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詩經十五國風新解之一:周南
2011/06/18 16:45:13瀏覽458|回應0|推薦1

資料來源:

蘭丁(2011)。詩心雕龍:十五國風論箋。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

附錄:詩經十五國風新解之二:召南(請點選)

一、作者簡介:

蘭丁,為作者筆名,男,1928年生。原籍廣東。

(一)學歷:

1947年留學法國,先後在法國巴黎大學理學院數學系、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院、法國國立政治科學學院分別修概率論、計量經濟學及公共財政學。

(二)經歷:

1955年任新加坡南洋商報駐巴黎及西歐記者、法國:ESPRIT月刊特約撰稿人並參加該刊編輯部工作。


1966
年回國,定居北京。

1973
年,受中國政府派遣,任聯合國中國副秘書長特別助理。

1980年奉調回國後,歷任:國家進出口及外資管理委員會國際合作局美大處處長,對外經濟貿易部國際聯絡局第六處處長。

1985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並參加中國對關稅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談判專家組的工作。

1990年離休。

(三)專書著作:

1998年起研究《周易》。


2007年出版了周易:追尋失落的文明

2011年出版
詩心雕龍:十五國風論箋。


二、作者寫作本書觀點:


(
)以史解詩:

前人說
詩無達詁,其實,真正問題不在文字訓詁。語言文字既有時代性也有社會性,撇開對時代和社會、人性的理解,光靠文字訓詁是讀不懂古書的。 風》詩是春秋前期,的作品,講的是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人和事。脫離開春秋時代和社會,便無法解釋詩中的人和事,而這些人和事正體現著春秋社會的精神和實質。

(
)面對變風:

春秋是一個失落的時代,西周國家淪亡,宗法統治結構土崩瓦解。舊中國儒家是站在西周王朝的立場說話的,春秋只是
禮崩樂壞。漢儒把自己幻想成是周公旦的化身,把文、武、周公盛世的再現作為自己的理想,而將希望寄托在《周南》、《召南》的所謂風上面,對其他的風,似乎一無可取。其實,盛世再現的契機,不在二《南》,而在《魏風》、 唐風》。歷史明白告訴我們,周人的沒落只是事情的一面,三晉的崛起,才是春秋時代的主旋律。應該說,十五國風全是風,沒落是變,崛起也是變。就社會而言,有沒落才有崛起,在沒落和崛起的旋渦中尋找自己的道路,這是人性,  詩經》所體現的,就是,也只能是這些。而三千年來,真正明白這一點的只有一個人,一位高人︰吳國的延陵季子。


()論述興亡:

半部《詩經》說的是我們民族的興亡,而本書嘗試論述的正是沒落和崛起這一複雜命題。當然,《國風》止于春秋上半期,而的騰飛則始于戰國,這將是另一部書的課題,我將繼續對我們這個古代社會進行現代的思考,只要我還活著。

三、周南是周公後代的南遷史詩:

()周公及兒子受封:

周成王封周公旦於岐
(陝西岐山縣),封周公的大兒子伯禽於魯。周公其他六個兒子也都受王分封,也就是凡、蔣、邢、茅、胙、祭六姓。


(
)周公受封本支也稱尹氏:


周公本支留在岐山,族長就是周公最小的兒子「明保」
(保是官職名),康王時命他「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也就是叫他總理全部的民政事務,所以「尹」就成為周公本支後代的世職。按古代以官為氏的習慣,周公本支可稱為「尹氏」。

()周定公之族南遷:

周厲王時,周定公和召穆公還是天子的中流砥柱,但是到了周幽王時,周、召二族就受到了排擠,因此,周公本支之族南遷到了淮水之南,同周公之族的另一分支蔣國會合建立「周南」。

四、「周南」詩共11篇,各篇大意及詩文內容如下:

()關睢:男婚(南遷第一代與土著)

講述南遷後第一代周南公在當地物色一位合意的配偶之艱難曲折過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註解:

1.君子:詩經中的君子都是指國君、君主,沒有例外。這裡指新立的國君周南王。

2.鐘鼓:周南王是周公旦之後,使用文王辟雍之樂是周公之族本支的特權。

3.求之不得、寤寐ㄇㄟˋ 思服:不是姑娘不答應,而是君子眼界太高,左看右看沒有他滿意的。因為他要找的是一位賢能美貌,又對他事業有幫助的異姓配偶。

4.參差ㄘ荇ㄒㄧㄥˋ菜,左右流之:指想採荇菜,但卻是看著荇菜左右流過去,不肯動手,就是看不上眼嘛!

5.采之、芼ㄇㄠˋ
之:從流而不動到左挑右揀,真是費盡心思。周南之地本是淮夷居住的地區,華夏族很少,又因同姓不婚,故想要找一位能合兩姓之好的政治合作聯姻,真的是很困難!

()葛覃:女嫁(南遷第一代與土著)

講述周南貴族本來嬌貴的女孩要出嫁到地方大族,許多事情都要小心在意。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旋于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我私,

薄澣我衣。害澣害否?歸寧父母。

註解:

1.覃:蔓延。

2.
施:一ˋ,延及。

3.
濩:ㄏㄨㄛˋ,煮。

4.
絺:ㄔ,細葛布。

5.
綌:ㄒㄧˋ ,粗葛布。

6.
斁:一ˋ ,討厭。

7.
澣:ㄏㄨㄢˇ ,同浣,洗滌。

8.
害:ㄏㄜˊ ,同何。

(
)卷耳:敦親(南遷第一代與同宗)

講述周南君主想要打破孤立,不甘被邊緣化,派遣詩使,帶著禮品(金罍、兕觥)北上聯繫魯、凡、邢、茅、胙、祭諸親族,企圖恢復或重親確立本族在周公後裔親族中大宗的地位(寘彼周行)

采采卷耳,不盈頃ㄑㄧㄥ筐。

嗟我懷人,寘ㄓˋ 彼周行ㄏㄤˊ

陟ㄓˋ 彼崔嵬ㄨㄟˊ,我馬虺ㄏㄨㄟ隤ㄊㄨㄟˊ

我姑酌彼金罍ㄌㄟˊ ,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我姑酌彼兕ㄙˋ 觥ㄍㄨ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ㄐㄩ矣,我馬瘏ㄊㄨˊ 矣,

我僕痡ㄆㄨ矣,云何吁ㄒㄩ矣!

()樛木:睦鄰(南遷第一代與土著)

講述周南對土著居民行實行積極的睦鄰、親善之懷柔政策。


南有樛ㄐㄧㄡ木,葛藟ㄌㄟˇ 纍ㄌㄟˊ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註解:

1.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周公本支遷居淮南,此地大小土著紛紛向它表示親附。

2.樂只君子:
南公十分高興。


3.綏之、將之、成之:
安撫、扶持、援助他們。

()螽斯:生育(南遷第一代生育第二代)

講述周南和親睦鄰、生活隱定後,人口開始增長,顯現出人丁興旺的景象。

螽ㄓㄨㄥ斯羽,詵ㄕㄣ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ㄏㄨㄥ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ㄧ揖ㄧ兮,宜爾子孫,蟄ㄓˊ 蟄兮。

()桃夭:嫁女(南遷第二代女孩長大了)

講述周南的女孩子們長大了,應該是找合適的好人家出嫁
(之子于歸)的時候了。

桃之夭夭,灼ㄓㄨㄛˊ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ㄈㄣˊ 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ㄓㄣ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兔罝:育男(南遷第二代男孩長大了)

講述周南公喜歡同男孩子一起獵虎、悉心教育他們成為保家衛國的好幫手。

肅肅兔罝ㄐㄩ,椓ㄓㄨㄛˊ之丁ㄓㄥ丁,赳ㄐㄧㄡ赳武夫,公侯干城。

肅肅兔罝,施于中逵ㄎㄨㄟˊ,赳赳武夫,公侯好仇ㄑㄧㄡˊ

肅肅兔罝,施一ˋ 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註解:

1.兔苴:原文應作菟苴,菟是動物,南國方言稱老虎為于菟。菟苴就是捕老虎的網。

2.肅肅菟苴:
捕捉老虎的網得用網眼很細密的(肅肅),用橛子把它釘在野外稍微高平的地上或釘在林中。

()芣苢:增產(南遷第二代女孩生育了)

講述周南之邦已度過他們艱困的日子,婦女們採車前草,渴望多生子孩子。

采采芣ㄈㄡˊ苡 |ˇ,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ㄉㄨㄛˊ之,采采芣苡,薄言捋ㄌㄩˇ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ㄐ|ㄝˊ之,采采芣苡,薄言襭ㄒ|ㄝˊ之。

()漢廣:聯姻(南遷第二代與召南族)

講述周南之族希望能和召南貴族女子合兩姓之好,哪怕砍柴、餵馬也心甘情願。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ㄑ|ㄠˊ翹錯薪,言刈一ˋ 其楚。之子于歸,言秣ㄇㄛˋ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ㄌㄡˊ。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汝墳:朝王(南遷第一代與周平王)

講述周平王東的消息傳到周南,周南公立刻前往成周
(洛陽)朝拜的情景。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ㄋ|ˋ如調ㄊㄧㄠˊ飢。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舫ㄈㄤˊ 魚赬ㄔㄥ尾,王室如燬。雖則如燬,父母孔邇。

註解:

1.遵彼汝墳:循著汝水崖岸。

2.伐其條枚、伐其條肄:
因為沒有路,只能披荊斬棘
地前進。

3.惄如調饑:為了快走,連早飯都顧不得吃啦。

4.既見君子,不我遐棄:會面之後,平王總算沒有把周南公當成外人。

5.魴魚赬尾,王室如毀:可嘆落難的王室,困窘之態像條變色的紅尾魴魚。

6.雖則如毀,父母孔邇:當前王朝雖然有困難,但終於回歸朝庭,對周南公來說,就像回到父母身邊一樣,感到溫暖無比。

(十一)麟之趾:平反(南遷第一代與周平王)

講述周平王給周南公平反,恢復了周公之族本支的地位,周公嫡系子孫
(
)繼承周公姓氏()和成立公族()。讓他正式回歸朝廷。周南公總算修成正果。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incipal212&aid=533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