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著的書:受眾分析
2008/04/03 03:27:50瀏覽2236|回應0|推薦2
最近為自己的論文,開始大量閱讀周邊的書籍資料。

對於傳播理論的研究,從過去對於傳播者或傳播過程的研究,近年來大量轉移到「受眾」的研究。特別是當網路這個新媒體,正式取得絕對的影響力之後,由「受眾」回過頭來去定義整個傳播過程的本質、意義與價值,已經驗證在政治、經濟,特別是媒體本身的領域。
對於「美學」的研究也是如此,但畢竟無論在泛藝術的探討,乃至「美術史」本身,仍然還沒有足夠的研究濫觴,將受眾的「核心」而非「末端」價值凸顯出來。

這一本書,是我正在進行閱讀的書。多虧了大陸網站做資料庫「要做就做夠透」的風氣,整個目錄架構非常清楚。略為轉載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系統性、綜合性較強的理論專著,也是迄今為止西方傳播研究界最全面地總結和探討受眾問題的一本著作。全書對受眾這一概念及其演變歷史進行了梳理,全面總結和分析了各種受眾理論和受眾研究的主要傳統、方法和結果。作者分析了受眾研究中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人文科學研究方法之間的異同,從受眾和媒體兩個角度對傳受關系進行了探討,不轎枉過正,也不偏執一端。
本書思路清晰、結構合理、資料豐富、論說簡明,對于大眾傳播和媒體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來說具有比較重要的啟發和參考作用。
  長久以來,“受眾”一詞作為對大眾傳播過程模式(信源、信道、信息、接受者、效果)中“接受者”的總體指稱,早已為人們所熟悉。媒介實務人員和理論研究者都知曉該術語的含義,并將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然而,存在許多理解上的分歧、誤解,以及理論上的沖突。
  在《受眾分析》一書中,作者丹尼斯?麥奎爾對“媒介受眾”這一概念,從其歷史及其在目前媒介理論和研究中所處地位的角度出發,進行了簡明而清晰的闡述。他描述并闡釋了受眾的主要類型、有關受眾的理論流派以及受眾研究的主要傳統和領域。本書信息量極大,分析了社會科學與人類學研究方法的差異,同時肯定了 “從受眾出發”的觀點具有與“從媒介出發”的觀點相同的重要性。本書對主要研究成果進行了概括,并對新媒介的發展尤其是跨國媒介發展的影響,以及新的互動技術進行了評估。最后,本書對在迅速變化的媒介環境下受眾概念的適宜性進行了評估,并以此作為結論。
  《受眾分析》一書既概括了過去的研究,又引導讀者了解當前的思潮,不僅對大眾傳播和媒介研究領域的研究者,而且對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具有啟發和參考價值。
  該書思路清晰、結構合理、資料豐富、論說簡明,對于大眾傳播和媒體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們來說具有比較重要的啟發和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丹尼斯‧麥奎爾(Denis McQuail),著名傳播學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傳播學終身教授,“歐洲傳媒研究小組”成員,《歐洲傳播學雜志》三位創始人之一。麥奎爾曾經就讀于牛津大學,獲得歷史學學位,后在利茲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先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芬蘭坦佩雷大學、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擔任教授或客座教授,在阿姆斯特丹大學任教長達二十多年。
丹尼斯·麥奎爾在傳播學領域有著漫長而輝煌的研究經歷。從1968年至今,麥奎爾出版了十幾本著作,廣泛涉及傳播研究的諸多領域。主要著作有:《邁向大眾傳播社會學》(Towards a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71)、《傳播學》(Communication,1975)、《大眾傳播研究模式論》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82)、《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1983)、《媒介行為》(Media Performance,1992)、《受眾分析》(Audience Analysis,1997)、《媒介政策》(Media Policy,1998)。

目錄
前言

第1章 一個概念的歷史
受眾問題
受眾的歷史
作為大眾的受眾
重新發現作為群體的受眾
作為市場的受眾
新媒介與受眾的未來
結語

第2章 大眾傳播理論與研究中的受眾
批判的視角
受眾研究的目的
其他研究傳統
提出議題
結語

第3章 受眾類型
受眾的二重性
作為群體或公眾的受眾
作為受眾的滿足群組
媒介受眾
由傳播渠道和內容界定的受眾
大眾受眾的消解:新類型出現
受—傳關系的多種模式
結語

第4章 媒介到達問題
了解“客觀”受眾的必要性
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到達概念
關于媒介到達和媒介影響的一般看法
重疊受眾:不同的功能、地點和時間
不同的媒介使用
受眾構成
受眾的多樣性:外在與內在形式
關于受眾視聽率:定量與定性
主動性和選擇性
跨國受眾
結語

第5章 受眾的形成與保持原理
媒介使用之“為什么”
受眾形成之結構說
功能主義模式:使用與滿足研究
受眾選擇的“實用主義”模型
品味、偏好和興趣
受眾流
結語

第6章 受眾實踐:媒介的社會使用
媒介使用與日常生活
一個令人誤解的媒介使用模式
媒介使用的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
亞文化與受眾
生活方式
種族與媒介使用
性別化的受眾
社交與媒介的社會使用
受眾接受與意義協商
社會病態與媒介使用
媒介使用的規范框架
內容規范
結語

第7章 傳播者—受眾關系
彌合差距
傳播者眼中的受眾
來自受眾的觀點
對受眾負責的方式
結語

第8章 變動中的受眾
受眾的終結?
技術作為變化之源
社會和經濟因素的影響
對受眾的沖擊
受眾更有力?
媒介更無力?
受眾的“逃逸”
分化:多樣性和局限性
國際化
結語

第9章 受眾概念的未來
新的挑戰
新媒介有新受眾?
受眾繼續存在
若干概念問題
受眾類型與術語:結束語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介紹
譯后記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1748932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5 02:38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頁!大眾 傳播 理論 McQuail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