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釋青少年的叛逆行為
2010/02/08 18:27:10瀏覽1569|回應1|推薦0

傻蛋從小就是乖寶寶,不會吵不會鬧,不愛爭東爭西,外表行為上的叛逆和傻蛋實在扯不上什麼關係(但思想上嘛...)。不過,青少年叛逆的文化,即使是看電影或是聽新聞,都能感受得到。從小兒科的不愛讀書,到大條一點的幫派組織活動,這是另一種流行,和乖乖當啃書蟲,在以考試成績和人一較高下的主流讀書遊戲的參與者們的競爭文化,是另一種鮮明的對比。這些叛逆的傢伙,社會的觀感似乎分成兩派,一派是在讀書考試上的佼佼者所做的叛逆行為,大家似乎認為這些人既然在課業上能勝過他人,又很叛逆敢挑戰權威,肯定就是勝利的一方,是最優秀的一群。而放棄讀書的叛逆青少年呢?則被當成社會上的失敗者看待,嗯,只要剛好不是自己家的小孩,這些人一般都被社會當成被放棄的一個族群,想把這些人"救"上來的人,少之又少。青少年的叛逆,說好聽點是要多付出愛心關懷,但這常是表面話,其實一般見解根本是無法可管的,小孩子不乖,父母只有痛心疾首啊。

叛逆行為多半是不符合社會利益的。靠愚蠢的放縱行為宣洩不滿,是沒太大意義的,搞幫派甚至犯罪的行為,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叛逆是個該解決的社會問題。

為什麼會叛逆?為什麼要反抗父母?真的沒有答案嗎?還是,這答案是父母不願面對的真相而已?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母師長指導小孩子成長學習,其實相當於是在作管理的工作,帶領他們朝自己設定的目標前進。小孩子不聽話,這其實是管理的問題。傻蛋最看不起的領導人,大概有兩種行為。一是言行不一致,說一套做一套,還自以為高貴,另一種則是把屬下當成工具,只為滿足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利用個徹底。如果遇到這種主管,又沒有遞辭呈的權利,那搞搞不合作運動也是一種正義啊,這不就成為這些混蛋傢伙眼中的叛逆行為了嗎?父母師長沒有重視小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把他們當成工具的話,聰明一點的自然就會有叛逆行為了。如果不滿的主因是從父母師長身上來的,這個問題就沒有解,因為台灣社會裡的價值觀似乎是,父母師長不會犯錯,是神聖而偉大的存在,你們這些卑微的死小孩給我乖乖聽話就好了,就是這樣的態度,要不小孩子變成不會思考的書蟲,要不就變成叛逆青少年了。並不是所有父母師長都抱著這種傲慢的態度,也不是所有父母師長本身人格或行為上值得被人鄙視,所以不良青少年並不是那麼多,叛逆的傢伙相對而言還算是少數。但是,傲慢又沒副像樣德性的父母師長,會製造小孩的反抗,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不過就現況來說,這個社會製造的無聊的讀書考試競賽,整個環境只是製造書蟲和複製人的工廠,裡頭的學生往往只是父母師長在這樣遊戲規則下取得榮耀的工具而已,還懂得用頭腦思考的人,多少都會有點不爽吧?讀書學習就一定要這樣搞才行嗎?我想這是上一代戒嚴環境下不得不受限的格局吧?奴性萬歲!小孩不可以談政治!但,這應該已經是上個世代的事了才對吧?

解決問題,總是要從根本解決起。如果不能真正瞭解所謂的叛逆青少年,他們的不滿是從哪裡生出來的,教條式的管理只會讓其更反抗而已。溝通的起點,是要放下自己的成見與傲慢,做得到這點,其實溝通一點不難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762770

 回應文章

ez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叛逆行為
2010/02/09 04:52

判逆不會沒有原因

溝通與瞭解

才能化解鴻溝

Q版傻蛋(pondin) 於 2010-02-09 10:59 回覆:

是啊