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她在當代藝術市場萬箭穿心
2009/11/09 14:06:59瀏覽4201|回應1|推薦28
一起自殺的社會新聞,在台灣應該算是稀鬆平常。
但不少藝術圈子的「高端階層」人士,這兩天都私下交相討論著,日前一位藝術圈名人陳綾蕙燒炭自殺身亡;而她的先生也是知名畫家張志成,被認為涉嫌「幫助」妻子自殺應該頗有內情。
陳綾蕙的遺書中,充滿著「夫妻共同結束生命,對周遭親友抱歉」的口吻。
但如今,這位滯然無言的丈夫,始終還沒有道出全部真相。尤其那個迫使陳綾蕙走上絕路的那個關鍵的「絕念」,究竟是來自何等巨大的壓力也未說清。
陳綾蕙在藝術圈子裡知名度很高,她參與了這廿幾年來台灣藝術市場的成長,乃至近幾年身為穿梭兩岸藝術圈子的指標性人物。
她的自殺,立刻在兩岸的藝術圈子引起震驚、嘆息與討論。
在藝術圈子一向交際廣闊、個性明朗的陳菱蕙,毫無事先跡象的走上絕路,背後其實可以看見一整個「藝術交易市場」的碎裂痕跡。「財務問題的缺口,終於超過負荷」被熟知內情的人士,推測為關鍵的原因。
然而,這一位名人之死,除了讓人感受到「藝術交易」的生涯確實太過「浮生若夢」之外,她的死訊更指向了藝術市場的當下此刻,那就是:「當代藝術作品」在金融風暴之後發生驚人的陡落或崩解,讓藝術市場整個「交易鍊」當中最薄弱的「經紀」環節,最終難以承重而無情斷裂!
在藝術市場曾經風華燦爛的陳綾蕙,才一轉身,便被那無情的資金數字,萬箭穿心!


像陳綾蕙這種活躍於開畫廊,從事藝術經紀路子的人,一向是「畫家/藏家」與「買家/資方」市場兩端的中間角色。
在去年金融風暴之前,亞洲以中國大陸為主的整個藝術品市場無比活絡,各家拍賣公司也屢創天價紀錄。傳統的畫廊與經紀商,除了過去的「私人交易」,後來也逐漸進入「拍賣市場」以追求最大獲利。
另一方面,來自許多鉅額投資的熱錢,也往往透過這些畫廊或經紀商,更兇狠的直接鎖定藝術創作的源頭,直接包圍特定的「畫家」,進行包裝炒作。
這幾年,藝術品,成為熱錢游資兇狠炒作的「載體」!透過藝術品進行「洗錢」「送禮貪污」的途徑,也時有所聞。
但由於市場太過活絡,甚至對於藝術品毫無概念修養的市井民眾,也有許多人像「股票散戶」一般,投入各種競拍或購買。
這當中推波助瀾的是媒體報導。但一般媒體圈子對於藝術市場的「深不可測」畢竟難有體認,新聞報導對於藝術投資所謂「保值」的特性,往往過度渲染誇大。
倘若市場只是集中在少數真正擲地有聲的「古畫」,或者諸如徐悲鴻、張大千等近現代「名家」的作品,畢竟單價已高,而且件數有限。於是,許多擁有熱錢而且純粹瞄準獲利幅度的「市場炒家」,看準了所謂的「當代藝術作品」,才有足夠的「炒作空間」。
前兩年有關當代藝術作品的市場交易,最後甚至演變成只要是四、五十歲略具知名度的當代畫家,隨便一幅作品甚至也都要上百萬、千萬的價格,並且還被屢屢往上推!
這當中熱錢資金的能量,自然首先得要透過包括陳綾蕙在內,這些對於藝術市場頗有「功力」的中間經紀商,來驅動市場的推力。
前幾年處在熱錢委託進行投資的「能量集中點」,陳綾蕙確實在台灣沈寂了的藝術市場之外,又再度有過一陣子風風火火的盛況。
2005年陳綾蕙在北京著名的「七九八」藝術區,我去參加她所開設的「帝門」畫廊的幾次展覽開幕時,見識到了她雄厚的藝術圈人脈。當時,看她嚴謹恭敬的陪著幾位低調的「金主」型人物,也同時映入我的眼簾。


然而,所謂的「當代藝術品」,向來充滿了「藝術的偏見、商業的騙局,炒作的痕跡,以及資金的豪賭」。
「當代」作品,大多指的是「現在還在世的一些畫家作品」;與「近現代」作品,那些包括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等已經作古的名家不同。
而在還沒有經過真正藝術史浪淘沙的洗禮之前,這些活生生並且多如繁星的藝術家們未被「蓋棺論定」之前,當代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與質量是否枯竭,藝術家的人品修養是否低劣,藝術家對經紀合作的市場法則是否惡意背叛」,都是陳綾蕙這些「藝術經紀人」的最大風險!
藝術市場,確實是靠「金錢」堆積起來的。但弔詭的是,藝術創作能否有「扛鼎巨作」,卻與再多的金錢也毫無關係!
事實上,這些完全可能被市場「高估航行」的當代藝術創作, 前幾年並沒有接受市場真正的考驗。於是,許多剛賣了畫、稍微賺了點錢的藝術家,馬上找自己的學生代筆,或者成日吃飯打牌玩樂,購買豪宅名車的,非常普遍。
一切在金融投資領域所看見的「泡沫現象」,在前兩年藝術交易的圈子,都可以完全看到一模一樣的景況!
於是,當投資「熱錢」因為全球金融風暴陸續抽身,整個藝術市場如同股價下跌甚至出現崩盤的現實,便瞬間毫不留情的衝擊整個當代藝術品市場!最近許多當代畫作,甚至只有原先「十分之一」不到的價格,卻也還是沒有買家青睞。


熱灶才能炒作,冷灶只會更冰冷!這是也藝術市場「翻臉如翻書」的本質。
這幾年以「投資」而非「收藏」為主流的交易市場,使得包括陳綾蕙在內的經紀商,瞬間也必須面對「弱者恆弱」的無情現實!
整個市場冷縮所產生的反作用壓力,直接衝撞著所有銜接「畫作」與「資金」當中,負責「炒作操盤」的中間環節。
這當中的畫廊或經紀商們,倘若其中有「斥資大筆收購囤積」許多當代藝術作品的人,必然將因此嚴重套牢!如果是幫「金主」負責操作,特別是當初說得天花亂墜,如今讓金主嚴重套牢的畫廊經紀商,都將會面臨巨大壓力!
藝術品的一種市場的現實法則,那就是:當你想「購買」時,幾乎都是屢屢天價;但當你想要「變現」時,卻是屢屢殺低,還乏人問津。
因為,藝術市場的「賣方/作品」與「買方/資金」兩端其實很單純,但一向在其中炒作追高、掀起滔天巨浪的所謂「經紀、中間商、掮客」層面,倘若面對市場的驟冷,卻也很容易讓自己深深的陷入無底的泥淖之中。
經紀商的慘烈是,當初你要買時殺低了別人的價,此刻你有財務困境想脫手,別人更是如同禿鷹豺狼環伺,等著啃你的骨!
今年以來,藝術市場的強烈冷縮,再加上許多當代藝術家本身,也確實不是什麼「名門大家」;藝術市場如今讓一百萬的作品,甚至連十萬也乏人問津。這種可怕的資金與成本的落差,要叫專門炒作當代藝術作品的畫廊或者藝術經紀人,何以為繼?


陳綾蕙的死因還有待調查,但她身為指標性的市場人物,那如同迷霧般來自藝術市場的無形狙殺,便是這般早有跡象。
真正瞭解藝術品市場的高手都知道,除非是「收而藏之」,否則那些此起彼落的「交易」之中,哪裡會有「美學」與「品味」?藝術品在商業領域中公開,若不是一種富人們透過文化展現的「自豪傲慢」,便自始至終是存在於某個金錢迷局永無止盡的「殺戮戰場」。
每次都是透過媒體報導,看見某某拍品創下天價,投資者/收藏者最終能有獲利十倍、百倍的成功例子。但這些天價數字的背後,更多真相往往是「拍賣公司聯手炒作」,在市場上去「釣下一個不知情的接手人」。反正買與賣之間越頻繁,拍賣公司從買方、賣方兩方抽成的比例越高!
陳綾蕙這些年憑藉著深厚的市場經驗與靈活的交際手腕,在藝術圈子內外頻頻出手。藝術圈子的行家們普遍推估,她這些年背後必然有「金主」,交付著某些收購與炒作的任務。
但她作為藝術品蒐購的中間環節,如今整個市場冷縮的壓力,讓她必然要遭受前所未有的壓力。而這當中,什麼事件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不見得會是在台灣刑案偵察的重點,但相信不久應該就會從兩岸的藝術圈子裡水落石出。


藝術文化靠著「經紀商」來操作,一向是文化圈子的法則。炒作張大千的畫,與炒作周杰倫,同樣也是靠經紀人各以慧眼,看誰能追尋出某位未來的「巨星」。
透過各種畫廊展覽或送交拍賣的手段,藉以抬高藝術家的身價並創造知名度,自始至終也是一場「藝術市場炒作的標準流程」!
但讓人嘆息的是,藝術文化乃至影劇圈子裡,各種大大小小活動的流金光影,在我來看,經常只是「賺到一場熱鬧」而已!
但任何一個用來吹捧的交際或事件,背後還是都得要有大批口袋裡的「真金銀兩」投入消耗才行。倘若資金實力不夠,尤其是「撐不下去」,最終不但可能落得床頭金盡,或者手中滿是一堆「無價」的畫作!更可怕的是,一旦捲入熱錢的洪流之中,乍看之下在藝術領域叱吒江湖、享譽盛名的優雅姿態,才一轉身,那些資金數字轉眼之間由正變負,變成無情的萬箭穿心,畫作上的每一筆力道,也都將變成切割生命肌理最疼痛難堪的負擔。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圈子之中,最終能夠「倖存」的,只有兩種人。
倘若不是那種「大隱於市、真人不露相、不碰拍賣市場」純凗收而藏之的真正「藏家」;那便是那一些為數最多的「說謊者+詐騙客+演技高手」在藝術市場的森林之中不斷來回穿梭,狩獵著下一個無知張望的買方或賣方的「掮客」!

陳綾蕙一向熱情大方,她只是一位「靠著專業,尋找機會」的中間商,她終究沒有狠到可以「無止盡的搞下去」!她繪畫自己藝術經紀生涯的那枝筆,終究還是中途折斷。
如今她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代價,在所有人們的驚訝中,將她自己填入了這個自始至終是無底深淵的藝術交易圈子。這實在不免令人欷噓再三!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48104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妳要道歉?
2009/11/11 00:44

妳真槍實彈的為藝術犧牲
他卻真戲假做(借位借得辛苦了)
就算是believe 中間也藏了一個lie
其實藝術這種東西是很難解釋的.....
虛虛實實一切就以藝術眼光去看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