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世鏜論草書章今之故
2011/12/11 07:09:51瀏覽348|回應0|推薦0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E7%8E%8B%E4%B8%96%E9%95%97

1.王世鏜簡介:

人。中國著名。幼習經史、詞章,資秉高邁,後任陝西鎮巴、西鄉縣知事。平生精研,治學嚴謹,於章草、今草的演變及不同特點有獨到研究。編著並書《稿》,原石刻現陳列於市博內。著有《書訣》、《論草書今章之故》、《王世鏜先生翰墨》等。


2.王世鏜論草書章今之故


草書之有章、今,由於時代風氣所致,其精神獨到處,皆足冠絕群英,各適一塗,謂互有短長則可,謂孰為優劣則不可也。然今出於章,習今而不知章,是無規矩而強求方圓,未見其可也。石氏《草字稾》搜羅雖富、不入章草一字,來免數典忘祖。

蓋不入漢儒之門,莫窺晉人之奧,此必經之階級,其所由來者尚矣。論者但以波磔章奏為言,未足盡其微妙。約而論之,初學宜章,既成宜今。今喜牽連,章貴區別。今喜流暢,章貴頓挫。今喜放宕,章貴謹飭;今喜風標,章貴骨格;今喜姿勢,章貴嚴重;今喜難作,章貴易識;今如風雲雷雨,變化無窮、章如日月江河,迴圈一致;今喜天然,天然必出於工夫、章貴工夫,工夫必不失天然。難作者如天馬行空,雖險無怖;易識者如鴻爪印泥,至終不變。今適於大,章適於小;大適肘臂,小適指腕。今險而章逸,今奇而章偶。

今欲速,速貴能留,留則罕失;章欲緩,緩貴能走,走則不滯。今收筆故抑,抑便就下;章收筆故揚,揚便截上;用意不同,取勢自異。今多用之尋常酬答,章輒用之鄭重文牘;所謂章草者,以草書用之章程奏事也。漢章帝詔章奏許用草書,上好下甚,遂成風氣,觀帝書是何修整,顧以下呈上而敢縱越耶?故其一種敬穆之氣,流露行間,元非忩遽可為。蓋今草任筆興所致,不害為佳;章奏必平心靜氣而為之,尚恐有失規矩而不易識,此根本上之殊點也。《筆陣圖》、《書譜》疑之,然其言可借資考證。如《羲之題後》云;草書亦復須篆勢、八份、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若急作,意思淺薄而筆即直過,唯有章草。噫!此殆欲尊重今草波及章草耳。夫章雖曰急就,又豈得令墨不入紙耶?謂[意思淺薄][筆即直過],亦非具體之論,抽象言之。淺近白事、章程書,令人易曉,輒或有之,上奏可乎哉!或者謂漢時止有此體,《閣帖》《知汝》等書,在漢時不多見,為子敬、長史以虎邱作據。而張懷瓘書斷》乃云:章草之字區分,張芝變為今草,加其流速,上下牽連,則今草始於芝,而章草為古草矣。試觀其一波三折,決非顛狂一往直前之概可比,不唯長史不能到,子敬亦膛乎望塵。不過此體書不適於奏章爾,雖詔許用,必通行已久,人多能作易識,不則又豈可強致耶?晉人今草雖不便章奏,然未有不本於章草者,假令彼時章奏許用,必不至於顛狂,蓋祥金無能躍冶也。彼時已成為一種美術,人人矜重之,觀止矣。蔑以復加矣。至唐人只重晉書,少章草一層工夫,翻欲出奇制勝,故流於顛狂,不可矜式。有學識者,多致力於行書,唐則有顏真卿,開宋四家,而蘇為冠,然偶作大草,每苦於無根底而失規模,少有能知其故者矣。行書由唐至明、清,亦雲觀止,欲外此三者,再別創一體,皆自困之道,不則野狐禪耳!故唐人有一種書,不章不今,意在兼取,字體一律而不牽連,筆劃一致而無波磔,一字一筆,如繩盤旋,略無姿勢,既非難作,又不易識、兩失章今之旨,強欲自成一家,絕無精神可貴之處。類此者,皆由於不知其層纍曲折,梢用功力,便欲外古人,異前程,而奇觚一新,予雖不敏,思過半矣。不甘為時代所汩沒,特感功力未至,乃病臂不任書,又困于時地,交通不便,少有同志研究,而今老矣。嘗有詩雲:[佉盧飛舞遍人間,片假亦從東海還;赴急原非無國字,漢章雅命令重頒。]意在斯乎!意在斯乎!既著《急就考正》複為此論,非敢問世,聊示後昆,俾知所致力雲爾! 
民國二十二年癸酉仲春積鐵老人王世鏜作 

 

附錄:章草名家--王世鏜書于母行述全文(請點選 )


王世鏜(王魯生)書于母行述(先伯母房太夫人行述)封面

王世鏜(王魯生)書于母行述(先伯母房太夫人行述)內文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incipal212&aid=5919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