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09 15:38:26瀏覽2970|回應4|推薦26 | |
不得不說,金溥聰回台灣之後,馬政府的「破洞」就少了。倘若政府與總統的威望長期盡失,也屬於「國安」層次,那也確實應該有戰略考量及因應作法才是。 沈默,或許是最好的修補!不妨想想,上次馬英九總統現身及公開談話的「場合、主題、印象」的人事時地物在哪?一位總統,突然消失在大眾視線與社會議題的日常關注之中。抽離於媒體視線的國家元首,這是怎麼回事? 如今,行政院長江宜樺要求閣員嚴禁「大嘴巴」,重大政策在「行政院通過」之前,必須掌握揭露的方式與尺度,未被授權者不得隨意發言。看來也是同樣的「國安思路」!不過,細數歷來的政策之所以被輿論吵翻天,往往確實就是從部會首長的「破碎發言」開始,輾轉成為新聞標題,隨後引發社會大眾的波動或反彈。 特別是一旦像之前內政部與行政院的立場及說法差距過大,除了給人施政混亂的印象,還會慘遭媒體針對「人事鬥爭」的猜測與奚落!果然,內閣最近改組「快刀斬亂麻」,下台的閣員明顯大多是「大嘴巴型」。倘若部會「首長」忘記了自己仍然是行政院「閣員」團隊的一份子,老愛在媒體曝光東說西說,縱使自己的知名度或聲望高漲,但對於施政團隊的意義與效率,毫無益處。 這樣的一種全新有效的「政治形象策略」,會是來自馬團隊的決策層的哪一個人,才會有的性格、專業、洞悉,及思考方式? 最近連馬英九總統都在媒體版面「消失了」,確實是一手高招!對於台灣各家媒體永遠都是衝撞橫流,全然「好事沒興趣、醜聞每天追」的信息環境,聰明人都會懂得「沈默者,才被敬畏」!與其一直曝光一直被貶抑,尤其電視評論節目裡永遠狗嘴吐不出象牙,倒不如回到政治權力的高度原點,「不去成為說三道四的話題」即可形象無損。 特別是台灣媒體早已失去對任何議題「長期攻堅」的能力,所有路線記者被迫填滿每日版面,編輯必須逐流熱議話題。因此對於任何「媒體批判質疑」,往往只要「當事人忍過三天」,烽火硝煙就能自動轉移。這早就是所有危機公關口中所謂「對付台灣媒體」,堪稱專業圈裡人盡皆知的方式! 最近幾個月對於跑政治路線的記者來說,無論府、院、黨、政、部會各體系,原本與記者私下關係密切的「相關高層」,明顯口風緊了很多。過去為了政策宣傳,一些首長行程活動都會拜託記者多多採訪報導;如今明顯是「有報導多謝,沒報導無妨」!直到江宜樺院長日前具體宣示「嚴禁大嘴巴」,終於完整的揭曉了答案。 連馬總統的「口風」,都緊了呢!但話說回來,很久沒有感覺到「馬總統上新聞版面」,是不是果然就對他的總體印象「恢復了一些些」?不滿,也沖淡了些?惡感,也模糊了些? 而這也就才這一兩個月的變化而已呢!倘若繼續下去的話,算算或許到今年中旬的效果,就能普遍在台灣社會人心中形成一種感覺,那就是:「馬政府執政,其實還挺穩重的」呢! 所以說,新的「國安戰略」,金的很不錯哩!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