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學于右任先生標準草書
2011/11/04 20:16:26瀏覽1591|回應0|推薦2

「如何學于右任先生標準草書」全文  劉延濤 

資料來源:

聯貫出版社編輯部(1974)。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台北市:聯貫。


附錄:劉延濤的書法藝術(請點選)

一、簡介:

()作者簡介:
 
劉延濤先生(1908-1998)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34 年農曆二月,劉延濤接獲于右任電報,進入監察院,正式成為于右任私人秘書,協助推展標準草書、制定標準草書凡例與符號,是于右任先生最得力的助手。他的書法無論行書、草書都酷似于先生。標準草書集字雙鉤百衲本就是劉先生的傑作。劉先生為標準草書寫過三篇後序,分別作於193619531967年,是闡述標準草書的精典篇章。劉先生可謂對標準草書知之最詳的人,由其娓娓道來,可讓我們對學習標準草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草書正解:

草書不是潦草、不敬的文字,草書是最進步的文字。標準草書乃是「從古先聖哲千餘年的演進當中,歸納出來的有條不紊,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草法」。標準草書推行之宗旨在實用。

()草書易寫:

標準草書社在于右任先生主持下,為我們澈底研究了歷代草書的文獻,為我們訂出了代表符號與範例,並經過十次的修訂,完成了標準草書。于右任先生並且親自為我們書寫了標準草書的範本供我們參考。

()于書難學:

但是學標準草書而要學到于先生的境地,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注意個人氣魄的修養,其次要在學問事功上致力,最後則要在「活」上用功夫。

二、全文:(藍色標題為joy所加)

(
)標準草書深入民間:

標準草書的問世,從25年到現在(1956),雖然已有將近20年的歷史,但皆是自由的向國人傳播,並沒有假借一點政府的力量來推動。而學校與部隊中間以及社會人士仰慕于先生的書法,而學習標準草書的,則不計其數。民國33年正月,我在由河南經陝西至重慶的道上,發現很多地方都有用標準草書寫春聯的,可見標準草書己經深入民間了。

()標準草書的價值在實用:

但是不容諱言的,很多人學習標準草書的興趣,還是由於仰慕于生的書法而引起的,對於標準草書本身的價值,恐怕真正認識的還不太多。所以在這裡我要特別提出而使學人注意的是:于先生的書法雖然在藝術方面有著最高的地位,但他提倡標準草書,則是為的實用。

()學于草書成功三要素:

不過就藝術方面而論,學于先生字者雖多,而學成功者也並不多,這是什麼原因呢?這裡我想舉出三點以供參考:

1.沈雄之氣:

惲南田常說,看關同畫,使人想見北地沈雄之氣。我們看于先生的字,也有此感。所以學于先生的字,而不得其沈雄之氣,最工也不過是僅得其貌。這種沈雄之氣,固是作者精神的表現,而細研于先生的草書,有很多地方,有北碑與漢隸意味(如魏誌與夏承碑)。這是學于先生草書所應首先知道的。

2.學問事功:

唐寅從周臣學畫,若講功力,周臣過唐甚遠,而唐寅竟掩周臣之名。論者謂是唐寅胸中多周臣數萬卷書的緣故。有諸內形諸外,這是中國藝術的特色。所以學于先生書者,也應當在于先生的學問事功方面著想。

3.活:

我曾在于先生臨標準草書後序文內,有關於「活」的敘述,現在把它引在這裡:『先生以餘事作書,聲滿宇內,然因愛為好,人之恆情,每皆知其愛而不知其所以愛,知其善而不知其所以善也!吾以廁立草社,時聆教言,謹以所知,略為闡述,就正於世之慕于先生者書法者!

(1)   筆活與筆死:

先生常告社人,選字勿取死筆,鉤字勿作死筆,曰:「二王之書,未必皆巧,而各有其趣;甚者愈拙而愈妍,以其筆筆皆活,隨意可生姿態也!試以紙覆古人名帖仿書之,點畫部位無差也,而妍媸懸殊者,筆活與筆死也。」

(2)   多寫便易活:

又多抄書曰:「抄書可增人文思,而尤多習於實用之字,書,書法無他巧,多寫便工。」多寫則熟而筆活矣。又指示致「活」之道曰:「習草書,自能參悟。」蓋能草而行,則組織不亂,能行而楷,則筆易活也。

(3)   中正不失自然:

古今論執筆法者,立名甚繁,造語玄奇,研習雖廣,反不知所主,且至不能執筆;先生則曰:「執筆無定法,而以中正不失自然為上。」中正者,筆中而坐正也。嘗闢世之愛以一己執筆方法繩人者曰:「人之習慣不同,生理或殊,強其所難,則違於自然,而失轉運之機!」以自然為歸,欲其「活」也,觀此數事,知先生次道所最忌者,厥惟「死筆」。』

(4)論書金丹一「活」字:

『故字中有死筆,則為偏廢。世有以偏廢為美者乎?字而筆筆皆活,則不蘄美之美;亦如活潑健康之人,自有其美,不必「有南威之容,乃可論於淑媛」也!故無死筆,實為書法中之無上要義,「活」之一字,亦即先生論書之一字金丹!』所以一個字裡邊只要沒有死筆,就自然可愛,自然不俗。學于先生字,也就要從這「活」手上用心。

所以學標準草是件很容易的事,學標準草書而要學到于先生的境地,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是先要注意人氣魄的修養,再要在學問事功上致力,最後在「活」上用功。

()學草書為成就大業:

庾元威論書:「所學正書,宜以殷鈞,范懷約為主,方正循紀,修短合度;所學草書,宜以張融、王僧虔為則,體用得法,意氣有餘;章表牋書,於斯足矣。夫才能則關性分,耽嗜殊妨大業!」于先生的草書並未妨害他的大業;反之,他的「大業」,益增加其書的地位。尤其是于先生的標準草書,是要為大家節省時間,使大家能以優裕的從事於「大業」的奮鬥的。若只在形蹟上來學習于先生的書法,不獨失了于先生提倡標準草書的初衷,而且也決不會成功的!

()細說草書正解:

所以于先生388月在重慶的北溫泉,對三民主義青年團夏令營的演講中說:「我要特別告訴在座的各位,注意下列的幾點:

一、草非潦草:

草書是中國最進步的文字,它是有系統的,有組織的,不是潦草的。(因為一般人都以潦草為草,這是最大的錯誤。)

二、草非不敬:

文字只是人類思想的符號,以便利實用為主,不可再存草書通問為不敬的心理。

三、草勝於楷:

建國事業至重,時間的爭取尤為重要,吾人不可再虛擲有用之時功於楷書之錄寫。

四、所謂標準:

是拿古人的草法作標準的,是從古先聖哲千餘年的演進當中,歸納出來的有條不紊,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草法。

()以個人「大業」提高書法境地:

『諸位同志都是青年團的團員,當知自己對於建國事業所負責任是如何的重大。這次,總裁所給大家的訓詞,也還是以「認清國家前途,時代的要求,和我們自身的責任」,諄諄勸勉。今天我特別為諸位講這個題目,也是深念諸位責任的重大,工作的繁劇,而為諸位貢獻一種適應此大時代生活進取的利器!並望諸位將此利器,轉贈大眾!』

總之,標準草書,為過去草書作一總結帳,為將來文字開一新道路,尚望國人協力邁進!以于先生提倡標準草書的心理來學于先生的書法,以個人的「大業」來提高書法的境地,才是真正的善學于先生者!


附圖:于右任先生與高足劉延濤.胡公石公、李普同照片


資料來源:劉延濤的書法p301


日本高崎書道會創立八十周年紀念書法展特輯第一版

刊登于右任先生與劉延濤、胡公石、李普同先生簡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incipal212&aid=58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