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讀《在我媽媽家的三天》
2009/02/01 11:07:35瀏覽312|回應0|推薦0

我們讀《在我媽媽家的三天》

台中大敦寫作讀書會 林慶玉

在讀書會的研討過程中,這部作品、作者、譯者與我們讀書會的會員們不斷的彼此交叉對話著。譯者張喬玟說:「本書深具創意的風格,及不可能的寫作法」(P.3),不過,會員A女士則認為:「作者方斯華沒什麼學問,整個情節前後並不連貫,東談西扯所談的東西都是膚淺的並不深入,而且很多篇幅都在談性,十分露骨」。

「不不,書中方斯華生命的缺口對外是失去的,對內是完整的,缺陷是他情緒的出口。客觀的標準不可用來衡量主觀的標準,那是不公平的」B先生伸出雙手比劃著反駁。

接著,仙風道骨的C小姐淡淡的說:「命是定的,運是轉的」,D太太也插嘴說「整本書給人的感覺是散漫的,但是『有所謂』」。

坐在角落的E女士舉手發言:「作者坦承面對生命,挑出我們避而不談,視而不見的東西」,搖頭晃腦的F小姐則說:「本書很難讀,雜亂無章,讀本書並不容易進入狀況」。負責導讀本書的G太太趕忙總結意見說道:「本書其實處處隱含真理啊!」。

此時,筆者似乎見到作者方斯華從書中漂浮而出,娓娓說道:「我不知道我所在意的是我的小說,還是在真實的世界中,我對我所愛之人產生的愛意。然而有時我相信的所謂真實,是我寫作過程中杜撰的事」……(P.78)。

本書不談深奧的道理,但卻能引起我們熱烈的討論。「意識流小說」是西方二十世紀現代文學的重要流派之一。這種對於意識流動的描述,即所謂「內心獨白」(interior monologue),是意識流小說中所常見的的敘事手法,用以鋪陳敘事者的內心活動,以及與外在世界的相互連結。意識流小說便是透過「自由聯想」的心理運作,連結故事的情節的發展。其實,研討會中各位會員的大異其趣的、跳躍式的見解,或許也可視為一種「意識流」式的討論結果吧。

經此瞭解大家更能進入核心熱烈討論,我相信作者想反問讀者的是:真實的人生或是杜撰的情節,哪個比較能感動你呢?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uli419&aid=2606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