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遊記與八識
2011/08/26 19:26:38瀏覽1450|回應0|推薦0

一、〈西遊記〉巧妙演義唯識學

資料來源:

林中治(1999)生命的起源:西遊記與唯識()  (可點選)。台北市:大圓。

一般人都認為〈西遊記〉只是一部神怪小說,其實書中幾個人物,如: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便詮釋了完整的唯識道理,例如:唐三藏代表第八阿賴耶識、孫悟空代表第六意識、沙和尚代表第七識、豬八戒則代表前五識等。整部〈西遊記〉的故事內容,正是描述佛法修行的功夫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境界,書中都有一針見血的描述。

二、好一個修道人!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Q6dkrEaRCRviYyNr_YyY/article?mid=12&next=5&l=f&fid=5

相信我們都曉得,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

但是,這本書是一位有修證功夫的成就者所撰寫

內容囊括眾多!

有唯識學、修道中所遇到的難關(見地、色身、次第)………等。

實在了不起!Orz

因為當時明朝的主流文體為~小說

而作者能把艱澀、注重邏輯排列、文字用法的唯識學

用故事的方式,表達出來。功德無量,也真苦了這位作者!

何以見得?

前五識~作者給他的名字是天蓬元帥豬八戒(二師兄)

第六意識~名字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大師兄)

末那識~沙悟淨(染汙、我執)

阿賴耶識~唐三藏(能藏、所藏;執藏)

前五識該戒的(八關齋戒)

第六意識要悟空,末那識要悟淨

三藏是阿賴耶識的功能

途中遇到的鬼怪~白骨精、蜘蛛精…………

都是在修證過程中的次第~白骨觀、不淨觀………

悟空為何與牛魔王是拜把兄弟?

因為我們的思想觀念,拗起來的時候同牛一樣~固執,暴躁。

孫悟空大鬧天庭、胡作非為,但取經(證道)還得靠他(轉識成智)

不增不減,胡鬧(妄想)是他的本性,他不伶俐~道也難成

還有很多很多可以參悟的。

我只能說:作者太有智慧了!

是宣揚佛法最成功的成就者之一~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書

我也尚在研究這本名著

有興趣者一同來吧!

三、西遊記之唯識師徒(google,請點選)

資料來源:大貓的佛道朋友會所首頁:http://www.bigcat185.net/index.php


1.
前五識(眼耳算舌身識):豬八戒

以唯識來表現,豬八戒就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豬八戒叫悟能,前五識並不能分別事物,要配合到第六第七識,才有完成事情的能力。轉識成智之後,稱為「成所作智」。完成要做的事情,就是能的表現。

豬八戒在西遊記中是愛吃懶做,愛睡覺,好色,這都是人的五蘊身的作用。同時豬是胎生的,同人一樣,基本上就是欲性的呈現。

他的武器是個九齒釘耙,為甚麼不是七,不是八是九呢?原來我們的五蘊身上一共有十個窟窿,出生之後用了九竅,一竅不通。眼耳鼻口七竅,加上肛門及生殖器,共九,還有一個就是肚臍,出生後就不用了。至於九齒釘耙,有一個洞在後面以塞上把柄的,有了柄才能使用。所以我們的五蘊身就像被豬八戒的九齒釘耙釘過一樣,有九個竅。

前五識照境,照得的是現量性境。現量性境本來無分別,對境未起任何愛惡,其實連內外都未有分。這個能照境的「照性」,在唯識而言是阿賴耶識所起的功能,即是「見分」,相對的是「相分(一切事物的形相)」。見相二分同時生起,生起的功能同是阿賴耶識種子所變。見分是能緣,相分是所緣。本來見相二分在阿賴耶識中是自識緣自識,並無外境內識的分別。根本連「外境內識」的名相都未有。這即是現量性境的本質,「識無外境」,「唯識無境」,等等都是這個形容。但第七識的見分(每個識都有見相二分的結構)執著第八識的這個見分起了個「我相」(我相即是照見甚麼都認為是我所作),又回頭再緣第八識見分的「境」,就形成了「俱生我執」。第七識的功能就是第六識的表現,所以第六識就以第七識的「我」為分別一切事物的本源(亦即是我相的分別)。先將一切事物分開為「我」、「它」或「他」,再將事物(境)分成「我的所樂境」「我的所厭境」,這就做成了「外境」,而自己身體這個「我身境在這一頭」,其他人及事物在「外頭」,於是就起了「分別我執」。

見分這「照性」只是能照,這種功能本來亦無分「見」、「聞」、「觸」、「嘗」、「嗅」等性,但因為「相分」同時生起了五蘊身的相,有了這個五蘊身,就有了眼耳鼻舌身等識,就將「照性」分為「見性、聞性、觸性、嘗性、嗅性」。於是我們就以為這個世界就是「色、聲、香、味、觸」組成。又因為是透過這個五蘊身向「外」照,於是就有了外境內識,同時亦將「照性」忘記了,只執著色聲香味觸這等相分。再加上第六識的「法」,一些抽象的(即是非前五識所緣)境,就胡裡胡塗的輪迴下去,一生人都在追求色、聲、香、味、觸、法(幻想)。

2.第六識(意識):孫悟空

孫悟空在西遊記是最活躍的角色,也是最有詳盡描述的角色。由他出生於石頭迸裂,乃至到跟菩提老祖學法,大鬧天宮,大鬧龍宮地府,看得讀者非常過癮,原來是我們個人的寫照。故事說老孫是吸收過日月精華,從石頭迸出,不是胎生的,我們的第六識正是如此。在娘胎中,第六識其實已經具足,但還不能起用,要等從娘胎出來了,一接觸到外邊世界,就有了感受,產生執取,第六意識就慢慢被引發出來,所以第六意識不是胎生的,是由生存環境迸發出來的。

孫悟空所用的武器叫「如意金箍棒」,「如」是依據或像,「意」是「我」這一念(其實第七識我執才是意識,但第六識是第七識的表現,所以一般叫第六識做意識以分別第七識的我執),「金箍」即是「我執」與「法執」的纏縛,像箍一樣。成條如意金箍棒就有著「依我意」的意思,如果有人事物不合我意,就一棒打過去,全部都成了第六意識的內容。其實我們每天做人做事,不就好像在耍如意金箍棒?現代社會,個個人都講自由,個人主義,我行我素,有不滿意就投訴,取諦,甚至為了個人利益,犧牲大眾利益,不就是如意棒在亂掃一通?加上了兩邊的金箍,我執法執就緊緊的纏縛著,有如銅牆鐵壁,即是我們我執法執的成見,是如何的固執,牢不可破!老孫大鬧天宮,搞亂龍宮地府,是比喻我們的不滿現實,時時刻刻和別人過不去,吃飽飯無事做之餘,就要大鬧一番,上天下地的鬧,正如在現在的網絡世界的寫照!

老孫的名字叫悟空,是菩提老祖給他,唐三藏又給他「行者」,即是修行的人,修定,入定時第六識沉下,才能夠體證空性「悟空」。第六識的「分別心」,「攀緣心」,轉識成智後就稱為「妙觀察智」,觀察到甚麼呢?就是「空」,所以老孫又叫「悟空」。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為之「行」,在「行」之中觀察空性,即是世俗勝義雙運,這亦是「悟空」,「行者」的真正意思。

3.第七識(未那識)花和尚

在西遊記裡的花和尚代表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又叫「染污識」,染污即是自私心的染污,只有在末那識轉了成「平等性智」以後,就淨而不染了。所以沙和尚法號「悟淨」,就是說末那識本來是淨的,但因為有了「我執」,習氣業力才把它染污了。有了「我執」,第六識對外境做分別時就以「我」為分別的主動。即是善、惡、喜、厭,都是以「我」的經驗,習氣所定,所以第七識又是第六識的「染淨依」。

沙和尚是從流沙河處來的水怪,專吃人,他脖子上掛了一串骷髏串,這些就是吃了的人留下來的。我們因為有「我執」,所以就要犧牲其他人才能夠維持這個「自我」。我們一直都是以「我」為中心,例如我要舒服,我要生存,我要做功德。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要犧牲別人。雖然其中也有利益別人的事,但比起上來,都是以「我」為尊,是必然選擇。修學佛法,認識「我執」是第一步,不能認識「我執」,所修佛法都是為「我」而修,其實是與佛法的「無我」相違。密教注重發菩提心、供養心,與「我執」有絕對關系。

沙和尚用的武器是「寶杖」,又叫「降魔杖」,平時是用來挑行李的。沙和尚這個第七識的我相我執,在內的一半在第八識,為「俱生我執」,在外的一半是「分別我執」,在第六識,所以他一擔兩頭分。在故事中,沙和尚很少離開唐三藏的,化緣打妖精都是悟空悟能去做,他總是待在師父身邊保護。即是第七識是執持著第八識的見分,起為「我相」。

4.第八識(阿賴耶識):唐三藏

西遊記的唐三藏並非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唐玄奘,雖然二者有著極相似的地方。事實上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先生是參照唐玄奘法師的事蹟寫成。

有很多人認為西遊記的內容是誹謗唐玄奘法師,因為西遊記中的唐三藏是善惡不分,非常無能,孫悟空不在身邊時就六神無主,只會唉聲嘆氣。其實如果將西遊記深讀一下,就知西遊記是一本唯識學鉅箸,將佛法唯識融合在整個故事之中。

西遊記的唐三藏所代表的是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性質是「無覆無記」;它本身的功能並不出主意,也沒有成見,所以是「無覆」。它也不分別善惡,所以是「無記」。這即是唐三藏的寫照,既無能,又好壞不分。

唐三藏的白馬,並非普通的馬,是龍變的龍馬。這隻馬總是馱著唐三藏走,兩者是不分開的,這即是第七識的見分執著第八識的見分。唐三藏本來的坐騎是唐太宗所賜的凡馬,凡馬即是「分別我執」。到龍王三太子變成龍馬,即是「分別我執」的轉化。唐三藏取西經其實是比喻見道後的「修道」及「無間道」,所以凡馬的分別我執就變成龍馬,因為分別我執在見道位時轉化,但俱生我執這隻龍馬猶在。所以這隻馬(凡及龍都是)即是比喻第七識見分執持第八識見分起了個「我相」這個俱生及分別我執。

「我相」之中,有一半屬於「有覆」,即是「分別我執」在第七識。有一半屬於「無覆」即是「俱生我執」,覆即是自私的意思。見道時先轉化「有覆」這部份,「無覆」這部份是屬於阿賴耶識,要到「不動地前才捨藏」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俱生我執才轉化。所以到取經成功,龍馬才得以化龍升天。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incipal212&aid=55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