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民黨還不加快「藍光」升級?
2010/02/27 23:52:02瀏覽4593|回應17|推薦18
這一次國民黨立委補選「得一失三」,只贏了花蓮。
雖然再度敗仗也並非意外,但勝選的花蓮竟然也只小贏六千票,「票數」表現還是令人詫異。
檢討或歸咎起來必然會說,是因為各地的「投票率太低」而讓「國民黨的票沒開出來」,這確實也最最關鍵沒錯!
但話說回來,選舉不就是要看到這一張張「票」嗎?沒投給你就是沒票,什麼叫做「票沒開出來」?真的確定藍營票倉,都還在嗎?
而且這次以四縣市幾個主要指標的「投開票所」來看,確實很多藍營的票是「跑掉了」!花蓮是最明顯的,一大堆票竟然會跑到空降且投入時間短暫的蕭美琴身上。
於是,國民黨該怎麼做,才能把那些「藍澄澄的票」給呼喚出來?
打選戰最終必須仰仗「地方組織」來叫出一張張選票!如今選票流失跑得快,倘若國民黨沒能「跑得更快」,尤其沒去徹底解決這個地方動員流失選票的問題,放牛吃草的國民黨,焉能遙指接下來的「五都選舉」與「連任大選」的杏花村?


這次選後的檢討一定要快一點!對策也要快一點!才能儘快重新開機啟動。
連續兩次立委補選,雖說是地方基層的局部意向,卻也足以去窺視幾個重要推論:究竟國民黨地方上支持的「鐵票在哪」?那些預想的票,還「叫不叫得動」?失去阿扁的藍營選票,「到底有沒有外流」?
任何政黨訴求採取的強硬或柔軟、熱度或冷調,其實都應該要能落實到「選票」為核心價值;雖然不是一味去討好選民或遷就選票,但民眾的肯定支持倘若不是落實在選票上,如同電腦當機,那又有何用?
特別是所謂「政黨改革」本身,不能只是照著抽象的民主價值與理想輪廓,用繪圖軟體並打造一間芭比與肯尼從此幸福美滿過日子的美麗樣品屋。
想要樹立民主良好的各種制度、風氣與信念,那是「政府」的角色。
至於政黨本身,始終都應該是為了「選票與勝選」,而嚴密建構的戰鬥機器才對。
這十多年來,國民黨自身基層的組織動員能力,隨著選舉文化充滿金錢動員的風氣不再,原本「有權、有錢」的基層幹部,失去了向心,也不再能同步!這也已經在最近接連三次的地方選舉中,更為明顯暴露出來的事實。
因此國民黨的改革,不能只是一味考慮在理念忠誠上「畫餅充飢」,必須想想:流動在整個政黨組織,並且影響脈及所有層面的「血液養分」,倘若不再是過去以「利益」掛帥的紅血球?那應該是由什麼來替代?
基層上的很多事,不能靠政府在中央,自以為做出不少政績而可以自我安慰。
基層絕對要靠「動員」!無論是中央施政、地方政績、候選人訴求都好,國民黨一定要儘快找到今後選舉中,真正與「基層動員選票」能有效連結的「新能量」才行。
連對政治沒興趣只想打電玩的年輕人也都會懂得問,國民黨現在的「能量」「功力」與「武器」,是什麼?


尤其是如今「時間」堪稱非常緊迫,真正從中央到地方的全面動員,下一個「五都選舉」仔細算算可說已經到了「倒數計時」的地步!
這裡早就不是能夠「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的品茗談心套交情。
國民黨如今應該改採積極重整基層組織的「掌握」,而非客氣尋求基層組織的「向心」!如此才能將中央的意志直接貫穿到底層民心,而不致像最近多次的選戰中,「連地方黨部的能量,都被有心的『中間人』給攔截走」!
改革一旦因為時間底限,而改採十倍速推進,那就必須等同迅捷的「實戰任務」,採取「結構簡單、任務清晰、功過分明」的輕編組、高密度態勢!
尤其國民黨的地方黨部,早已不像過去,自身能有相當充沛的「選戰資源(經費)」在手中,在地方上平日穿梭折衝協調來發揮的影響力也漸弱很多。
因此國民黨的改革,特別是即使是地方黨部的功能任務,應該更明確的鎖定成:「為了打選戰,開展出平日各種佈局」的戰鬥主體。
地方黨部,不能在像過去,永遠是「沒事上門閒磕牙」的場所,今後任務的導向與計畫的實行,應當要十倍速的運轉,才來得及、才打得贏!


國民黨基層要改革加速,「能量」靠什麼呢?靠嘴巴說民主政治的「大道理」?
毫無疑問,真正能驅動地方,無論是團體、樁腳,乃至民眾觀感的,說白了,依然要仰賴最重要的「執政資源優勢」!
最令人擔心的,是那種把自己搞的「一窮而白」,卻又要求自家人「賣命到底」的改革訴求!文人上戰場,民主夢幻的春花秋月,拜託免了吧!
無論政府、政黨乃至企業集團的所謂改革,都是為了生存競爭,而去「重新創造資源、有效調整分配」。
而作為一個維持自身「執政優勢」的政黨,除了將「執政資源」為廣大社會民眾同謀平等福利之際,如何也能在地方施政上,有計畫的展現出準確的「地方政績表現」,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再也沒有能「國庫通黨庫」了!但任何具體的政績表現,坦白說,在此都會牽涉到非常現實且充滿排他性的「預算、項目」的問題。
國民黨執政經常犯的「挨打」,往往體現在中央政府預算從中央到地方的撥發,結果卻是「政績被攔截」「民怨被移轉」,經常搞得「兩面不是人」的窘境。
然而,執政的預算經費,卻是目前放眼望去,國民黨因為執政而有的唯一資源優勢!
國民黨不能消極的,只認為可以單靠黨籍縣市長的施政表現,看看執政的桃園輸得夠慘了吧!而對於民進黨執政縣市,也不能鴕鳥心態的以為更要巴結遷就,才能體現大黨風範。
更準確的去以執政的資源優勢,在地方政績表現上創造出「超越在野黨」的意識訴求,一方面才能培養已經相對落敗的地方人才與勢力,另方面,也才有機會藉由政治資源的準確分配,真正「馴服」地方上的「派系爭議與利益衝突」。


對此,國民黨的地方黨部,可以扮演並創造出「地方」與「中央」即使是分屬不同政黨的衝突下,獨特的「第三條路」!
國民黨地方黨部應該可以調整出幾個新重點,比如:

1. 更主動的去發掘「基層民怨」,並協助對地方或中央來反應解決。
國民黨地方黨部,長年為人詬病的是「靠掛」地方政治派系勢力,而非站在「民眾這邊」。多年來我認識許多努力幫民眾協調解決問題的基層黨工,甚至會被黨部主委批評「幹嘛得罪人」?
地方黨部的影響力,應該瞄準「民怨」;如果只是像現在,大多是穿梭地方派系勢力的「哈巴狗」,豈能對基層民眾有任何動員能力?地方黨部的反應速度,倘若比「公務人員」還要慢,那要這個黨部幹嘛?
同樣換個角度,倘若地方黨部能比縣市政府的公務機構反應速度還快,這在伸入民意的影響力與風向掌握,必然會更快!

2. 更深度的伸向地方民間團體,並且協助創造資源。
像是可以積極結盟基層草根的NPO、NGO,甚至長期幫助社福團體、青年團體,爭取來自中央專案補助的預算經費。
這是繞過縣市政府經常會有「衙門心態」並掌握民意的捷徑。如果能做到,民眾任何事情,都會想「先找國民黨商量」,那應該就是大成功了吧!
而地方黨部除了要懂得「認真做」,也要能夠大方坦然的「搶功勞」!默默躲在地方首長背後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地方黨部也不能再靠「選舉撒錢扮大爺」的時代,如今要靠拼命做出「政黨服務品牌」才能打動選民。

3.最重要的,是國民黨在地方黨部的人力資源結構調整。
地方黨部改革一定要重新定義,原本長期幾乎都是「民代、村里鄰長」為黨部基層幹部與責任區,重新以「影響實力、熱心程度」去選擇真正的國民黨「基層骨幹」!
這對於以花蓮縣為例,地方黨部的體系架構,一旦等同行政區域體系,自然全都會被縣長行政體系與預算經費給「收買殆盡」。
今後地方黨部在整個人力資源上,要有「平行於行政體系」的差異空間,才能補足架構死角,避免資源分配的階層意識,且能防範地方黨部再次被利益策反。


對於這次立委補選再度失利,樂觀的角度,當然是對國民黨「又一當頭棒喝」!
而這無情的狠敲一棍,也才能讓國民黨更嚴肅的會去整軍經武,面對未來更大的、更決定性的選舉戰役。
每次提起「改革」,在台灣總是習慣以「從長計議」而屢屢擱置了最好的時機。
政府提出的政策,或許可以考量方方面面而從長計議;但以「執政殊死戰」為存在前提的國民黨,已經沒有時間的優渥本錢,再繼續東張西望。
任何因應選舉準備的「戰略」,終究要體現在中央到地方黨部的功能結構,由此也才能有效的貫徹選戰開打後,各種包括文宣與動員的各項「戰術」。
已經輸了一回又輸一回,那不就趕快加速後續的改革行動吧!不改革,不就繼續輸更慘?特別是選票已經在暗自跑掉了,國民黨還不趕快跑得比民意還快?
國民黨如今需要的改革,不能只是守成播放的DVD等級,而必須能夠體現真正的改革力度,展現「藍光」的十倍速等級吧!
將真正的施政表現與執政信心,重新大容量的以藍光Blue-Ray「燒錄」在民眾的意識之中,最終影響到民眾投入選票的那一刻。這是真的不能再等了!
國民黨,快跑快跑,快快跑!改革的藍光,快快升級!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81000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贏了花蓮。
2010/03/02 23:36
感謝 格主 及 王媽媽 給了 機會 !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想太多
2010/03/02 17:37

給 樓下的朋友

真的想太多~什麼馬英九的"中間路線"...導致許多中藍深藍選民不諒解,所以影響選舉結果。深藍丁丁跟深綠吱吱一樣啦,馬英九/陳水扁的屁永遠都是香的,根本不會有什麼投不下去的問題啦。又列舉了馬英九的一堆"改革",請問哪一個是已經做到的,反而是不痛不癢的綁樁地制法在打打鬧鬧下闖關成功了。還有馬政府傾中到嚇死人的中國政策叫做溫和中間路線!?

什麼叫真民主!? 就是永遠對擁有權力的政府保持懷疑的態度。請各位藍綠丁丁記住這句話。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任真朋友的抬舉
2010/03/01 01:49

感謝任真朋友的抬舉,我只談談個人不成熟的看法,抛磚引玉。我覺得目前深藍有一種錯誤的對政治形勢的判斷, 765 萬 + 過去八年辛酸和憤懣,使得他們認為應該採取強勢的手段來壓制綠色陣營的聲音,包括無需考慮綠色陣營的大陸政策和介入司法清算民進党貪污的思路實際上他們沒有看到 765 萬中有巨大的中間選民的票,最重要的是:臺灣經過 12 年的去中國化和綠化的意識形態宣揚,臺灣人的本土意識高漲,而且藍綠對比已經比 2000 年的總統大選有巨大變化,藍色的基本盤是縮小的,但是綠營的基本盤是大幅增長的,綠色的基本盤的最小值是 2008 年的 42% ,但連宋 2004 年的 49.5% 的盤中,只能顯示出藍營的基本盤很可能只剩下 46% ,馬英九應該基本上拿下了臺灣中間選民的選票,所以臺灣中間選民應該有 10% 的強大力量,而且我認為這些中間選民有兩種:純粹的經濟選民和無政黨傾向者。這些人在意識形態上我認為有些傾向本土化在兩岸政策上趨於採取保守政策(如果不是如此, 2004 大選就不應該是那樣的結局),但不是民進黨的封閉政策。

馬英九在上臺後,繼續其中間道路,是正確的,世界上任何發達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在聲望高峰時,必然是向中間移動的。而且馬英九採用的中間路線,我認為是符合實現藍營繼續執政需要的,因為左右選舉結果的中間選民的訴求和價值觀,實際上和那些成天在 TVBS 罵老馬的人是不同的。同時,馬英九展開合乎中間選民訴求的對內改革:改革國民黨地方派系,切斷既得利益,改革軍教等人員的待遇,改革黨產,吸納綠色人士入政府,不介入司法來清算民進黨,等等。這些改革加上中間化的道路,在深藍中藍的支持者中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同時 50 年一遇的天災加上 50 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動搖了中間選民的支持,在藍營內部強大反彈面前,馬英九開始或者到現在採用對戰的方式,對內對外的兩線作戰損耗了老馬幾乎所有的光環,他陷入了嚴重的政治困境。

根本的問題在於深藍中藍沒有意識到過去 8 年臺灣社會發生嚴重的綠增藍減的政治基本盤的變動,他們沒有意識到老馬的中間路線道路是實現藍營政權長期執政的根本

2012 年的結局,取決於臺灣的中間選民是否願意捍衛他們在 2008 年投票時所秉承的理念,取決於他們在“臺灣本土意識”和開放面向世界(包括中國大陸)的經濟文化之間的抉擇,當然也取決於馬英九的內政,包括經濟成長等。


連小混你給我面壁立正站好, 別去惹熊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民黨的弱點在於沒有社會力 ~~
2010/02/28 23:40

國民黨從來沒有跟社運團體跟土地有過強烈的連結 ...

這是很多人的感覺 ~~

從對岸帶來軍人跟槍桿之外 ...

跟土地的連結真的很少 ~~

以前打拼是為了一統中國...

現在好像是為了確保被中國統一 ~~

剛來時... 人少只能靠與地方派系結合來強化統治基礎 ...

結合的基礎本來就是利益 ...

頂多加上長久教育體系灌輸的中原意識 ...

套住一票人 ~~

當這兩個基礎慢慢呈現在民眾眼前時 ...

除了讓人感覺他在打混等統一之外 ...

就真的不知道他為何而戰了 ~~

國民黨如果沒有對本土的承諾 ...

人家還不如直接去跟共產黨要糖吃 ~~

這樣打混下去 ...

下一代會給他多少機會 ...

值得懷疑 ~~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國民黨繼續加油
2010/02/28 19:29

坦白說為什麼很多名嘴還會替馬英九說話,甚至

還會有人支持馬英九,那是因為馬英九的狀況和

處境,確實讓每個人看的清清楚楚,也讓人同情

馬英九的處境,而且大家都知道馬英九不像陳水

扁和民進黨那麼奸詐,又給了善良的形象,才會

讓藍營支持者認為金溥聰回來是對的,因為馬英

九身邊的確是需要壞人,吳敦義、金溥聰就是這

這樣的類型,而且馬英九選舉連四敗後,很多人

還是會同情馬英九,想必這樣的現象很奇怪吧


任真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台灣真民主」:
2010/02/28 19:17

請問「台灣真民主」:

你現在擔心2012馬的連任之路嗎?

老實說,我前些日子因為看了「未來事件交易所」的價格,心情低到谷底;後來到你網站看了你分析的「未來事件交易所」的內容之後,才寬心一些。現在不看「未來事件交易所」了。聯合報今天也寫了「未來事件交易所」的不準確度,所以那個負責人(姓童,民進黨人)應該顏面無光了。

你對2012藍軍的前途如何看呢?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過去兩年內的最嚴重問題來自這765萬票內部的分裂
2010/02/28 18:41

馬英九在過去兩年內的最嚴重問題來自這 765 萬票內部的分裂,也就是深藍中藍與淺藍和中間選民的嚴重矛盾。以 TVBS 的鐵杆老馬支持者董智森和唐湘龍這些深藍又深馬的人為代表,一方面他們要求馬英九大力推動對中國大陸的經濟關係,同時不必顧忌(我認為他們要求是不必考慮)臺灣中間選民和綠色支持者的感受;另一方面要求老馬強力介入並改革臺灣司法體系,以徹底清算民進黨過去 8 年的貪污。

當老馬謹慎地推動兩岸開放關係時,如此謹慎的步調,就已經引起臺灣中間選民的反彈和綠色分子的極大反對,老馬在過去選戰中支撐最關鍵結局的中間選民票因為經濟大環境的惡劣,水災的影響和大陸政策急劇流失後(我認為臺灣中間選民在兩岸關係上的傾向比較保守,否則 2004 大選就不會是那樣的結局),當深藍中藍的以上兩大訴求與 765 萬票中的中間選民意向有嚴重對立的時候,加上老馬未能處理好深藍代表的党國大佬連宋的關係以及國民黨本土派代表的國民黨地方派系勢力的關係這兩個重點因素,馬英九在兩大夾縫中苦苦掙扎,當遭遇重大天災時,深藍不出來為老馬辯護,老馬在過去一年的媒體戰中幾乎是失敗的。 765 萬票內部因藍色光譜的不同出現嚴重的訴求對立的時候, 765 萬成為可怕的包袱,壓得老馬喘不過氣來。深藍中藍以強大的選舉和媒體力量,在逼迫馬英九放棄中間選民的訴求,而老馬用自己的光環來抵抗,無賴天災打擊,目前他的滿意度民調中的滿意這部分,我猜測已經是多數來自于中藍淺藍的支持者。

所以,我支持老馬要回應深藍的要求,胡為真的任命就非常明顯,老馬應釋放出一部分政府和國營事業,軍隊員警中的職務給深藍,以回應深藍的訴求。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深藍的定義是什麼
2010/02/28 18:35

我在胡為真被任命時,就說過老馬必須要回歸深藍的懷抱。據孫大千說,陳學聖的票主要來自眷村,而陳學聖在其他票源(我估計是客家票和宗親票)得到很少奧援。孫大千在226晚上的中天節目的那段與師傅對話,說得令我滿感動的,當然,老沈一貫是批深藍的,正如我以前一樣。當老沈起了這個話頭後,孫大千說:“師傅和我都知道深藍的定義是什麼,深藍與國民黨的地方派系是沒有什麼利益關係的,深藍就是從他們的父輩開始,到他們的子女,一貫堅定地支援中國國民黨。”,“深藍過去的投票就是只認黨不認人”。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吹熄燈號的時候啦!
2010/02/28 13:38

馬英九 應在任内,主導完成修法,降低罷免 總統 門檻 !!


from 66.67 to 50.05 %


對付下任 泛綠總統 ?

Toma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民黨更要堅持做對的事!!
2010/02/28 08:36
這就是台灣桃園及新竹地方派系的小眉小眼------國民黨要堅持改革!!
桃園,民進黨推出的地方派系的素質爛-----國民黨犧牲的不值得,但卻是狠狠的給吳伯雄一個耳光,是好事!! 蔡英文雖然贏了----但應該要道歉的----提名的人選太爛!!
新竹,民進黨的人選很好,國民黨的犧牲值得!! 給國民黨的地方派系狠狠的一個耳光,是好事!! 彭紹瑾加油做個"理性,有理想"的國會立法委員,不要是地方利益代言人的"利委"!!
花蓮,民進黨的人選並不差,國民黨獲勝,狠狠的給小眉小眼的地方派系一個耳光,是好事!!
嘉義,民進黨推出的地方派系的人選素質不好,嘉義人民的選擇----嘉義的地方派系還有活動空間,嘉義的人民要加油!!----國民黨更要堅持做對的事!!
武器是無法防衛台灣的!!
台灣必需要靠建立"優質"運作的民主法治的政治架構引導中國改變---由"槍桿子出政權"走上經由"人民委任"架構政府運作機制----這才是台灣最佳的防衛!!
國民黨及民進黨都有責任提名"理性,有理想的優質候選人"提升民主法治的運作,建立"優質"運作的民主法治的政治架構!!
Tomas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