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收錄於台灣文學館「館訊」26期 2010.3
另外,日常生活傳達情意、思念,寫情、寫景的歌謠也多不可數,以2009年知名歌手張惠妹《阿密特專輯》所收錄的一首〈等待豐收的日子〉片段,推出後備受各界以及部落族人的關注,其歌詞即是描繪故鄉大巴六九部落日常生活與思念父親、親人的情懷,以下僅列中文翻譯歌詞:
我佇立發電廠旁,那溪口寬敞開闊/我就這麼望去,望見那溪水向東流逝
忽然間我聽見了鳥叫聲/持續的鳥鳴聲/勾起了我無限的懷念/嘿嘿吼,嘿嘿吼/只見那鳥兒紛紛飛起,去向那小米田。
(第二段省略)
我在山邊瞧望,那溪水俊美唷/我忘情的注視著,那水藍一片的溪水/耳邊響起了狗兒的吠叫,斷斷續續的吠叫/勾起了我無限的懷念/嘿嘿吼,嘿嘿吼/
原來是父親滿揹簍的籐心,豐收而回/嘿嘿吼,嘿嘿吼/原來是父親滿揹簍的籐心,豐收而回。
這是由張惠妹的母親,在張爸爸病榻旁所填詞譜曲的歌謠,2003年第一次公開在部落教唱,也收錄在部落2003年歌謠採集專輯中。歌詞簡單,卻忠實反應部落生活景況,特別是位在部落北邊大巴六九溪的水源地,經常是守候家人出獵歸來,等待有所收獲的地方,因而感動部落族人。
張媽媽並非專業的作曲、填詞人,但部落歌謠中有許多是由她改編外來樂曲的歌謠,如同其他經常即席編詞的長老或巫師在各自專門領域一樣,反映出她長期得自於部落詩詞的薰陶,因而人文素養、詩詞領悟特別深厚。
素人作家如此,學有專精,教育程度高且在專門領域有所成就的卑南人的詩歌表現又如何?我們以卑南族詩人林志興的〈鄉愁〉為例:
鄉愁 不是在別後才有的嗎/而我依舊踏在故鄉的土地上/心緒 為何無端的翻騰/只因為父親曾對我說/這片地原本是我們的啊/鄉愁 不是在別後才湧起的嗎?
〈鄉愁〉說的是:作者站在自家的土地上,一股莫名的鄉愁翻騰而起,他疑惑,這種情緒不是因為離了家才會有的心病嗎?他忽然想起父親的話語,驚覺自己所站立的土地,早已為了一些理由變賣而去。怨不得那鄉愁侵蝕自己,又不甘心的質問:鄉愁,不是在別後才湧起的嗎?作者反應了土地的流逝與自己無力無奈的感傷。這首詩,填入陳建年的《海洋》專輯,一舉將陳建年推向2000年金曲獎最佳男演唱獎。
歌手自己呢?〈雙河戀〉是陳建年填的中文詞,請部落長老以精深古雅的卑南語翻譯填詞,使得詩的意象,在卑南語的文學陳述上生猛活絡,又一舉將沒沒無聞的「南王姊妹花」推向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兩個獎項的得主。,以下僅列中文翻譯歌詞:
隔著山脈畫出兩條河/蜿蜒流向交界的終點/姆姆訴說浪漫的預言/花瓣灑在河水上源/河下將會合一片有情的樹葉/男女情愛將會在此相連/初戀的心不必太過期待/命運中自然會安排這雙河戀。
歌詞以山水相隔又匯流,對應男女情愛的分合,意喻姻緣早有命定急不得也求不得,提醒紅塵男女,除了愛情,世間還有許多需要花上心思的事務,忠實傳達了卑南族既浪漫又務實的感情態度。
上述的呈現,我們大致了解了卑南族的歌謠從傳統到現代,從肅穆到隨性填詞內容所指涉的意象,幾乎包含了整個生活空間與事務;除了音律的怡情,歌詞本身所蘊含的文學性,也忠實地反應了卑南族的文化特質,一種堅持傳統文化核心價值,卻勇於接受異文化刺激、嘗試新事務的兼容性格與韌性的文化特質。
這或許可以說明,何以卑南族在音樂的表現,可以兼容傳統,又不妨礙如陸森寶、陳建年、盧皆興等人跨越三代,兼具傳統意涵的現代歌謠創作;也使得張惠妹的流行音樂、紀曉君清亮渾厚的民族音樂、昊恩家家的藍調、胡德夫沛然的歌聲力量,甚至陳建年本身不帶任何塵囂的音樂,共處一室卻不顯得矛盾與衝突。而近年來孫大川的散文與評論,林志興、董恕明的詩與散文、巴代的小說頻受矚目,自然也是因為那樣的文化特質吧。
以卑南族音樂、文學表現的狀況看來,或許我們已經窺見:也許,堅持傳統文化核心價值、勇於接受異文化刺激、嘗試新事務的兼容性格與韌性,正是台灣原住民群思索未來的一個方向,也或許是原住民文學作品,精彩與魅力之處。
原文收錄於台灣文學館「館訊」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