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11 17:23:12瀏覽118|回應0|推薦0 | |
格主上個月參與2場次各都有上百人參加的RCA競賽/觀摩賽並擔任評審,坦白說,格主發現多數參賽隊伍的分析實力實在很強,只有想到如果他們都能參與分析別人的錯誤,例如子宮鏡檢查致死事件⋯⋯並從中學習,台灣的病人安全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幾天前開始頻頻出現在媒體的醫界熱門話題之一,不外乎就是所謂的波波醫師在執行醫療業務上的風險?格主認為例如這樣的案例如能以RCA的手法徹底調查真相應該直接有助於「預防再犯」而非貼出「波蘭醫師通報系統」以警惕民眾用另眼看待他們。
其實格主在此想強調的是,建立資格認證程序(Credentialing)和在職場建立允許醫療人員可以行醫的項目和執行醫療業務的範圍。所以到底誰才可以施行這個原則上屬於低侵入性的婦科檢查呢?沒有爭議的施行者當然是由婦(產)科醫師, 但在國外的文獻中確實也有查到可以由Specialist nurse 執行的情形。
在日本目前已有建立所謂的技術認定制度,基本上不可能發生有被濫用的情形。但國內的專科醫學會或醫事法規到底是如何規範施作者的專業背景條件或資格認定則有待查明後才能下結論,但至少不希望看到有任何「敢者拿去吃」的亂象。 格主從病人安全的角度,只能期待醫政及健保單位應該要有嚴緊的把關制度,以免後患無窮。國際醫院評鑑JCIA則是自早期就有建立對Credentialing and Privileging 的章節,嚴格要求受評者必需符合該專科、醫療設施或衞生管轄機關的規定,往往會有人以為兩者的涵義相同,但事實上兩者截然不同。後者Privileging的基本條件是先要通過或符合Credentialing的條件。 由於我們不知發生重大疏失的這位醫師,曾經做過幾個使用子宮鏡幫病人做檢查或開刀?美國學者Isaacson曾經推估大約只有15-25%的婦科醫師,會在門診執行子宮鏡檢查/手術,因此合理的懷疑是這位不幸遭遇醫源性死亡事故的女醫師,其實有經驗不足的可能性很大,從媒體報導中得知的訊息或許可能會被比喻成「瞎子不怕槍」的冒險家。其實目前在台灣的多數醫院裡,知情告知的內容經常都是馬馬虎虎,確實也是長年以來國人的隱憂,一旦出人命時,大家才會開始拿放大鏡來正視問題所在。
從日本的子宮鏡研究會以及美國的Special Interest Groups可知子宮鏡的臨床運用範圍很廣,包括診斷與治療以及精準操作的學問也很大。 總而言之, 從職場倫理的立場,我們期許在資格認證Credentialing及合理授權Privileging的制度下回到原點,並重新審視教學醫院與非教學醫院聘任「波波醫師」的改善策略。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