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的研究』序
佛家的『舍利子』,不僅佛門以外的人,對它大惑不解。就是一般佛門中人,對它也多陌生。
『舍利』是印度語,亦稱『室利羅』、『設利羅』。義譯為『骨身』、『靈骨』、『遺身』。所遺之骨分也。(見『翻譯名義集』)。亦稱『堅固子』。
『舍利』有髮成、血成、骨成……種種的不同。有扁圓大小輪角,以及綠紅白黑透明雜色……等等形彩的殊異。
玄奘大師的頂骨,有光有色。六祖慧能大師,歿後全身不壞。鳩摩羅什法師的舌根,經火不焚。這些,也都是『舍利』的一種。
『舍利』:是佛教徒『戒定慧』修持功夫的表徵。但『戒定慧』的修持,卻不在乎『舍利子』的結成。
進而言之:『碎骨是生身舍利,經卷是法身舍利』。
修德卓越的『舍利子』,不僅是入不火焚,遇堅不挫。而且是因人見殊,因時見殊。增減去來,神妙莫測。其增也,不脂其何來。其減也,不知其何往。
雖然也有人臆想:『舍利』可能是『至德、至善、至定靜、至清淨、至神聖』的『心物合一體』。然而,既不能以實驗的方法分析化驗,又無法以推理的邏輯忖度猜摩。同時,能被化驗者,也許並非其神髓。能被思維者,也許仍非其妙義。
邇來有關『舍利』問題之諍,甚囂塵上。編者鑒於世人對於佛家『舍利』每多曲解誤會;故將手存諸家所撰『舍利』之文,彙編成集,俾供探究『舍利』者研討領會之一助。
本集中『佛身三寶』及『舍利子是膽結石嗎』兩篇文字:雖亦為宣揚『舍利』之義,但未免有『語病』或『誤解』之處。讀者不可不知。
高雄慶芳書店,深心護教,特願印行本書。際此付梓之期,編者謹撮數言,略述因源梗概。──是為序。
發佈日期:2009年08月30日凌晨12.27A.M
資料來源:原載『舍利子的研究』──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五日高雄慶芳書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