中產階層,但這是在中國政府發展經濟和社會治理取得成功下帶來的。中國對自己的制度更加自信,這給美國那些“地緣政策設計者”帶來了障礙,他們希望中國被美國主導的經濟和政治力量所馴服,即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些制度是二戰後強加給國際社會的,旨在以“全球發展”的名義使美國的霸權永久化。


如今美國似乎想改變其“戰略模糊”政策,“一個中國”政策正在被實質性掏空,同時試圖重新喚醒 “保護臺灣免受侵略”的概念。美國總統拜登在公開談論涉臺問題時的一再“失言”暴露出一個事實:就目前情況而言,若臺海爆發全面戰爭,美國缺乏保衛臺灣的能力。套用經典電影《壯志淩雲》中的一句臺詞,拜登的自負正在開出美國無法兌現的“支票”。美國軍事領導人和政策制定者明知這是事實,但他們陷入了傲慢驅動的無知陷阱,而他們的傲慢不允許對顯而易見的事情發表質疑。因此,華盛頓眼下面臨的最大政策挑戰是,如何從可能導致衝突的政策方向中找到外交出路。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9&aid=17554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